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惠州市中医医院2014年通过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管理平台报告ADR监测网的106例ADR报告,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物联用情况、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106例ADR报告中,患者年龄最小3岁,最大85岁,其中以大于50岁的患者居多,共57例,占53.7%;发生ADR患者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涉及药品共9类,以使用抗感染药品出现ADR最多见,中药制剂次之;两药联用最多见,占51.9%;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为主,共27例,占25.5%;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次之;治疗后56例患者治愈,50例好转。结论由于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存在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因此临床需提高对ADR的重视程度,加强对ADR的监测与报告,减少ADR的发生,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统计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促进合理、安全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发生并上报的ADR报告155例,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反应状态、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155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13类78种,其中抗感染引发的ADR最多;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有127例(81.94%);ADR状态为新的有86例(55.48%),严重的有10例(6.45%);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最常见临床表现,有76例(41.08%)。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和上报工作,收集更多临床用药信息,为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我门诊近几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门诊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212例,并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12例报告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为35天~88岁,不同年龄组发生率存在差异(P<0.05);给药途径中静脉给药占比最高;212例报告中联合用药占57.08%;药品种类以抗感染类居首位;不良反应/事件主要累及患者的皮肤及附件等。结论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会对临床用药合理性产生影响,应对其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1年收集的81例不良反应报告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1例ADR中,抗感染药占45.7%,中药制剂占14.8%。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例数最多,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结论临床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及中药制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检测和规范使用,减少或避免ADR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成药的药品不良反应(ADR)规律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ADR报告,通过帕累托图来分析发生ADR的患者年龄、累及器官/系统、药品种类以及不合理因素。结果共收集ADR报告401份,帕累托图分析结果显示,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较多(208例,51.87%),主要累及器官/系统以皮肤及附件系统、消化系统(354例,67.82%),品种以理血类中成药(165例,41.15%)为主,不合理因素主要为用法用量不适宜(45例,38.46%)。结论临床用药应全面考虑ADR影响因素和用药合理性,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药品不良反应直接经济成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北京市三甲医院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流行病学特征,掌握药品不良反应的直接经济成本,为我国制定药品不良反应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某三甲医院的呼吸科和肾内科作为样本点,利用前瞻性实验设计进行数据收集。对2005年10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间住院的全部患者进行主动监测,对患者的社会经济学特征、不良反应特征,以及医护人员基本特征等进行调查。结果:两含科室的平均ADR发生率为17.01%,高于国际文献报道的水平。在呼吸科,引起ADR的前三位药物是抗肿瘤药、抗微生物药和血液系统药物;在肾内科,引起ADR的前三位药物是抗微生物药物、中成药和调节免疫功能药。患者发生一次ADR平均延长住院天数9天,平均住院费用增加5543元。结论:ADR的发生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应更多地进行ADR经济成本的监测工作,并应针对ADR发生率高和成本高的科室和疾病,采取措施减轻社会和患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7.
徐静姝 《经济》2012,(5):92-93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层出不穷。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效益与风险并存。药品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导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尽管各国为保障药品安全有效,建立了一系列严格的药品准入制度,但受科技发展和人们认知水平的限制,药品不良反应事件难以避免。据统计,美国住院病人的严重ADR发生率为6.7%,致命ADR发生率为0.32%;1994年有221.6万住院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导致10.6万人死亡,死亡率高于肺病和糖尿病。我国住院人次每年5000多万,发生ADR的达250多万人,其中死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有近20万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至2018年上报的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64例ADR中,66~89岁患者所占比例最高(768例,占41.20%);女性患者984例,略多于男性(880例);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81.33%;发生ADR的药品主要为抗菌药品,其次为抗肿瘤药和中药制剂;ADR主要累及消化系统、皮肤及附件;ADR类型主要为一般ADR,导致严重的ADR主要是抗肿瘤药;ADR转归情况以痊愈和好转为主,两者占94.31%。结论老年患者更易发生ADR;抗菌药、抗肿瘤药等ADR发生率较高;所有剂型中注射剂型ADR发生率最高;消化系统、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临床药师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防治与监测中的重要性。方法选择我院6年来开展临床药师参与的临床ADR防治与监测工作,通过比较临床药师所参加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前后,医护人员对ADR监测工作知识的认同系数、上报ADR相关报告的数量以及严重ADR案例数的前后变化等。结果在SDR防治与监测工作开展后,得到了临床药师的积极参与,并且提高了医护人员对ADR监测工作知识的认知水平、ADR报告数量。结论药品不良反应(ADR)防治与监测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遵义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上报至国家ADR监测中心的272份ADR报告进行整理、统计及分析。结果 272例发生ADR患者中,新的ADR有23例(占8.46%),严重的有4例(占1.47%)。女195例(71.69%),男77例(28.31%);19~44岁年龄段发生率最多(34.56%)。给药途径分布中静脉滴注ADR发生率最高,达67.28%。ADR发生率品种最高的为抗感染药物,达39.71%,其次为中成药(17.65%)、妇产科用药(8.82%)和血液系统用药(6.62%)。累及器官/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达157例。67例存在超药品说明书给药,主要为超适应人群和超适应证。结论 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医务人员应重视ADR监测,尤其是重点关注儿童用药、静脉滴注给药、抗感染药物及超药品说明书引起的ADR,药师应加强ADR相关培训和ADR数据分析,及时反馈临床,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ADR发生风险,从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14年笔者所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深入探索讨论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方法对2014年医院上报的397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DR病例男女比例为l:1.11;ADR发生于各个年龄组,<10岁年龄组中ADR病例占22.70%;一般或常见的ADR占73.80%;以静脉给药的方式引发的ADR为主,占82.87%;抗感染药物引起ADR为最多,占总数的74.31%;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属器官损伤最常见,占73.80%。结论合理规避引起ADR的临床因素,加强ADR监测工作,可促进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现有国家基本药物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情况和特点,促进基本药物安全、合理使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依据2018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抽取2019年1—12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上报的110份国家基本药物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主要发生在年龄≥60岁人群(68例,61.8%);静脉滴注给药途径发生ADR患者73例(66.4%);引起ADR前两位的药品种类分别为抗肿瘤药(44例,40.0%)、抗微生物药(29例,26.4%);ADR主要累及消化系统(34例,29.6%)和皮肤附件(20例,17.4%),临床表现为恶心、皮疹、瘙痒、呕吐等。结论 加强国家基本药物ADR的预防和监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26例ADR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生素的ADR发生率最高,静脉用药是发生ADR的主要途径,临床表现最多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 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对ADR的监测及相关知识的宣传,审慎用药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2011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144例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品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年龄段在39~58岁,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P<0.05);临床表现主要以损害神经系统为主,男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的发生率(P<0.05)。结论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时要充分对症治疗,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今后应重视总结新一代头孢菌素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度收集的5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涉及药品不良反应,以抗感染类药物居于首位,其次为中成药、循环系统用药。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主要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多见。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为了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公众用药的合理、安全和有效,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上报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4月~2012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喹诺酮类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病例78例,对其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主要为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以及莫西沙星等。静脉注射是主要给药途径,累及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以及皮肤等。结论喹诺酮类抗生素可导致多系统发生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予以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使用多西他赛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利用阜新矿总医院医院信息系统(HIS)导出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应用多西他赛进行治疗的患者的病例,收集多西他赛相关ADR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获取的273例病例中,52例患者出现多西他赛相关ADR,其中男16例,女36例;40~55岁患者ADR发生率最高,为28.26%;体表面积与多西他赛的体内过程无直接关联;乳腺癌在全部原患肿瘤中排名第一,ADR上报15例(32.61%);使用剂量>75 mg/m^2患者ADR发生率最高,发生率为33.33%,其中骨髓抑制发生率22.22%;多西他赛联合铂类药物ADR发生例数最多,为26例,占25.00%;多西他赛引发ADR最常见的累及器官为血液系统,共计34例次,占55.74%,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骨髓抑制。结论不同个体采用多西他赛进行治疗出现的ADR差异较大,并且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早期评估和用药监控,从而降低患者ADR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1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档案记录的21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所涉及的药品种类和类别,以及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包括用药方法、药物器官系统、报告科室等进行分析,并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在药品导致的不良反应中,由中药注射剂导致的不良反应位居药物类别首位,其次为抗菌药物,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结论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系统损害,其次是免疫系统损害等。  相似文献   

19.
中药在我国历史上一直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临床工作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药学科学的不断进步,中药制剂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给药方法。本文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32例,现进行分析探讨。1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各科室上报的ADR报告32份中成药ADR报告,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以及ADR所涉及的中成药等进行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阐述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方法通过检索,搜集我院近年来临床上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以及药物间相互作用的参考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皮肤或泌尿系统的喹诺酮类药物等均有不良反应的报道,且与其它多种药物可以发生相互作用。结论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常用的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逐渐增多,临床中应给予足够重视,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