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刘春辉 《商场现代化》2007,(21):368-369
本文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中出现的“民工潮”到“民工荒”现象出发,通过全面、细致地解读“民工潮”到“民工荒”产生的根源,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以期能够为有关部门从根本上解决“民工荒”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刘春辉 《商场现代化》2007,(7X):368-369
本文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中出现的“民工潮”到“民工荒”现象出发,通过全面、细致地解读“民工潮”到“民工荒”产生的根源,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以期能够为有关部门从根本上解决“民工荒”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周利兵 《商》2014,(2):254-254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民工潮”成为描述中国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流动的专用名词,然而,近几年来,“民工潮”慢慢演变成“民工荒”。特别是2007年以来,“民工荒”一词在网络、电视等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随之“民工荒”现象也随之进入大家的关注当中。本文试图分析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农村劳动力转移在2004年似乎发生了一个大的转变。之前.大家关注的是每年春节之后汹涌而至的“民工潮”;之后.不期而遇.让人惊呼在经济相对活跃发达地区出现了“民工荒”。无论“民工潮”问题,还是“民工荒”问题.都是“三农”问题一种实实在在的反映。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80年代的改革释放了当初被严重束缚在农业(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相当一部分的农民得以从农村走出来,以农民工的身份走向城市,一时间神州大地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劳动力,“民工潮”一时兴起。一直被认为是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却在21世纪的头几年(确切地说应该是2003年)出现了短缺现象.出现了所谓的“民工荒”。已经存在了一年多的”民工荒”问题.是全国媒体关注的焦点,在”两会“上,改善民工待遇也成了代表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80年代的改革释放了当初被严重束缚在农业(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相当一部分的农民得以从农村走出来,以农民工的身份走向城市,一时间神州大地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劳动力,“民工潮”一时兴起。一直被认为是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却在21世纪的头几年(确切地说应该是2003年)出现了短缺现象,出现了所谓的“民工荒”。已经存在了一年多的“民工荒”问题,是全国媒体关注的焦点,在“两会”上,改善民工待遇也成了代表热议的话题。据媒体报道,仅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缺口保守统计就高达200万人。大量农民工纷纷离厂,使众多企业的生产顿陷困窘。一些缺…  相似文献   

7.
庞博 《中国电子商务》2014,(21):303-304
2004年,珠三角首现大规模的“民工荒”.从“民工潮”到“民工荒”是否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出现?文章通过对“民工荒”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刘易斯拐点出现所需的条件进行分析,得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拐点远未到来的结论,并提出解决“民工荒”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静 《致富时代》2011,(10):17-17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民工潮”成为描述中国农村劳动力城镇流动的专用名词。“民工荒”这个词汇,曾经因为世界金融危机爆发而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回暖,关于“民工荒”现象的报道又开始占据各大媒体的版面。2009年8月以来,据多家媒体报道,在中国的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很多中小企业的订单大量增加,但是却招不到工人。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其他省市也出现了“民工荒”现象。这是用工制度的一个不合理现象。按理说,出现“民工荒”对民工是好事,说明市场对他们需求增加了,但事情并不让人乐观。过低的工资待遇和一些歧视行为,让民工也寒心。他们逐渐意识到,城里的那份工作并不可靠,由当初的趋之若鹜变得理性起来,城市里就出现了招不到民工的现象,所谓的“民工荒”。该文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民工荒”现象进行了解读,这与目前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商》2015,(35)
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村剩余的劳动力纷纷流入城市,"民工潮"由东南沿海地区向各个一线城市蔓延。然而,2004年春季,中国用工市场情况却发生了变化,由"民工潮"转变为"民工荒",珠三角地区的民工荒问题最为严重。本文从"民工荒"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入手,分析了研究"民工荒"现象的重要意义,从国家、珠三角地区、企业和劳动者自身等方面研究产生"民工荒"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民工荒"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转移在2004年似乎发生了一个大的转变.之前,大家关注的是每年春节之后汹涌而至的"民工潮";之后,不期而遇,让人惊呼在经济相对活跃发达地区出现了"民工荒".无论"民工潮"问题,还是"民工荒"问题,都是"三农"问题一种实实在在的反映.其本质就是农村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欠发达地区农村是农村劳动力输出的主要地区,因此研究和分析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及其路径对缓解城乡矛盾,提高农民收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从农村到城市一直有一种社会现象在不断地重复着:越来越多的农民由农村向城市转移。上个世纪80年代初,被城市里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盲流”,到后来城市里、过节时车站里拥挤的“民工潮”,再到如今的“农民工”,  相似文献   

12.
我国泛珠三角区域农村人力资源整合开发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扬铭 《商业研究》2007,(1):208-2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数以亿计的农民参与了现代化建设,但是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泛珠三角发达地区的广东、福建等地相继出现了民工短缺现象,打破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话。“民工荒”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经济现象,而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必然产物,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人力资源整合开发策略,对破解“民工荒”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成艾华 《商业研究》2006,(2):150-154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重大变化让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有了真正的含义。在“民工荒”的视野下,运用2004年湖北省恩施州的最新调研资料,就地处内地的农村劳动力流动进行分析,对于内地农村来说,农民外出务工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仍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地方政府应针对农民工外出务工存在的问题统筹解决,把“打工经济”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抓紧培育,着力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民工潮"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然而近期出现的"民工荒"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是早期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石之一。本文论述了中国尚未到达"刘易斯拐点"的原因,以及"民工荒"现象的真正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致富天地》2002,(11):12-13
在我国的铁路、公路运输中,每年的“春运现象”最引入注目,而令人注目的焦点是“民工潮”。政府各部门为使千万民工能按时回家与亲人团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既稳定社会,又方便了广大民工。“民工潮”的出现,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表现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销售与管理》2010,(3):14-17
春节刚过,从东南沿海向中西内陆,“民工荒”似呈蔓延之势,“用工短缺”俨然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的新问题。“民工潮”冲刷的印记还清晰可见,“民工荒”转眼便汹涌来袭,在这一景象变幻的背后,隐约凸现出的是中国经济的变局。  相似文献   

17.
《致富天地》2004,(12):11-13
曾几何时,被称为“民工潮”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大军,似乎总是处于一种招之即来的“无限供给”状态。谁也没有想到,在拥有9亿农民和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中国竞出现了“民工荒”——从年初开始至今,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劳动力市场纷纷告急,普遍缺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专项调查表明:企业缺工主要发生在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重点地区估计缺工10%左右。企业需求量大、严重短缺的,主要是18~25岁的年轻女工和有  相似文献   

18.
“民工荒”现象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域性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淑艳  詹玉萍 《商业研究》2006,(24):105-107
近几年来,中国东部沿海部分城市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究其原因既有表层次的原因,也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单纯依靠农村劳动力的向外转移已不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民工短缺的问题。借鉴国际产业转移的经验,解决“民工荒”问题的根本对策在于东部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  相似文献   

19.
自2004年以来出现的民工荒现象一直困扰着我国沿海的大量企业,成为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的一大绊脚石。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工的民工荒现象,另一方面是我国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本文就这一矛盾的现象进行分析,同时提出解决民工荒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作为理性经济学人的农民工在企业实际工资不升反降而农村收益上升的情况下做出回流行为,由此使得曾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多年的"民工潮"逐步被"民工荒"所取代。而企业工资低的根源在于我国农村人力资本低下。因此要解决民工荒,关键在于提升农村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