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的过量采伐,导致东北许多林区森林可采林木资源濒临枯竭,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实施彻底的产业转型,恢复林区的生态功能,促进资源枯竭型林区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已经迫在眉睫。但是,林区在实施产业转型过程中遇到许多现实问题,需要国家及当地政府及时出台相应扶持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文章以伊春市国有林区为例,对东北林区产业转型的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剖析了影响林区产业转型制度障碍,提出了资源枯竭型林区产业转型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资源及政策优势.加快黑龙江省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建设,笔者通过对黑龙江省林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过程的调查与了解,较多地掌握了林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情况.并从中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20,(2)
文章对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林下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其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着林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资金短缺,投资不足、规模经济难以形成、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合理规范产业发展规划、加大相关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生产者技术培训、积极发展森林旅游等方面提出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朱颖  吕洁华 《经济师》2011,(7):214-215
文章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总结了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10年来的建设成效;并进一步分析了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林区基础设施依然滞后、森工国有林区管理体制仍未理顺、森工企业后续产业发展乏力;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天保二期工程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林业产业转型将成为影响经济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成为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林业的特殊性以及林业产业发展的要求使得林业产业转型应充分考虑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论文以黑龙江省为例,基于DEA模型分别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角度测算2012—2018年黑龙江省林业产业转型对区域的贡献效率。结果表明:林业产业转型对黑龙江省的区域综合贡献效率较高,其中林业产业转型的经济贡献效率较好,其次是社会贡献效率,最后是生态贡献效率。依据此结果期望能够为黑龙江省林业产业转型提供新的思路以及发展方向,以此推动黑龙江省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进而为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转型的深化,林业生态建设已经成为推动林业经济增长和林业产业转型的重要动力。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5—2015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及下属40个林业局进行分析并绘制主成分排序图,从而探讨林业转型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结果发现:林木的培养和种植、经济林产品的种植和采集、森林游憩与生态服务以及林业生产经营服务已经成为典型的生态化主导林业产业,林业转型过程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林业产业转型过程中上下游产业间的衔接和加工业内部结构调整等方面。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若干促进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伊春市是以森林资源为主的资源型城市,是全国最大的林区之一,经过50年的超负荷开发,已面临“林竭城衰”的困境。保护好森林,发展区域经济,实现林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好接续产业。国家已把伊春市作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试点。文章在分析伊春市经济转型的结构性障碍、特有主导资源———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损益评价、接续产业发展优势基础上,提出了伊春市新时期生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线路图。  相似文献   

8.
成都市发展生态产业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生态产业的理论和在西部大开发之际作为西部的重要城市--成都市发展生态产业的重要性,在分析了成都市发展生态产业的优势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成都市生态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9.
主体功能区发展是国家或地区一个重要的建设目标。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划分为重点、限制和禁止等三类开发区,但因其财政投资总量不足、财政支出结构失衡、转移支付功能弱化和生态补偿机制缺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水平。在借鉴发达国家及有关省市区域财政政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完善其他财政政策等促进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旨在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国重要的国有林区,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在我国林业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其所储藏的森林资源非常丰富,林木种类较多,因此研究森工林区的森林资源质量评价是很有必要的。现本文就主要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资源质量评价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灰数理论和DEMATEL模型思想构建了科学识别关键影响因素的Grey-DEMATEL模型,并以我国重点国有林区为例,通过理论分析、文献梳理及问卷调研、专家访谈等方式,对林区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在系统构建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基础上,借助Grey-DEMATEL模型识别了影响林区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影响林区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的6个关键因素分别为政府鼓励与支持、资本要素投入、创新要素投入、生态文化资源价值量、资源开发红线、资源保护约束。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强化政府职能、加快制度创新、加大财政支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及重视宣传推广等建议,为其他地区生态文化产业培育发展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版),湘南地区正面临新一轮承接产业转移、对接东盟的发展机遇。湘南作为湖南承接珠三角的前沿阵地,具有自身的特定情况,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对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实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承接产业转移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生态红线视角重点对如何承接转移产业提出了一些对策,使各个区域、部门的联动协调实现更高的承接绩效,以促进大湘南地区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尹晓宇  周妹  王冬雪  董桓维 《经济师》2013,(10):179-180
林下经济作为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后兴起的一种重要的新型林业经济形式,其发展备受学者的关注。文章通过整理分析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宏观统计数据、归纳总结林区现行扶持政策,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江门市电镀和造纸产业升级为例,探讨高职院与江门地方政府协同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总结了江门市电镀和造纸产业经济升级模式,归纳出产业转型升级成功的四要素为政策、资金、技术和人才。通过比较电镀和造纸产业转型升级过程,总结出具有普适性的产业转型升级模式为:集中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模式;采取统一规划,在产业园中分散建设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在生态旅游业成为世界的新潮和发展方向时,把生态旅游培育成林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林区产业体系。对生态旅游和发展林区经济进行有益探索。讨论生态旅游与资源保护的关系。提出实现林区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可为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制订与实施提供参考借鉴。依据省级主体功能区功能定位与目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与双重差分方法(DID),对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的政策效应与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验,研究发现:(1)湖南省空间开发格局更加清晰,城镇发展功能、农业生产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稳步提升。(2)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显著提升了重点开发区域城镇发展功能,贡献了重点开发区域城镇发展功能2012—2018年得分增量的20.63%,但对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生产功能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功能影响不显著。总体而言,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对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积极作用有待增强。(3)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保障措施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与落实。针对重点开发区域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倾斜、农产品主产区的耕地补充、农业发展政策、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财政支出与人口迁出措施未显著落实。  相似文献   

17.
胡瑞冬 《经济师》2012,(7):221-222,225
黑龙江作为煤炭资源大省面临着资源转型的决策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黑龙江省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协助决策者对产业结构进行及时的调整。文章以2007年黑龙江省42个部门投入产出表为依据,从不同的角度用多个指标对旅游业进行后向关联、前向关联和波及效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旅游业与交通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住宿餐饮业等产业形成了一个循环的产业链条,旅游业对这些产业的推动和拉动作用明显,加快旅游业的发展能有效地促进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同时,在此基础上为黑龙江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主体功能区划下的新型生态补偿措施:工业排放配额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主体功能区划的提出,从开发保护的角度看,国土被划为开发类和保护类功能区,由于各自主体功能不同引发公平问题:保护类功能区为保证生态质量放弃大量工业发展机会,开发类功能区却同享经济发展成果与优质生态服务,应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借鉴以往生态补偿机制及总结国外生态补偿经验的基础上,较认同生态补偿的一种系统性且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创新型方案—"工业排放配额制":通过企业间、区域间甚至国家间工业排放配额的公平分配及在市场上的自由交易,让那些为保护生态而放弃发展机会的低环境承载力区域得到补偿。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重点产业环节选择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在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重构的基础上,从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时代要求出发,系统构建重点产业环节选择的水晶模型及分析框架,研究认为重点产业环节选择不同于主导产业选择,是一个复杂的"水晶"体系,主要包含八大主要影响要素,即主体功能区建设、市场需求、技术经济、生产要素供给、产业基础、产业关联、政府和全球化,并由此提出相应的的八大选择基准。最后以湖南省太阳能光伏产业重点环节选择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理论检验。  相似文献   

20.
乡村产业绿道是在现有乡村绿道或美丽乡村精品线规划建设的基础上,以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的线性空间规划设计,而乡村产业绿道规划建设的关键步骤就是规划选线。为探究乡村产业绿道规划选线的内在机制,在研究有关乡村产业绿道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产业绿道选线的基本特征,在GIS技术辅助绿道选线的思路下,选取产业资源层、服务需求层、设施基础层和生态基底层作为选线要素,进而确定选线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德尔菲法(Delphi)构建了乡村产业绿道的适宜性评价体系。最后以浙江省嘉兴市油车港镇为例进行GIS应用与乡村产业绿道选线实践探索,验证评价体系的可行性,从而为乡村产业绿道选线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