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急救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及时掌握致伤原因,加强在保暖、输液、输血等各方面的护理措施,4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均得到了有效的救治,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针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可显著提升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加强基础护理、术前急救、术后护理。结果通过护理,有效控制了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发展。结论通过加强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可提升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整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救护理质量和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急救的110例危急患者为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整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救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较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坚持系统、整体的护理理念,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38例,其中118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120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疼痛护理以及康复护理等系统化护理,经12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治愈率等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6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科学系统化的急救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改善预后,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合护理干预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一体化综合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抢救时间、护理满意度、护理操作质量及配合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在急救护理中实施一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对于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4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措施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吉安县敖城中心卫生院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其进行急救及护理。结果 4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治愈32例(80%),好转6例(15%),未愈2例(5%),总有效率95%,平均住院时间9天。结论快速有效的急救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康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随着各种车辆的迅速发展,车祸的发生率也明显提高,创伤性肝破裂发生率已超过脾破裂而排名居于首位。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外伤性肝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20例,其中有1例死亡,其他均治愈出院,笔者根据自身临床护理体会做如下报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28例脑出血患者进行病情观察,给予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预防并发症、心理和饮食等护理措施。结果 128例脑出血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100例达到了满意效果,24例好转,2例因脑干出血抢救无效死亡,2例因合并肺部感染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达96.9%。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和精心全面的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急症,其发病急、死亡率高。本文从急性心肌梗死识别、早期溶栓治疗、介入治疗以及急救护理要点等方面总结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猝死患者由门诊护士的急救与护理,强化门诊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及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于2008年3月~2011年8月发生猝死患者76例,将其40例猝死患者作为观察组,由门诊医生、护士携带抢救药品及抢救器械至现场进行抢救。其余36例猝死患者作为对照组,由急诊科医生、护士携带抢救药品及抢救器械至现场进行抢救。结果观察组抢救猝死患者,抢救有效23例,有效率57.5%,无效17例,无效率为42.5%。对照组抢救猝死患者,抢救有效13例,有效率36.1%,无效23例,无效率为63.9%。经过两组对比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一步完善门诊医护人员抢救技能和反应速度,能够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把急救发挥到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院前抢救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105例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患者进行院前抢救的临床资料。结果院前急救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并延续院内复苏,死亡率低为16.2%(17例)。结论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适用于临床救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伴休克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输液、输血、止血及术后护理的经验。结果经治疗后,本组12例骨盆骨折患者中,8例患者血压、呼吸、尿量等临床症状已恢复正常出院,其中转入上级医院救治2例,病死1例。结论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全方位精心护理在抢救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既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挽救生命,又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昏迷患者的护理方法,旨在改进和完善。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急诊昏迷患者384例,对其急救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通过急诊抢救护理后,366例患者抢救成功,18例因来院时病情较重,失血过多而抢救失败。结论急诊昏迷患者的病死率虽然较高,但护士若能正确接诊,并在第一时间施以及时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腹症患者的急救临床特点,并对该类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45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及时诊断和治疗护理均抢救成功,救治成功率为100.0%;内科患者分诊正确率为92.3%,外科疾病患者分诊正确率为88.6%,儿科患儿分诊正确率为76.2%,妇产科患者分诊正确率为91.7%。结论加强对急腹症患者的急救观察与临床护理,对其病情缓解和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急性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急性农药中毒患者4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与急救护理措施。结果 48例患者成功救治45例,均未出现并发症及后遗症,治愈率为93.75%。结论对急性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急救时,在维持基本呼吸功能前提下,及时进行洗胃与药物治疗,同时给予精心护理,可大幅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亚硝酸盐中毒的临床急救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亚硝酸盐急性中毒治疗及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16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建立规范完善的急救措施,合理使用解毒剂,加强支持治疗和心理治疗是亚硝酸盐中毒患者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流程”似乎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口头禅,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它涵盖了企业生产运作、财务和市场等各个领域。本文将流程观应用于企业销售管理中,通过分析企业的销售流程及我国企业销售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整合销售流程和流程重组两种方法,以便于企业做好销售流程建模,协调企业各部门的配合,提高企业销售绩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城市胸部利器刺伤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对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十年间收治的43例胸部利器刺伤病例的急救与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39例(90.7%),死亡4例(9.3%).结论城市胸部刺伤是一种高危致死性损伤.医生及时有效的诊治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护理人员迅速配合医生抢救,严密观察病情,细致的术后护理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实施效果以及体会。方法将我院进行剖宫产的12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的方法;对照组采取正常的护理方法,进行一段时间护理后,比较两组产妇的满意度。结果采用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总满意度95%,特别满意为60%,而对照组总满意度为65%,特别满意为20%,两组产妇的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可以提升产妇的满意度,缓解产妇的情绪,保证产妇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因此舒适护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