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清肺化痰汤治疗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100例咳嗽患者,将其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50例。西药组采用咳必清胶囊进行治疗;中药组采用咳必清胶囊联合清肺化痰汤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中药组咳嗽症状的改善、控制时间、不良反应、住院时间、停药后复发率均明显优于西药组。结论联合应用清肺化痰汤治疗咳嗽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婴幼儿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婴幼儿胆总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给予严格、全面的临床检查和诊断,并针对其具体病情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研究中50例患儿经一期囊肿切除治疗,4例病情较重患儿给予急诊外引流术治疗,治疗3个月后给予二期囊肿切除手术。术后所有患儿均进入ICU病房监测,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和抗生素抗感染。结果 42例患儿获得1至3年的随访,所有患儿临床症状全部消失,2例患儿术后3年有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未见远期死亡患儿。结论患儿一旦确诊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应立即给予手术治疗,针对患儿的病情特点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是保证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自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科收治支原体肺炎患儿98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评价。结果 98例患儿中,7~13岁的患儿占了50%以上,大多数患儿表现为持续发热且咳嗽。患儿MP-IgM阳性率较高,且多数患儿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有患儿诊断出肺外合并症,少数患儿还伴有心肌酶增高。除此之外,患儿还伴有神经系统症状与肺外症状。本次实验所用药物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及利福平等,疗效颇佳。结论对于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以7~13岁学龄儿童偏多,且患儿MP-IgM阳性率较高,对于此种疾病,应尽早治疗,否则,将导致肺炎与肺外系统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临床医学院呼吸内科病房收治的T2DM合并CAP患者100例(85例顺利完成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肺炎常规治疗(抗感染、退热、化痰、控制血糖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三拗汤合止嗽散,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0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体温变化、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变化、临床疗效(治疗后中医证候、胸部CT影像学变化)、血清炎症因子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解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拗汤合止嗽散治疗T2DM合并CAP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绞痛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75例,A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方法,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丹红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为68%,心电图ST总有效率为47%。B组的总有效率占85%,心电图ST有效率占79%,总有效率对比<0.01,心电图ST总有效率对比<0.05,B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以先进行常规治疗,在其基础上进行丹红注射液治疗,具有非常好的安全性和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对妊娠期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妊娠期哮喘患者48例,均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疗程12周,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后,患者咳嗽、胸闷、气喘等症状明显改善,哮鸣音消失。临床疗效显著,治疗有效率高达93.75%,治疗后患者的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PEF值显著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仅发生声音嘶哑与心悸各1例,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妊娠期哮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与头孢哌酮钠治疗大叶性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大叶性肺炎治疗的50例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对全部患者行对症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观察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例患者头晕头痛,2例患者呕吐,1例患者皮肤瘙痒,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治疗组1例患者头晕头痛,1例患者腹泻,1例患者皮肤瘙痒,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叶性肺炎患者行阿莫西林与头孢哌酮钠治疗均能够取得显著疗效,采用头孢哌酮钠能够加快缓解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肝动脉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997年1月~2008年2月收治肝癌患者150例,均采用TACE治疗并对所有患者均随访。结果通过150例肝癌介入3次TACE以上者50例,占33%;1年以上生存者30例,占20%,10年以上生存者6例,占4%。结论肝癌经TACE术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了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炎的患儿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使用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使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24例占66.7%,有效11例占30.5%,无效1例2.8%,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显效19例占52.8%,有效12例占33.3%,无效5例占13.9%,总有效率为86.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炎的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更昔洛韦治疗,其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社区医疗中桂枝二陈汤治疗小儿表虚痰饮咳嗽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表虚痰饮咳嗽患儿均应用桂枝二陈汤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62例患者中,治愈42例,好转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8%。结论应用桂枝二陈汤治疗小儿表虚痰饮咳嗽,疗效明显,适合在社区医疗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特发性突聋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特发性突聋患者35例进行综合治疗并做长期临床观察。结果本组35例患者中,痊愈19例,显效5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7%。结论对于特发性突聋患者而言,给予综合方法进行治疗,患者的耳聋、耳鸣症状恢复较为明显,不会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临床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临床对脑卒中患者使用西酞普兰治疗方法,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法本文研究选取的100例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状的患者是从本院2009年1月~2011年5月中选取的,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临床治疗过程中同时给予两组患者常规的脑卒中抗血小板药物以及相关脑血管方面的药物治疗。治疗组的患者在原发脑卒中疾病的治疗基础上使用西酞普兰,每天一次口服,剂量为20~40mg。对照组的患者在原发脑卒中疾病的治疗基础上使用帕罗西汀,初始剂量为20mg/d,清晨空腹口服。通过临床对脑卒中患者使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疗效观察,分析患者使用西酞普兰治疗后的抑郁情况,并对患者的总显效率进行统计,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1、2、4、6周进行观察评分。结果对两组脑卒中并发抑郁症状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进行比较,治疗组的患者总显效率为92.0%,对照组的患者总显效率为76.0%,两组患者的总显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性(P<0.05)。并且治疗组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说明西酞普兰具有很高的治疗效果。结论通过临床给予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西酞普兰治疗后发现,西酞普兰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副作用小,并且在患者的心理方面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45例,均给予胺碘酮,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判定。结果 45例患者中,40例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其治疗有效率为88.9%;2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结论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银质针治疗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3月睢宁县中医院收治的22例慢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2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45%;所有患者治疗后疼痛影响程度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疼痛患者给予银质针治疗,同时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可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Wigand术式治疗,而50例治疗组患者在全麻下行鼻内窥镜手术,对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患者两组均同时行鼻中隔矫正术。结果 50例治疗组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之后,治愈43例(86%),好转6例(12%),无效1例(2%),总有效率98%,而50例对照组患者,治愈33例(66%),好转5例(10%),无效12例(24%),总有效率76%,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较为安全,临床疗效好,没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棒)治疗四肢骨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骨科治疗的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60例均采用可吸收螺钉(棒)进行切开内固定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的骨折恢复情况。结果 60例患者中,疗效优52例,占86.67%;疗效良8例,占13.33%,无差的患者。优良率达到100.00%,并且术后均无感染的发生。结论可吸收螺钉(棒)作为一种新型的内固定材料,在治疗四肢骨关节骨折上,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小等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120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法分为采用度洛西汀治疗的观察组(65例)和采用帕罗西汀治疗的对照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2周末,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均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度洛西汀起效更快,更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抑郁评分,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清热解毒化痰法辅助治疗晚期老年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08 年5 月~2009 年7月,我科收治的56 例晚期老年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 例,对照组28 例患者应用晚期老年肺癌的常规疗法;治疗组28 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化痰法治疗,两组均连续的治疗4 周,8周后观察疗效.每四周休息为3-5 天.结果 治疗组在体重变化、生活质量、咳嗽、咳痰、乏力、气短等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清热解毒化痰法辅助治疗晚期老年肺癌对改善临床症状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自2012年3月~2013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68例,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给予普拉克索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美多巴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73.5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疗效较为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小,优越性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可必特、布地奈德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将64例有喘息症状的婴幼儿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32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治疗组加用可必特、布地奈德氧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对照组常规使用激素。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87.5%),好转3例(9.4%),无效1例(3.1%),总有效率96.8%;对照组治愈13例(40.6%),好转12例(37.5%),无效7例(21.8%),总有效率78.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可必特、布地奈德氧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疗效确切、方法简单、安全,见效快、用药量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