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中国合作经济》2007,(3):46-48
破冰温州个人合作建房成功拿地作为浙江省温州市个人集资合作建房项目发起人的赵智强最近比较忙,且百忙之中还有麻烦缠身。一切皆因为,06年11月15日,这个温州人宣布,以1.0458亿元的价格取得了温州市龙湾区“江前三产安置地块”的开发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房价上涨幅度较大。尽管房价上涨是由多种因素所致,但一些城市快速上涨的房价对于一些中低收入者来讲确实有些难以承受。2003年,北京于凌罡开始提出了个人合作建房,之后在全国部分城市陆续出现个人合作建房。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功的案例,主要原因在于这种模式不容易拿到建设所需用地。直到近期,温州个人合作建房通过开发商成功地拿到建设用地,被称为“温州模式”,这使艰难前行的个人合作建房似乎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3.
2005年伊始,“集资建房”再次成为关注热点。据报道,北京首例“个人集资建房”已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伴随着这种案例的出现,全国掀起了“集资建房风”,上海、南京、成都、济南、厦门……都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个人集资建房召集令”,甚至还有开发商接受了“个人集资建房”者们的“策反”,准备搞“合作建房”。一时间“集资建房”颇有大江南北遍地开花的架势。  相似文献   

4.
《上海集体经济》2007,(2):F0003-F0004
为回应房价高开高走且日益攀升和政策调控愈调愈高的情势,民间个人集资合作建房应运而生。在温州个人合作建房成功拿地,北京、深圳频频与成功擦肩而过的同时,个人合作建房在广州、上海、武汉、贵阳等地也在不断尝试。1月19日,河南广厦个人住宅建设合作社正式成立,开始招募会员,这是郑州第一家此类合作社,该合作社同时公布合作建房章程,这也是全国第一份用法律语言书写的合作建房章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华伟 《上海经济》2006,(12):26-31
今年11月15日,温州市场营销协会通过当地一家房产公司拍得一块政府出让的15650平方米土地,260套会员住房将在那里拔地而起。这是全国个人集资建房的一大突破。 集资建房。温州不是始作俑者。但在“拿地”这个被认为最难突破的环节上,在温州却美梦成真。身份也由集资建房的追随者变成了领跑者。 是什么帮助他们实现了这种转变?他们的做法和所具备的条件也许别人无法复制的,但至少使260个人离“低价住房”的梦想更近了一步。[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温州个人合作建房联盟成功“拿地”之后,国内第二个个人合作建房项目近日也大功告成—从以个人名义直接拿地,到委托拿地或收购已建项目—国内个人合作建房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可操作性越来越强;目前,温州模式和深圳模式正成为较为成熟、且为其它省市效仿的两种模式。不过对于不同模式,合作建房发起人并不在意。温州个人合作建房牵头人、温州市场营销协会秘书长赵智强评价道:“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消费者享受到更低廉的房价。”主动变招2006年12月27日一早,深圳合作建房发起人林立人与其他代表一起赶往深圳土地房产交易中心交纳房款。5天前…  相似文献   

7.
从以个人名义直接拿地,到委托拿地或收购已建项目——国内个人合作建房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可操作性越来越强;目前,温州模式和深圳模式正成为较为成熟、且为其它省市效仿的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8.
当今中国的经济生活中,高房价现象无疑是最火热的话题,而近期的"温州个人合作建房"则犹如在高房价的油锅中倒进了一碗清水,激发起各方的不同观点猛烈碰撞.围绕"温州个人合作建房"发生的一切犹如水晶球一般,折射出了与中国房地产相关的太多问题和看点.  相似文献   

9.
从以个人名义直接拿地,到委托拿地或收购已建项目——国内个人合作建房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可操作性越来越强;目前,温州模式和深圳模式正成为较为成熟、且为其它省市效仿的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年底,原本就已热闹非常的房地产界又多了一个新的热点:北京一位普普通通的工程师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个人合作建房运动。一时间,风起云涌,“个人合作建房”成为2004年末2005年初中国房地产的一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11.
个人集资建房渐行渐远的背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集资建房是落后还是进步?围绕着这一话题有着诸多的争论。赞成的意见认为,个人合作建房是目前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一种细分或者补充,是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正常产物。尽管目前个人合作建房还没有成功的案例,但是如果有项目以较低的成本开发成功,其意义不仅在于提供了一种新的住房供给模式,更重要的是为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提供了一个参照,有利于我国房价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反对的意见大致认为,个人集资买地建房是目前房地产市场极度扭曲状态下的非正常化行为,它是一种少数人夹缝中的被迫行为,是不得已而出的下策。个人集资建房无论规模还是专业化水平都无法与高度发展的房地产专业机构相比。某种程度上,这种行为只能走向失败。  相似文献   

12.
王丽云 《新财经》2007,(5):100-101
北京合作建房组织虽历经了三年的努力,但拿地工作却依然广种无收在广州的合作建房者们开始在拿到的地块上建第一个合作建房项目时,以于凌罡为首的北京合作建房参与者们却再度失望了。他们虽历经了三年的努力,拿地工作却依然广种无收。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段时间,田永卫比较忙。1月19日,河南一律师事务所发起的河南广厦个人住宅建设合作社成立,同时公布了全国第一份用法律语言书写的合作建房章程——《河南广厦个人住宅建设合作社公约》。  相似文献   

14.
杨柳 《中国招标》2013,(15):40-44
一、个人合作建房的优势1.节约资金个人合作建房于合作者的最大好处是可以节约大量资金。在非营利的原则下,合作建房的操作模式,是参与合作的业主们共同出资购地,通过招标完成设计、建筑、监理、审计等与建房相关的各项工作,主要是节省了购买普通商品房时需要承担的四笔费用:一是开发商利润。由于合作盖楼项目是非营利的,因此不必支付开发商售楼时附带的利润部  相似文献   

15.
年前,集资见房在温州率先突破瓶颈,顺利拿到了土地。随后,温州房管局公开表态,认为集资建房“有一些做法是违规的,有些地方涉嫌欺诈”。一下子将人们心头升腾起的那点希望浇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最近,浙江省杭州自建房的发起者王涌宇的心情并不怎么样,接二连三的银行撤出导致自建房联盟无法筹集款项竞拍看中的土地。与此同时,首度拿地成功的温州自建房组织者赵智强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尴尬。此外,笔者发现,上海仍然有新的自建房联盟在发起组织。尽管各地自建房的发起者们都信心满满,但个人集资建房道路上似乎仍然四面楚歌。  相似文献   

17.
农民对“合作”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合作”的范围也不仅仅局限在农业生产、销售等环节,近年来.还拓展到了合作建房这个领域.尤其是在农村个别地区兴起的“生态房”建设热,开阔了农民的视野,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也让他们看到了生态房“冬暖夏凉”和合作建房“能项钱用”的好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合作经济》2007,(3):38-39
在房价一路高歌猛进的“涨”声中,国家数轮宏观调控并未收到预期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一股发端于民间的“自救”力量——住宅合作社开始跃跃欲试,这种建房方式与近年来开发商赚取暴利广遭诟病不同,个人集资合作建房不以赢利为目的,给很多中低收入群体家庭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19.
陈世伟 《特区经济》2007,226(11):173-174
目前个人合作建房这个话题已经由网上热议、民间探讨,正式走进了两会的会场。是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以来,不同利益阶层发出的影响面最广的截然相反声音。在住房建设现代化、专业化的今天,个人集资建房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这个话题吸引着各方的神经。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建房热潮,建房的户数增多,面积增加,速度加快,说明了农村的面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造成农村“建房热”这种现象有多种不同的原因,文章试从农民与城市居民两个角度,以浙江省嵊州市为例,探索推动农村“建房热”现象背后的各方心态。对农村“建房热”现象,人们应当既要看到其有利一面,又要正视其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以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