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失败为什么     
王安是来自上海的移民,自幼简明非凡,先后于上海交通大学、哈佛大学就读,于1948年获哈佛博士学位,不久,他发明磁芯存贮器,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贮存能力,1951年,他创办王安实验室,1956年,他将磁芯存贮器的专利权卖给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获利40万美元。1964年,他推出最新的用晶体管制造的桌上电脑,并由此开始了王安电脑公司成功的历程,五安公司在其后找0年中,因为不断有新的创造和推陈出新之举,使事业蒸蒸日上,至1986年前后,王安公司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年收入达30亿美元,在美国《幸福》杂志所排列的500家大企业中名列146位,在世界各地雇佣了3.15万员工,而王安本人,也以2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跻身美国十大富豪之列,然而,幸运并非总是光顾着王安公司,在20世纪80民年代末期,王安公司也由于一连串的重大失误,由兴盛走向衰退,至1992年6月30日,王安公司的年终盈利降至19亿美元,比过去4年总收额下降了16.6亿美元,同时,王安公司的市场价值也从6亿美元跌至不足1亿美元,4年前,鼎盛时期的王安公司雇员达3.15万人,现在却将减至8000人,正如十几年前五安公司神奇的崛起一般,它又以惊人的速度衰败了。是什么使一个强大而繁荣的年轻电脑帝国在短短的五六年中崩溃了呢?当然,原因是复杂的,但主要原因还是王安本人,晚年的王安推动了蓬郝向上的进取精神,在经营上固步自封,判断力趋向迟钝,使公司推动了原有的日新月异的优势。以他的天才,他居然没有发现向更廉价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的个人电脑,必将淘汰他的功能单一的文字处理机和大体型的微机,当IBM等公司致力发展个人电脑之际、王安却不听下属劝告,拒绝开发这类产吕,当电脑行业向更开放、更工业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时,王安却坚持自己老一套的专有的生产线,这时王安公司的产品不但未赶上发展兼容性高的个人电脑这一电脑新潮流,而且失去了王安电脑原有的宝贵特征和性能,在电脑这一高科技含量助高速发展的行业中,新产品开发与市场脱离必然导致一个公司的失败,观念落后,步步落后,此后王安虽聘著名的经营专家爱德华.米勒来拘救濒临绝境的公司,但终因元气大伤而不得不走上了破产之路。  相似文献   

2.
《浙商》2010,(12):83-83
《浙商》杂志:[95%富二代拒接民企班】民营企业家在正面临选接班人的矛盾——未来5-10,我国300万家企业将进入接班换代。但“90%的家族创始人希望子女接班,95%的子女却不愿意接班”。  相似文献   

3.
《新财富》2013,(8):63-65
富二代与父辈之间的摩擦首先是不愿接班,即使接班,很多人在企业发展思路上也与长辈有所分歧。如何弥合代际差异,是一大难题。为给交班作铺垫,创始人常选择—部分子女有兴趣的业务作为“试验田”,鼓励他们尝试,同时积攒业绩人望,赢得老臣支持。  相似文献   

4.
三、重组战略 在扑朔迷离的资产重组的背后是激烈的市场竞争。有竞争就会有物竟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破产与发展壮大相伴,劣汰和优胜共存,在市场经济中没有常胜将军,唯有不断进取、刻意求新适应潮流才能发展壮大。君不见,曾几何时名声显赫的“环宇”,由于产品陈旧而消失在市场竞争之中;世界闻名的王安电脑几度沉浮……资产存量沉积不产生效益或低效益企业都会被效益好的企业鲸吞,而后者则迅速发  相似文献   

5.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一个焦点。文章尝试建立一个风险分析框架,深入分析代际传承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机理及经济后果。基于2004-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家族企业的研究数据,文章以家族二代继任者成为董事长或总经理的时点作为代际传承始点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家族企业进入代际传承实施期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会降低。与“家族—家族”类别的接班方式相比,在“职业—家族”类别的接班方式下,代际传承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负效应更明显;创始人弱参与下的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低于创始人强参与下的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此外,代际传承通过企业风险承担这项路径引起企业会计绩效下降。  相似文献   

6.
《三联竞争力》2010,(6):26-26
当"穷二代"大学生还在为找工作疲于奔命时,"富二代"们却在享受甜蜜的烦恼——接不接"老子"的班。 2010年5月22日,在第三届江苏省MBA发展论坛上,"富二代"接班成为热点话题,与会代表认为,未来5—10年,我国300万家企业将进入接班换代期,90%的家族创始人希望子女接班,95%的子女却不领情。  相似文献   

7.
<正> 王安电脑公司创办于1955年。在本世纪80年代的美国,在数以万计的华裔企业家中,王安可以说是最光彩耀目的一个。他一手创办的王安电脑公司当时正处于巅峰,其分公司遍布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员工逾3万人,总营业额高达23.517亿美元,王安本人及其家属占有公司40%的股权,其价值至少有16亿美元。1983年美国《幸福》杂志列出美国十大富豪的名  相似文献   

8.
冯晓霞 《光彩》2016,(2):50-51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的民营企业已经进入二代接班的关键时期.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企业的第一棒交接往往是最艰难的,在这个过程中大约有70%的企业会没落. 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正在接班或将要接班的80、90后企二代多为独生子女,面对日新月异、变化莫测的市场,是不是所有企二代都适合接班?以下三个不同的家族企业的接班故事或许可以给读者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使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破产,不少中国企业看准了这个时机,开始收购拥有先进技术的德国破产企业。鉴于德国破产程序有相应的特殊性,在此介绍一下德国破产法的相关情况,将有助于对德国企业进行并购的中国企业做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企业破产从法律程度上已逐步规范,法院通过指定清算组即破产财产管理人将破产企业的整个资产进行清算、认定,最后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歧策进行有次序的分配从而完成法律所赋予的神圣职责,破产企业的清算离不开破产财产,破产财产即是破产宣告后继续进行破产程序的基础又是破产债权人得以通过破产程序接受清偿的物质保证,同时还是破产职工得以妥善安置一种渠道。对破产财产的定位及分配直接关系到破产程序的继续进行与否,更重要的是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大限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宋岳江 《浙商》2013,(17):122-123
对于潘亚敏来说,2010年初的接班是突然而至的。金昌集团的创始人、潘亚敏的父亲潘政权由于身体原因,只得提前将接力棒交到了女儿手里。潘政权一生有两个骄傲:一是金昌集团,另一个便是他的一双儿女。  相似文献   

12.
人事     
正观澜湖朱鼎健接班继观澜湖及其创始人朱树豪于去年8月离世后,近日其子朱鼎健接班观澜湖,并向外界宣布了他领导下观澜湖的发展方向,日前观澜湖集团对外宣布,将投资逾50亿元打造观澜湖新城,拟建成深圳龙华新区的第一个大型城市综合体。  相似文献   

13.
梁文潮  王智勇 《商业时代》2004,(6):64-64,63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迅速崛起,为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又由于其落后的管理思想和水平,其发展往往只是昙花一现,更难以成长为大型企业或跨国型企业。有关人士预测中国民营企业有60%在五年内破产,有85%将在10年内消失。就目前而言,我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这可以看出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  相似文献   

14.
《商界领袖》2003,(12):39-39
在美国IT界,华人一直是各种创业传奇的主角。上个世纪后半段,王安电脑与IBM角斗40年,他生产的小型商用计算机、文字处理机以及办公自动化设备,曾经在世界计算机发展史上起到了领导和先锋作用。虽然在由文字处理机向个人电脑发展的关键一步中,王安电脑最终被lBM抛在身后,但是王安为世界计算机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与其超越IBM的豪言壮语一起永远留在了史册。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商》2004,(4):36-43
如何使家族企业顺利完成新老交接,保持民企的良好发展势头?做好接班计划.财产界定.企业立法、家族文化等四个方面的工作,《中国工商》认为这是保证家族企业顺利接班的四大要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接班人的视角,对其在代际传承过程中与个人意愿、企业创始人、其他接班候选人、家族企业员工、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冲突五个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于促进我国家族企业顺利实现代际传承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家族企业成功接班是企业发展的重大关口.本文以浙江省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影响家族企业接班选择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主所受的教育程度、企业所处行业性质、规模程度以及企业的流动比率对企业主是否选择子女接班影响程度不大;企业主的年领、企业主及其家族对企业的控股比例和企业上市的时间对企业主选择子女接班有显著影响,且企业主年龄和控股比例与选择子女接班呈正相关;企业上市时间越长,选择子女接班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8.
新年伊始,国外媒体报道柯达公司将要申请破产保护。这家拥有131年历史的全球胶卷业巨头企业一旦破产,意味着在全球企业发展史上将多出一家被时代淘汰出局的企业。柯达的衰败是一家企业战略失败的经典案例。当年,胶卷业务一度帮助柯达占据了全球66%以上的市  相似文献   

19.
企业的创始人把企业做大之后,往往会产生这样的幻觉:企业是我一手做大的,所以我可以为所欲为;企业离开我根本玩不转,所以我更可以为所欲为。如果这只是一家私人企业,最坏的结果也就是破产,但大多数情况下并非如此,这些企业家所在的要么是国企,要么是上市公司,所以他们最后往往会被自己的幻觉害死。企业家总是过分陶醉于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其实,企业遗忘他的速度远比他想像的快。  相似文献   

20.
石海娥 《光彩》2012,(11):34-35
有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涌现的第一代企业家,如今年龄约在55岁至75岁之间,未来5至10年,全国有300多万家企业面临企业传承问题。但由于各种因素,他们在接班人问题上碰到了诸多困难。"企二代"接班的困难有哪些?"企二代"接班人未来将走向何方?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企业发展研究院院长余明阳教授。《光彩》:我们知道您专门研究过家族企业目前国内家族企业是否开始面临接班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