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郑霞 《新经济》2003,(3):70-72
私人资本在中国迅速增长,但由于私人资本权利在制度和法律上还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再加上投资市场相对狭窄以及人们长期对私人资本的理解偏误,使私人资本在中国投资的路非常艰难.如今私人资本年年有增无减,如何搞活投资市场,维护私人资本的权利,激励私人资本的投资欲望是当前经济工作中不可忽略的事实. 改革开放20余年以来,中国人的生存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经济的20年,其财富和资源的占有形式已绝非"国有"两个字可以形容,各种产权占有形式扮演着越来越重的角色.也就是说,私人资本的形成在中国20年的历史上是相当惊人的.  相似文献   

2.
《资本市场》2009,(12):107-107
私人资本运营公司CVC Asia Pacific前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朱伟于9月份加入渣打集团的私人资本运营团队,担任董事总经理.领导其大中华地区私人资本运营团队,并向该行商接投资业务全球主管Joe Stevens汇报。渣打直投是渣打银行下属的私募股权投资部门,从2002年开始运作,规模投资始于2005年,其投资规模一般在1000万至5000万美元之间一  相似文献   

3.
投资主体单一、总量不足、效率低下问题一直是困扰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难题。而受政府监管、政府服务与工作效率等的影响,私人资本普遍存在着投资动力不足、投资意愿不高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私人资本投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解决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难题。文章分析了影响私人资本投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因素,按照不同因素的不同作用将私人资本投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基本动力分为引导力、推动力和阻力,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私人资本投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动力机制的构建,对动力机制的运行进行了分析,并以项目视角对动力机制的作用全过程展开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私人资本投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4.
FDI与国内资本:挤出还是挤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长远 《经济学》2007,6(2):381-400
本文应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FDI与国内资本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FDI对国内资本存在挤入效应,产生这种效应的原因与FDI主要以“绿地投资”的方式进入并主要分布于中国实力较强的制造业有关,也与中国市场整体竞争程度较高有关;由于政府“偏向性的”政策和私人资本“发育滞后”,FDI对国有资本的挤入作用大于对私人资本的作用;在FDI对国内资本的挤入效应中,金融支持具有“协进”的作用,即金融支持越强,挤入效应越大。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私有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私人资本投资仍不活跃,体制性歧视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市场准入、融资渠道和法规政策的不完善是最突出的问题。促进私人投资的根本办法是政府给予私营企业国民待遇和适当的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6.
国际发展援助的趋势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发展援助的趋势及特点陈力(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一、对发展中国家资金流动中私人资本投资加快,官方发展资金徘徊不前近年来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动的名义数额显著增加,牵引动力主要在私人资本投资上(见表1)。值得指出的是,在私人资本投资中,...  相似文献   

7.
选取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共资本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公共教育资本的创新效应存在时滞性。在产业集聚的初级阶段,产业集聚程度越高,公共资本的创新效应越弱;在产业集聚的高级阶段,产业集聚程度越高,公共资本的创新效应越强。当私人资本投资小于某一特定值时,私人资本投资规模越大,公共资本的创新效应越强;当私人资本投资大于该特定值时,私人资本投资规模越大,公共资本的创新效应越弱。  相似文献   

8.
公共投资产出效率与经济增长之相关性分析:1978~200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总量生产函数的框架下,以1978-2007年为样本期,运用单位根和协整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公共资本和私人资本产出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无论在外生技术进步的假定下,还是在技术由资本积累内生引至的假定下,公共资本的产出弹性均高于私人资本。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人均产出分别是人均公共资本存量、人均私人资本存量的Granger原因,人均私人资本存量是人均公共资本存量Granger因,反方向因果关系不成立。为了增强公共投资的产出效应,应该适度改善目前的投资结构,积极诱导和鼓励私人部门在具有产出增长点的项目上进行投资,宏观调控政策在刺激国内有效需求的同时,应加强供给管理并提高供给质量。  相似文献   

9.
改善西部投资环境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大凡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中国西部的投资环境,尤其是硬环境明显劣于东部和中部,其突出表现是生态环境恶劣,使西部在吸引外部资源方面严重滞后于东部和中部。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需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鼓励私人资本投资和经营公用设施以提高基础设施存量运营效率,以改善西部地区投资的硬环境;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在西部创造一个不差于甚至优于东部、中部地区的投资软环境,鼓励西部地区在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  相似文献   

10.
财政政策的供给效应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26  
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公共投资对私人资本积累的动态响应。针对公共资本的拥挤性特征 ,同时考虑财政投资可能引起的风险。在不考虑公共投资风险的分权经济中 ,由于公共资本和私人资本都处于短缺状态 ,企业争夺拥挤性公共资本而扩张私人资本的投资行为虽然使经济超常增长 ,但是存在过度投资和过度拥挤。在集中优化模型中 ,如果考虑到公共投资的风险 ,政府通过税收方式弥补公共投资风险 ,同时将企业投资产生的拥挤效应内部化 ,就能消除企业的过度投资和过度拥挤现象 ,使经济保持合理持续的增长。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需要重视财政的供给效应 ,在经济起飞初期保证一定数量的政府资本性支出是必要的 ,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府资本性支出累积的风险增加 ,财政转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私有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私人资本投资仍不活跃,体制性歧视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市场准入、融资渠道和法规政策的不完善是最突出的问题.促进私人投资的根本办法是政府给予私营企业国民待遇和适当的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12.
FDI与国内资本:挤出还是挤入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FDI与国内资本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FDI对国内资本存在挤入效应,产生这种效应的原因与FDI主要以“绿地投资”的方式进入并主要分布于中国实力较强的制造业有关,也与中国市场整体竞争程度较高有关;由于政府“偏向性的”政策和私人资本“发育滞后”,FDI对国有资本的挤入作用大于对私人资本的作用;在FDI对国内资本的挤入效应中,金融支持具有“协进”的作用,即金融支持越强,挤入效应越大。  相似文献   

13.
中国碳基金投资应以ERPAs为主导,积极鼓励和引导私人资本、私募基金等以直接融资方式进入中国碳基金。碳基金(Carbon Funds)是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或个人投资设立的专门基金,是通过在全球范围购买碳信用或投资于温室气体减排项目,从而获取回报的投资工具。碳基金主要是利用公共和/或私有资金在一级市场购买由《京都议定书》建立的、减少温室气体  相似文献   

14.
1990年,对发展中国家的全部资金流入比上一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达1442亿美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了5%。其中官方发展资金(占全部流入资金的54.6%)和私人资本流动增幅均较大,分别比上一年增长20%和26%,达790亿美元和610亿美元。私人资本流动中增长较大的是对外直接投资,1990年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已达300亿美元,几乎是1985年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倍。债务转化资本在私人投资的比例中也有了增加,占私人投资额的20%。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资金,而境外私人资本对此投资时则希望得到项目控制权。两难。作者在这里提出了优先股融资的概念,他认为这样可以绕开控制权问题而得到需要的资金。  相似文献   

16.
匈牙利处于欧洲的中心,毗邻波兰、乌克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克罗地亚及塞黑,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和投资环境良好,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理想场所,是中国商人跨出国门、迈向欧盟的第一站和中转站。  相似文献   

17.
修建高速公路投资巨大,在一般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平均每公里造价接近4000万元,在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造价更高。随着高速公路在中国的生产和人民的生活中将发挥日益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高速公路建设对建设资金的需求和融资的方式也将有更高的要求。充分利用市场经济下的资本市场,多渠道筹资是推动高速公路建设的最佳选择。主要的方式有公路经营权转让、股票、债券、公路产业投资基金和私人资本投入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1985-2010年的年度数据,通过构建包含基础设施投资、人力资本积累和私人资本投入的生产函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和私人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基础设施投资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增长;基础设施投资、人力资本积累和私人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在短期内并不显著;从长期来看,人力资本积累对农业经济的影响最大。本文提出今后的农业政策应该合理配比财政支农资金,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以实现农业长期、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的资本结构中,存在着一个特殊的部分即官僚私人所持有的资本。这些资本同国家资本相比。由官僚私人所拥有,名义上属于私人资本;同普通的私人资本相比,这些资本却可以进入到一般私人资本无法进入的国家管制领域,凭借国家权力进行寻租。晚清民国时期,官僚私人资本经历了从产生到兴盛再到最终灭亡的发展过程,通过总结百年官僚私人资本的发展轨迹,探求其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对私有资本这个问题,做了比较深入的讨论。私人资本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最近几年,我国城镇就业缓慢增长。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的大企业,包括国有企业,以及股份制企业、合资及外商独资企业,这几年一直在增加投资,但他们对就业岗位增加的贡献基本上持平,每年有增有减,没有大幅度增加。由于很多大企业要投资于高科技研发,搞智能化技术等等,所以相对而言,他们的资本有机构成提升很多,但是对就业的贡献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