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谨慎性原则的涵义 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始终具有应有的谨慎态度,不能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新会计准则中的这一规定被称为谨慎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谨慎性原则亦称稳健性原则,西方财务会计对谨慎性原则的解释为:“不预计利润而预计所有损失”,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对谨慎性原则的定义为:“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从整体上讲谨慎性原则是实现会计信息客观真实的重要保障,也是会计人员在实务中发挥个人职业判断所应遵守的重要原则,新企业会计准则对此的运用更是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3.
<正>一、谨慎性原则在运用中的重要意义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在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时,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谨慎性原则的本质就是资本保持或资本维持,其经济含义是只有在资本得到维护或成本得到弥补以后,才能确认收益。  相似文献   

4.
德国会计谨慎性原则的特点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会计谨慎性原则的特点可分为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具有法律强制性:财务会计的谨慎性原则直接受税法的影响.在运用中处理方法多样化且区分不同类型的企业。谨慎性原则成为德国会计特征的原因.可从德国的历史文化、法律制度,银行体系和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八条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这实际上就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所要遵循的谨慎性原则。本文试图探讨一下谨慎性原则的涵义及其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基本原则之一,谨慎性原则可以体现在确认、计量、报告等诸多方面。本文采用规范研究方法从我国会计实务的谨慎性原则运用出发,分析某些企业滥用谨慎性原则,使我们普遍对谨慎性原则的理解存在误区。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1、谨慎性原则的含义。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之一。它是指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和风险或是在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方法进行处理。也就是说.按照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凡是可以预计的负债、损失和费用,我们都应当予以充分地记录和确认,而没有十足把握的资产和收益则尽量少计或不计,  相似文献   

8.
沈颖 《财会通讯》2009,(7):140-141,160
本文采用规范会计研究方法,从谨慎性原则产生的内在需求、必然因素,以及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视角,对谨慎性原则的动因进行了研究,揭示了谨慎性原则的本质及其影响和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项会计基本原则.谨慎性原则又被称之为审慎性原则、稳健性原则、保守主义原则,其在传统会计中占据重要地位。发展至今.谨慎性原则在会计理论及实务中的应用产生矛盾和冲突.当前又恰逢我国新会计准则逐步推进和应用,探讨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领域的应用便成为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且以HX公司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规范会计研究方法,从谨慎性原则产生的内在需求、必然因素,以及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视角,对谨慎性原则的动因进行了研究,揭示了谨慎性原则的本质及其影响和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1.
<正>谨慎性原则亦称审慎原则、稳健性原则、稳健主义、保守主义等,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充分预计可能的负债、损失和费用,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以免会计报表反映的会  相似文献   

12.
中美会计界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动因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谨慎性原则是一项重要且历史悠久的会计原则。本文对比了我国与美国对谨慎性原则的解释,为正确理解和掌握谨慎性原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与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原则或保守主义,它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充分估计到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谨慎性原则的广泛运用,有利于防止企业包装上市,虚增资产、虚增利润的现象发生,能  相似文献   

14.
谨慎性原则较早的得到了各国会计界的认可。我们应在充分了解谨慎性原则应用的根本目的、优点和缺点的基础上,更好地在会计工作中应用谨慎性原则,尤其注意谨慎性原则应用的适度性,以扬长避短,发挥其最大作用。本文就其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做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一、谨慎性原则的内涵及前提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足指会计人员在对某些不确定的事项或交易进行会计处理时所持有的谨慎态度。谨慎性原则叉称稳健性原则、审慎性原则。在此原则下,如果一项经济业务有多种处理方法可供选择,应选择不导致夸大资产、虚增利润或少汁负债和费用的方法。遵循谨慎性原则,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而不应当预计可能实现的收入和过高估计资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一、谨慎性原则的定义谨慎性原则亦称审慎原则、稳健性原则,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充分预计可能的负债、损失和费用,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以免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引起报表使用者的盲目乐观。  相似文献   

17.
<正>谨慎性原则作为企业防范市场经济风险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企业、债权人、投资者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因此,正确理解与应用谨慎性原则就显得十分重要。一、谨慎性原则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谨慎性会计原则研究综述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谨慎性会计原则对财务报告的数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其进行研究不仅使财务报告使用者受益,还能为规范会计和资本市场提供决策参考。本文从谨慎性原则的定义、表征形式、理论解释和实证研究为出发点,总结国外在谨慎性原则方面的研究状况和发展动向,对国内潜在研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从会计估计看上市公司对谨慎性原则的滥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单分析了谨慎性原则与会计估计难以避免的主观性特质的基础上,罗列了上市公司在会计估计过程中滥用谨慎性原则形形色色的手段和方式,分析了谨慎性原则被滥用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和治理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0.
陈琳  高怡 《财会月刊》2010,(8):11-12
本文在简单分析了谨慎性原则与会计估计难以避免的主观性特质的基础上,罗列了上市公司在会计估计过程中滥用谨慎性原则形形色色的手段和方式,分析了谨慎性原则被滥用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和治理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