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陈红泉 《时代经贸》2010,(20):155-156
珠澳跨境工业区位于珠海拱北茂盛围与澳门西北区的青洲之间,分为珠海、澳门两个园区,首期总面积约0.4平方公里,其中,珠海园区面积约0.29平方公里,澳门园区面积约0.11平方公里。珠澳跨境工业区2006年12月正式启用,它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区域经济合作上的一次全新实践,是我国少数几个跨境合作区域,也是粤澳加强合作的重点项目,有利于珠海与澳门加强合作、资源整合、互动发展。近几年珠澳跨境工业区在项目引进,产业发展等方面成绩显著,但是由于园区土地面积、珠澳经济差异、澳门园区发展相对滞后等原因,珠澳跨境工业区转型势在必行,转为“珠澳跨境合作区”,推进产业转型,提升珠澳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珠澳跨境工业区:区域经济合作的新亮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 年 l2 月 9 日,珠澳跨境工业区在澳门举行了奠基仪式。设立珠澳跨境工业区的目的是解决澳门的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保持澳门的经济稳定与社会安定,并对珠海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区域经济合作上的一次全新实践。作为在一个主权国家、两种法律框架、两种经济体制下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珠澳跨境工业区的建立也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空间,具有重大的示范作用。珠澳跨境工业区的发 展历程珠澳跨境工业区最早是由澳门部分成 衣界 人士提出 ,旨 在 应对2005 年全球纺织品及成衣 配额制…  相似文献   

3.
珠澳跨境工业区位于珠海拱北茂盛围与澳门西北区的青洲之间,分为珠海、澳门两个园区,首期总面积约0.4平方公里,其中,珠海园区面积约0.29平方公里,澳门园区面积约0.11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珠海或内地还是澳门的学术界、政界人士,对珠澳经济合作问题的探讨已达十几年之久,珠澳经济合作在此间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回顾十几年来对珠澳关系的理论探讨,我们感到,学术界似乎太过于关注在具体领域两地经济合作项目的进展、路径和方式,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实质问题:即珠澳经济合作的定位。本文试图在分析珠海、澳门加强两地经济合作的可能性和各自意图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珠澳经济合作的定位问题,并提出围绕这一问题两地政  相似文献   

5.
《时代经贸》2006,(4):48-50
二零零三年十二月五日,国务院批准在珠海拱北茂盛围和澳门西北区的青洲之间,设立“珠澳跨境工业区”。经过二年多努力筹建,依法利用滩涂和通过填海造地、招商、审批等手续,目前在珠海园区和澳门园区的范围内,正各自加紧盖建着多栋厂厦,只待完成最后的验收和“非一般的通关”安排等报批手续。澳门经济财政司司长谭伯源在接受本刊访问时透露,“两园可望在今年上半年同时举行开园和通关仪式。”  相似文献   

6.
陈弘 《新经济》1995,(4):44-45
尽管珠海、澳门之间存在着社会制度的差异,但珠澳间的经济合作始终存在。从历史的沿革来看,珠澳本是经济的连身体。澳门在葡萄牙1899年切割之后,与珠海的经济联系也依然存在。这表现在澳门的粮食、农副产品的供给、淡水供应等一直依赖珠海,而珠海也一直在借助澳门的自由贸易港进行对外贸易交易。  相似文献   

7.
一、珠澳两地经济合作与制度安排有着长期经济合作历史的珠澳两地,都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两地能否以更新的发展状态步人新世纪,关键在于能否加强合作,共同繁荣.要加快两地经济合作,并且这种合作不是短期的、单项的,而是长期的、全面的,就必须建立起合作的制度性安排.制度安排是管束特定行为模型和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  相似文献   

8.
6月16日,“造世纪工程,建一流口岸,展争先风采,树廉洁标杆”--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工程建设誓师大会在珠澳口岸人工岛上举行。记者从活动中获悉,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工程(I标段)项目已进入全面施工建设阶段。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与澳门口岸同岛设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唯一同时连接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口岸,成为珠澳新地标。  相似文献   

9.
正有望实现从"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跨越。珠海有许多"名片",其中最闪耀的一张便是港珠澳大桥。作为泛珠区域内的重大工程项目,同时也是粤港澳三方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基础建设工程。港珠澳大桥主体建造工程于2009年12月15日开工建设,一期工程计划于2016年完成,大桥总投资升至1050亿元。港珠澳大桥有两层意义,一是代表区域合作的桥,二是代表着国  相似文献   

10.
《广东经济》2009,(4):58-58
2O09年4月8日,经粤港澳三地政府批准,港珠澳大桥主桥项目贷款牵头行选聘结果揭晓:中国银行获聘为港珠澳大桥主桥项目贷款唯一牵头行。这标志着港珠澳大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前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融资安排得到圆满解决,标志着大桥项目向开工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1.
珠海与港澳区域旅游合作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珠海是中国唯一与香港、澳门同时毗邻的城市.本文在阐述珠港澳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珠海与港澳旅游合作条件与特点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如何发挥珠海与港澳旅游合作的有利条件,如何避免边界的屏蔽效应和减少交易成本,如何实现珠港澳三地共赢,提出与探讨殊港澳区域旅游合作的对策,以期推动珠港澳乃至泛珠三角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并为中国其它地区的跨境旅游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距离港珠澳大桥开工已近五年时间。五年来,粤港澳三方倾力合作,来自全国各地的上万名建设者日夜奋战,正加速推动这座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一步步跨越天堑。  相似文献   

13.
关于肇澳旅游合作的宏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素有东方拉斯维加斯的美誉。肇庆是一个拥有首批中国旅游城市、全国十大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4项“桂冠”的山水生态旅游城市。研究肇澳两地旅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肇澳两地在局部区域范围内成功高效的旅游合作发展,不仅对两地的经济、社会、文化起到综合推动作用,而且对更广范围内的旅游合作也会起到一种示范和导向作用。进入新世纪,肇澳旅游合作面临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应抓住机遇,开拓创新,高起点进行设计,加快合作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4.
跨境劳务合作成为跨境次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建设给跨境劳务合作带来了历史机遇。当前"一带一路"跨境次区域跨境劳务合作形成了民间自发的跨界民族间劳务帮扶模式、企业组织劳务派遣的跨境劳务合作模式、境外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带动跨境劳务合作模式、共建产业合作园区带动的跨境劳务合作模式和政府主导型跨境劳务合作模式等主要模式,为推进跨境劳务合作与跨境次区域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一带一路"跨境次区域劳务合作还面临着跨境次区域劳动力流动壁垒、跨境劳务合作质量与结构不合理、跨境劳务参与产业分工合作体系不健全、跨境劳务合作多元主体协同不足和跨境劳务合作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要深化"一带一路"跨境次区域跨境劳务合作,需要从建立跨境次区域劳动力共同市场、优化跨境劳务合作质量与结构、构建合理的跨境次区域国际产业分工合作体系、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推进跨境劳务合作格局和健全跨境劳务合作体制机制等路径推进。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地缘上港澳是大珠江三角洲的一部份.三地的地理、社会和文化因缘深远、。80年代以来也形成了唇齿相依的经济合作关系,随着港澳地区主权回归的日期日益临近,珠、港、澳三地在前段“前店后厂”合作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扩大合作的范围、提高合作的层次、拓  相似文献   

16.
《时代经贸》2008,6(5):42-47
经过1年多的寻找、谈判,葡资上市公司澳门分公司SIM工业有限公司终于在澳门珠海跨境工业区停下脚步,开始建设自己新的咖啡焙炒厂房。这家大型的葡资公司之所以如此看重这个项目,是因为广阔的内地市场是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借助澳门与内地的CEPA协议,更可使他们享受到在其他地方难以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17.
澳门回归将揭开澳门经济发展的新篇章,珠澳经济合作也将跨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为了适应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趋势,珠海和澳门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加强经济合作,增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优势,是迎接未来挑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2009年4月8日,经粤港澳三地政府批准,港珠澳大桥主桥项目贷款牵头行选聘结果揭晓:中国银行获聘为港珠澳大桥主桥项目贷款唯一牵头行.这标志着港珠澳大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前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融资安排得到圆满解决,标志着大桥项目向开工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9.
《新经济》2008,(3)
倍受世人关注的港珠澳大桥建设工程看来已为时不远了。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两会新闻中心回答有关港珠澳大桥时表示:大桥建设已经酝酿了好几年,前期工作共有25个专题,其中已经完成了21个  相似文献   

20.
中越跨境农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当前中越两国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发展战略对接,正积极推进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农业作为两国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的最重要和最基础的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跨境区域一体化合作背景下,中越农业合作既面临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制约中越农业合作的障碍和不利因素。近年来中越在农产品贸易发展、农业贸易自由化、农业跨境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中越跨境农业合作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健全跨境农业区域一体化市场、跨境互联互通基础设施、跨境农业合作平台和跨境农业合作协调机制等方面入手,加强中越跨境农业区域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