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农业税的取消,作为农村公共物品主要供给者的乡(镇)、村两级组织的收入大大减少,极大地影响了公共物品供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社会福祉的提高,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大瓶颈。文章认为,在新形势下,应充分认识到农村合作组织对缓解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问题的重要作用,及时调整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思路,通过配套政策支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组织,提高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能力,以适应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论多中心理论视角下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宋敏 《经济纵横》2006,(8):33-35
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西方国家公共物品供给的多中心理论为研究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体制提供了新思路。解决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困境的合理选择是构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多中心体制。  相似文献   

3.
委托-代理关系视角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冯海波 《财经科学》2005,(3):142-147
在乡村社会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下,由于农民作为委托人不能对政府行为进行有效地约束,形成了“供给主导”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体制。这种体制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和需求的错位。而要想实现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则必须改变现行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体制,即由“供给主导型”向“需求主导型”转变。  相似文献   

4.
吴园园 《时代经贸》2010,(12):146-147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从农村公共物品的概念出发结合贵州农村供给的实际出发,剖析现状发现其问题,最后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认为政府应该通过权责划分、法律规范,构建多中心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系等保证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从而切实满足农民对于公共物品的需求,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从农村公共物品的概念出发结合贵州农村供给的实际出发,剖析现状发现其问题,最后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认为政府应该通过权责划分、法律规范,构建多中心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系等保证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从而切实满足农民对于公共物品的需求,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不同财政约束条件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在不同的财政约束条件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下,政府采取了特殊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方式: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分摊成本和劳动替代资本。在财政软约束条件下,政府提供的农村公共物品往往不符合农民的偏好。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政府面临的财政紧约束使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陷入困境。而财政约束法治化,为摆脱困境、实现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道路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是影响新农村建设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我国政府当务之急就是建立健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完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确保公共物品的供给,不断满足农民对公共物品的需要,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基于动态博弈模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长期处于供给总量不足和结构过剩的局面,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限制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制约了新农村建设、化解"三农问题"等一系列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基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农村基层政府--农民"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困境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乡统筹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公共物品的一部分,农村文化供给也明显增加。但是总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结构的改善和效率的提升。本文利用河南省嵩县调查数据,重点对我国新形势下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供需结构和供给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存在较为明显的供需结构失衡和供给无效等问题。造成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供给的自上而下,供给无效则与干群关系恶化、农民需求表达、农民自身特点存在着密切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从农民生活所需的公共物品角度,以农民的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消费函数模型以及农村公共物品供需平衡理论的线性回归模型,对湖南省农民的需求偏好和农村主要公共物品的供给状况进行回归分析。认为应该进一步强化公共财政的职能,优化投资结构,创新投融资体制,提高湖南省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苏北农村公共物品短缺已成为制约苏北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障碍,进行苏北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创新以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是苏北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根据目前苏北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和需求特征,应构建以政府供给为主体,政府导向和市场导向相结合,供给主体多元、筹资形式多元和利益表达多元的“一体多元”、“双导向”复合制度模式,完善苏北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提高供给效率,增加苏北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相似文献   

12.
在二元体制发展模式下的农村已经远远落后于城镇,致使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严重失衡,农村发展缓慢。大量供给农村发展所需的公共物品是加快农村发展的基础,这需要转变执政理念,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保障,才能够让农村和城市一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现阶段,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物品,实现农村公共物品的供求均衡,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一环。第三部门供给农村公共物品能够实现效率与公平,是推进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有必要探讨农村第三部门参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困境,并提出相应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世界各国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理论依据(一)关于双主体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1.新公共物品市场化供给管理模式。该理论认为,当一定技术条件和制度安排能导致“排他成本”降低时,纯公共物品由私人提供不仅可行且更有效率。20世纪70年代中期,英国政府开始实行政府业务委托经营政策;80年代初,美国普遍实施以市政服务合同外包为主要形式的民营化改革;此后很多国家也进行了公共物品的市场化改革,并逐步建立起新的公共物品管理模式。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民营化,与垄断供给模式相比,在政府权力下放、引入竞争机制、供给主体多元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力 《生产力研究》2008,(24):32-34
农村公共物品能否充分而有效的提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是使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必要条件。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提供存在总量不足、分配不均、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是由于长期发展战略的忽视,供给主体权责失衡,决策机制偏离,行政能力不足等原因造成的。文章建议通过创新供给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制度保障等多种措施,来改善和提高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16.
杨景全 《经贸实践》2016,(8):122-122
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公共物品供给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目前出现的农村公共物品财政投入不足、结构不够合理等现状已经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主体,需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改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利用新型融资方式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提供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地方财政支援农业项目支出稳步增加,农村公共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在公共物品供求上仍存在供求总量失衡、结构失衡、地区失衡和供给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此,必须改变过去自上而下的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建立民主、科学的供给决策机制和需求表达机制,多元化的供给主体选择机制,以及长期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确实解决农村公共物品的供求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观点,要求引进第三部门等新的组织要素,建立由政府、企业、社会组成的多元化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结构,要求综合运用国家机制与政府组织、市场机制与营利组织、社会机构与公共组织三套工具,建立起适应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农村公共物品的需求表达机制、供给决策机制和供给融资机制。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共物品需求整合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物品具有不同于城镇公共物品的一些特殊性,解决中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需矛盾最重要的是结合农村公共物品的特点,以需求为导向,形成一套包括公共选择的民主过程和调查分析的科学程序基础上的需求整合机制,准确判断农村公共物品需求的种类和数量,明确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步骤和方式。构建农村公共物品需求整合机制。为了农民真实的表达偏好,需要形成畅通的农民需求表达渠道;为了便于科学分析,需要构筑反应农村公共物品供需的信息平台;同时推动政府转型,提升政府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20.
伴随各个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和国家财政体制的变化,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演变历经了三个阶段性的变革,即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开放后至税费改革前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和税费改革后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税费改革后的供给制度。综观这三个时期的供给制度,都存在着忽视农民个人偏好与产权,由农民承担公共产品供给的成本,这与现代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要求相背离,必须积极改革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