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夯扩桩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加固方式,它在普通沉管灌注桩的基础上,利用柴油锤和内夯管将外夯管中的混凝土进行夯击,实现桩底混凝土形成密实扩大头,增大桩端直径,在桩端形成“人造持力层”,既可消除桩端应力集中现象,又能提高桩土承载力,它具有充分利用桩身混凝土强度和发挥持力层承载能力的双重效益。近年来,夯扩桩在我国建筑地基加固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夯扩桩是充分发挥桩侧摩阻力和桩端支承力的一种新桩型,以单桩承栽力为主,同时起到挤密和加固地基土.提高桩端地基土强度的作用.在适宜的地质条件下,具有独特的短桩优势和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某工业园工程夯压扩底灌注桩施工技术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夯扩桩是一种新型桩型,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处理中,在处理洪湖输油首站五万立方米油罐软土地基中,我们首次采用了夯扩桩,实践证明在大型油罐软土地基处理中,采用夯扩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复合裁体夯扩桩是在钢筋混凝土沉管灌注桩扩底的基础上,针对软弱地基或松散填土地基的特点对扩底进行填料、务实挤压来提高桩承载能力的一种地基处理技术.本文中对复合栽体夯扩桩的工作机制和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夯扩沉管灌注桩作为一种新的建筑桩基形式,现已在建筑工程中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夯扩沉管灌注桩扩底原理和作用机理,对其承载力设计验算取值方式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采用静载动测试验时夯扩桩实际承裁力取值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复合载体夯扩桩是一种针对软弱地基或松散填土地基的特点对扩底进行填料、夯实挤压来提高桩的承载能力的地基处理技术,复合载体夯扩桩作为一种新的成桩工艺,较好的解决降低工程造价的问题.目前该技术还处于推荐阶段.本文对其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夯扩灰渣土桩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地基处理技术。通过夯扩友渣土桩的挤密置换作用、对桩间土挤密度土的排水固结作用,提高地基土承载力,使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标准值,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一、施工工艺 从概念上讲,凡是具有复合载体的桩都被称为复合载体夯扩桩,复合载体由四部分组成:干硬性混凝土(低塌落度混凝土)、填充料、挤密土体和影响土体,根据桩身施工不同和桩顶桩土受力的不同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的复合载体夯扩桩、预制桩身的复合载体夯扩桩和采用复合载体夯扩桩作为增强体的复合地基。  相似文献   

9.
在水电建设项目中,尤其是在平原地区,基础地质条件多以壤土为主,为保证水工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和有效运行,其基础大多采用夯扩桩技术,利用混合天然河卵石料填充,循环夯填。实践证明,壤土地基采用夯扩桩工艺能够有效保证水工建筑基础的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10.
复合载体夯扩桩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有特色的桩型。从受力来看。复合载体夯扩桩避软就硬即通过对承载性能较好的土层进行工艺处理而形成复合载体扩展基础。在复合载体务扩桩的施工中,存在许多的技术性问题,本文从复合载体夯扩桩施工技术方面入手,探讨了此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CFG桩复合地基是在碎石桩加固地基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基处理技术.秀兰锦观城B座底商住宅楼工程应用此技术进行地基处理后,地基检测承栽力满足设计要求,成桩质量良好,未出现严重缺陷桩和断桩.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复合载体夯扩桩是现在推广的新型技术,其工期短,造价低,承载力好,利用废物作为填充料的环保特点,使许多工程都倾向于选择它。本文从复合载体夯扩桩的工艺原理、计算方法以及其与普通夯扩桩相比的优缺点分析这一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王爱君 《城市建设》2011,(2):200-200
大直径扩底灌注桩以其承栽力高、沉降小等优点,在高层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则结合实际情况,详细阐述了大直径钻孔灌注扩底桩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14.
熊静  傅丽华 《时代经贸》2007,(3Z):169-170
挤扩多支盘灌注桩是在普通钻孔灌注桩和扩底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桩型。由于支、盘的底面积较大(可达1、5m2以上),所以,支盘桩桩底土体的端阴力相当可观,从而可大幅提高单桩的竖向承载力。  相似文献   

15.
一、挤扩支盘灌注桩构造与特征 1.挤扩支盘灌注桩的作用机理与主要特征。 挤扩支盘灌流注桩可采用普通钻机成孔,通过专用挤扩装置液压挤密成支或承力盘,属于部分挤压灌注桩。在所需挤打支盘的上层,支盘成型设备施加较大的油缸压力(10MPa~28MPa),最大挤扩压力可达300T,对上强力挤密成分支或承力盘。因此不仅加大了桩侧、桩端承载面积,同时还对分支或承力盘上下的桩周上进行了挤密加固,提高了地基上的承载力和桩删摩阻力。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 桩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形式。其作用是将上部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承载力大的深土层中;或使软弱土层挤密,以提高地基土的密实度及承载力。人工挖孔灌注桩(以下简称人工挖孔桩)是指在桩位采用人工挖掘方法成孔(或桩端扩大),然后安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成为基桩。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混凝土置换桩地基处理技术在成都地区软质岩层中的工程实践,介绍了混凝土置换桩的适用条件、加固机理及地基的承载力分析.实践表明,该地基处理技术具有施工方便、地基承栽力高、施工质量易控制、工程费用低等优点,为成都地区同类地基处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CFG桩是由碎石、石屑、砂、粉煤灰掺适量水泥加水拌和制成粘结度较高的桩体,称之为水泥粉煤灰砂石桩(Cement Fly-ash Gravel Pile),简称CFG桩。CFG桩复合地基是在碎石桩加固地基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基处理技术。由于CFG桩改善了碎石桩的刚性,使其不仅能很好地发挥全桩的侧阻作用,同时也能很好地发挥其端阻作用。因此得以在提高地基承载力方面被广泛采用,近几年来在高速公路的软基处理方面也被推广使用,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进一步保证CFG桩复合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理论和实际出发,通过对复合载体夯扩桩原理的分析,最优桩距的选择,并结合实际工程,全面分析并阐述了有关复合载体夯扩桩的应用范围、计算方法、桩详图设计等,并提供了具体的工程实例的应用,本文所介绍的内容可供有关专业设计人员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王兵彦 《大陆桥视野》2012,(10):212-212,214
DDC(Down Hole Deep Compaction)法又称孔内深层强夯法,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先用长螺旋钻头在场地内钻成直径一般为400mm的孔(或冲孔、洛阳铲成孔),然后在孔内填入素土、灰土、建筑垃圾或其他材料,利用杆状或橄榄状重几吨~十几吨高动能特制的重力夯锤夯实,由下而上重复操作,直至形成直径为550mm~600mm的桩体,并使桩间土挤密,从而形成DDC桩复合地基。孔内深层强夯法在对孔内填料强夯过程中,迫使孔内填料侧向挤出,使桩周一定范围内的土体受到挤压、扰动和重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