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所谓循环生态农业,就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链延伸理念,以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为途径,以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为重点,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把传统农业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线性物质流动方式转化成为现代农业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2.
信息专列     
中国橡胶工业要走循环经济之路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秘书长范仁德日前表示,中国橡胶工业要发展就要转变增长方式,循环经济是推进我国橡胶工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范仁德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和材料消耗以及环境保护日益突出,橡胶行业目前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要按照循环经济的“产品-资源-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  相似文献   

3.
建设循环经济型超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松茂 《商业研究》2007,(11):102-104
从国内的大型超市发展态势来看,连锁超市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零售业的主流业态。基于循环经济理论,中国的大型超市企业循环经济的实现模式和基本实现途径,将随着循环经济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必然要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模式,从而大大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内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是资源节约型经济,必须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节约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体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基本特征,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充分考虑自然界的承载能力和净化能力,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路径和食物链网,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封闭式流程.循环经济能有效地消除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障碍——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然的选择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最佳选择。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废物产量的最小化甚至零排放。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的进一步拓展。循环经济从发展国民经济的高度和广度将环境保护引入经济运行机制;循环经济是经济…  相似文献   

6.
王占霞 《商业研究》2006,(7):199-200
循环经济的实质即“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是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坚持科学发展现,将循环经济理念注入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中,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等。  相似文献   

7.
大物流与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大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与必然产物。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优化配置的过程,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信息全球化为大物流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客观基础。大物流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一种物流新模式,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相适应,大物流新模式是"资源—生产—流通—消费—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全过程处理的循环物流模式,有利于实现实物形态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目的,是发展循环经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是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指以降低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为基本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基本原则,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流程为基本模式,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最佳选择。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废物产量的最小化甚至零排放。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的进一步拓展。循环经济从发展国民经济的高度和广度将环境保护引入经济运行机制。循环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和环境全球化的客观要求。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增强我国环境竞争力,实现我国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要实现生态文明。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满足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共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正>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1.
绿色财富     
龚国军 《光彩》2010,(6):31-31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概念并不新鲜。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人提出,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其特征是达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即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流程。上世纪90年代,我国  相似文献   

12.
<正>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并提出了"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新要求。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新型工业化,就是以信息化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是我国"十一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是消费模式转变的重要方式,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实施方式。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而如何处理好资源定价问题更是其重中之重。本文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说明资源合理定价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资源定价机制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4.
逆向物流: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极度膨胀.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渐凸现.为了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难题,循环经济应运而生.当今世界的循环经济实践是在三个层次上展开的,包括企业内部、企业间和整个社会.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要求放弃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采用"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经济发展模式.相应的物流模式也应该在传统经济中正向物流的基础上.补充旨在资源回收利用的逆向物流,实现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双向物流模式.  相似文献   

15.
重庆工业要走循环经济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是“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相似文献   

16.
在土地、淡水、能源等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以居民消费增长为起点,依据"消费增长→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这条传导主线的逻辑分析,认为集约型消费增长有利于引导和激发企业的集约型生产,推动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节约利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内涵式增长,最终实现人口消费、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由于消费模式反映了居民生活消费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故它影响和制约消费增长,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改善居民的消费模式是实现从消费到增长,再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而循环经济在经济上的赢利,使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煤炭企业愿意采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投资,不但改善了环境,而且获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这种思维策略会使得任何煤炭企业都愿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模式而减少污染而增加利润,从而进入“纳什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经济发展方式是生产发展方式和消费发展方式的统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加快生产和消费从不可持续发展转向可持续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加快转变消费发展方式,并且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以加快转变消费发展方式为支撑点,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着力点,以制度改革和技术创新为推动力,同时要建立加快这种转变的利益推动机制、"两只手"并用的调控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和舆论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19.
赵保安 《中国市场》2009,(19):67-69
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它是人类社会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作为生态系统子系统的人类社会,其发展必须建立在可持续的资源供给基础上,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作为人类活动中心的社会经济系统,需要遵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型的物质代谢模式,而不是"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代谢模式。这就是循环经济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20.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呼唤生态消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卿定文  张菊 《消费经济》2006,22(3):11-14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新的消费模式,生态消费应运而生。由于生态消费本身具有的特点、环境可供消费资源的有限性以及现行消费方式的某些破坏性等,迫切需要改变现行消费方式为生态消费。要在现实生活中推行生态消费,需要进行生态消费教育、发展循环经济、开发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综合利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