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资本论》当代阐释中,新辩证法学派援引黑格尔哲学将《资本论》阐释为一种“先验结构”,该路径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形而上学批判相左。秉持历史科学诉求,马克思在哲学与经济学的视差中进行《资本论》的理论建构,《资本论》整体因此呈现出“科学性”与“类先验性”的双重特征,这使得马克思的“科学逻辑”与黑格尔的“思辨逻辑”表现出立场上的差异与形式上的近似。可见,在《资本论》方法论阐释中,脱离历史唯物主义与去黑格尔主义两者皆不可取,我们需要站在马克思的理论立场上来考察“解释世界”的问题,继而从理论“旁观”视角切换至“行动”视角,以实现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旨趣。  相似文献   

2.
"对象性关系"、"实践"、"劳动"及"物质变换关系"是马克思分别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中提出的重要概念,它们也是解读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具有深刻的生态哲学意蕴。循着马克思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发展线索,一方面,可以挖掘和梳理马克思哲学理论体系中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揭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资本论》中生态哲学思想的内在逻辑关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全面把握,揭示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逻辑学从存在、本质再深入到理念阶段,形成一个辩证发展的认识过程,在思维的形式方面,为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提供了先进的方法论。"商品"作为资本论的逻辑起点,对应于逻辑学的开端即"存在"阶段的认识,整个认识过程是辩证法的具体运用,资本论体系是逻辑与经验一致的具体的真理认识。因此,黑格尔的逻辑学就是资本论的逻辑渊源。  相似文献   

4.
本体论以及马克思的“本体论承诺”问题,是研究马克思思想绕不开的难题.研究发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孕育了劳动本体论思想,并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定了劳动本体论思想.然而,在《资本论》的创作中,他开始了对劳动本体论的动摇.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决不是在本体意义上探讨的劳动,而只是在一般意义上展开了对劳动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资本论》中的本体只能是资本,只有把握这一点,才能透彻理解《资本论》,才能真正探明资本主义的本质与逻辑.  相似文献   

5.
2012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工程,柏林,共114卷,123本书)第二部分"《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第4卷第三册即将出版。这一册将包含马克思1863~1867年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即所谓《资本论》第三版)的最后一部分。对于编辑出版史以及以《资本论》为主体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而言,这都将是一件大事。顾名思义,这篇论文是为"《资本论》及其手稿再研究"课题而作,其主题就是马克思如何一步一步地从关注哲学、政治、国家和法律转向经济学,一步一步地从经济现象进入经济本质,从而走向《资本论》创作。因此,这篇论文实际上是对于《资本论》前史或萌芽时期和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演变心路历程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终其一生有三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剩余价值论,辩证方法及其政治经济学方法尤其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方法。《资本论》及其逻辑结构体系是政治经济学“六册计划”结构的具体化,是把辩证方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第—次尝试,旨在凸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辩证法的逻辑运动,并从总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中反映经济的社会形态的现实运动,由此而形成了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方法。国内外关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研究的新进展,其中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 II)即《资本论》及其准备稿和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的出版,以及《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翻译出版工作的启动,有助于推动《资本论》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和大众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谭晓婷 《江南论坛》2022,(12):48-52
“新辩证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克里斯多夫·约翰·阿瑟依据黑格尔逻辑学中的体系辩证法对《资本论》进行重建。总体来看,阿瑟的体系辩证法为马克思辩证法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然而,由于局限于思辨的逻辑学,体系辩证法的本质是一种脱离现实内容的“形式辩证法”,疏离了马克思辩证法之真正本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唯物辩证法,导致了其理论的非批判性。走出意识内在性的囹圄,马克思为辩证法确立了现实生活这一根基,在对资本主义体系的剖析中上升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原则高度,使得辩证法的批判性与革命性真正彰显。  相似文献   

8.
对经济思想学派或流派的分析,是马克思经济思想史观的重要内容。1845年对李斯特经济学的评论,是马克思对经济思想学派独立研究的开端。1847年的《哲学的贫困》对经济思想流派研究的基本问题和根本原则以及当时"宿命论学派"、"人道学派"和"无产阶级的理论家"等"各种学派"作了分析。《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在对巴师夏和凯里经济思想的比较分析中,对李嘉图和西斯蒙第之后经济思想分野的四种倾向和作为"例外"的庸俗经济学流派的基本特征作了阐述,对经济思想流派分野的"起源型"因素作了分析。《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按照剩余价值思想的历史发展,对经济思想的各种流派的基本脉络和嬗变作了系统分析。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对经济思想"起源型"中历史规定性和社会规定性作了阐述,对古典经济学向庸俗经济学转化的必然性、过程及特征作了分析。把握和理解马克思对经济思想流派的分析,利于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对《资本论》的研究需要"多学科"并举并用,但不能将《资本论》限制为历史事件本身或局限于诠释学的"显现"。"再现《资本论》"具有伟大的时代意义,但仍需注重工作内涵:正确的路径是立足"再现"的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既面向学科对象,又极富民族特征,从而提升到方法论建设的高度上来。在当代更加需要的不是"回到马克思",而是还原马克思的"工作本相",求取"今日的文本"与"马克思的文本"的精神实质的一致性。以此观之,《资本论》的辩证法是"实践态的",具有内在的三个认识维度:发生学工作逻辑、政治经济学批判和劳动二重性的学说原理。全部的工作重心聚焦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它最终以学科方法的规定完成了对《资本论》副标题"身份"的锁定。马克思作为"平凡人"的非凡工作,为思维学科提供了一种丰富的素材,同时也是对思维辩证法的另一种意义的注解。  相似文献   

10.
<正> 本书是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主办的关于《资本论》研究的资料和动态文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每年出版两集。主要刊载:国内未发表过的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经马克思恩格斯修订过的《资本论》各种版本的异文,马克思经济学手稿和笔记介绍,关于《资本论》的出版、翻译和传播的历史资料,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和教学的历史资料,我国各方面的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和个人的《资本论》学术活动报道,《资本论》学习辅助材料,国外学术动态,等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马克思对异化劳动这一重要概念的论述.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观点,并以批判的方式发展了这一观点——对"异化"和"对象化"作了至关重要的区分.他指出劳动不总是导致自我实现的发生,在异化条件下,自我实现并不发生.马克思将异化劳动区分为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深入分析了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2.
蔡继明教授所著《广义价值论》试图解决他所认为的劳动价值论中的"逻辑矛盾",以"完善"马克思的经济学体系。在该书中作者错误地将马克思的价值决定理论等同于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均衡价格论,曲解了马克思的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13.
《资本论》是马克思最为成熟的代表作之一,而解释学为《资本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一般解释学"无视《资本论》研究的"解释学处境",呈现出绝对主义倾向.在"哲学解释学"视角下,"语言" "间距""视域""解释学循环"和"经验"等成为《资本论》研究过程得以正常展开的基本条件.只有立足于社会实践,通过解释学方法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的结合,利于避免《资本论》的"哲学解释学"陷入主观主义困境,从而挖掘和发现《资本论》的不朽价值,推进中国特色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是消灭私有制,实现人的解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异化的各种历史现象。他指出以货币为交换中介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然而这种虚幻的共同体又是迈向自由人联合体的必经之路。马克思借助历史的视角,扬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分析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进步意义,同时批判了这种社会制度的历史局限性。这种辩证思维方法和历史分析视角对分析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价值形态理论是其劳动价值论区别于古典学派劳动价值论的根本特征之一,也是其货币理论的基础。马克思价值形态理论的形成,前后经历了萌芽期:《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写作,发展期:《政治经济学批判》写作,深化期:《剩余价值理论》研究,接近完成期:《资本论》研究和完成期四个阶段;凝结了马克思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奠定马克思《资本论》基础,贯穿了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科学地分析和论证马克思的价值形态理论的形成,有助于人们深刻认识和理解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精髓。  相似文献   

16.
刘鹏 《经济研究导刊》2011,(20):281-282
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黑格尔对辩证法作了重要的贡献,但他的辩证法是为论证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服务的。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将黑格尔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转变成了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把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改造为唯物主义辩证法,其改造过程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批判资产阶级的国民经济学开始,阐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着重论述了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思想,是马克思早期经济学理论和哲学思想的一次总结,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手稿》中的私有制和共产主义思想的梳理,试图揭示共产主义理论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对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一直存在误解,认为《资本论》已经包括了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全部,但事实上《资本论》中的危机理论仅仅是危机理论的部分要素形式。完整的马克思危机理论是一个从危机的"萌芽形式"到"世界市场危机"这样的体系。危机的要素形式分布在从抽象到具体的整个理论体系矛盾发展的一系列环节上,在这个体系最为具体的层面,对危机的要素形式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进行总体概括,危机理论才最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本文从马克思经济学"六册结构"的视野对马克思危机理论的方法、结构、内容、体系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9.
从黑格尔哲学来认识生产力概念的逻辑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理论是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以辩证法思想为方法论而对人类社会所进行的具体认识。从理论渊源来看,黑格尔哲学有助于人们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产力"作为唯物史观理论的逻辑起点,对应的是逻辑学中的"存在"。黑格尔关于"存在"的认识运动,启发了马克思从生产力开始深入而系统地阐述人类历史和社会。  相似文献   

20.
1868年国际工人协会布鲁塞尔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马克思《资本论》的决议案距今150多年了,但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资本论》始终发挥着巨大影响力.目前,马克思《资本论》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取得了诸多进展,但仍需深化和改进.尤其是应熟悉马克思推荐读《资本论》之前的两本入门书——《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应力戒当年恩格斯对高校经济学教学批评的现象;应重视列宁对研究马克思和阅读《资本论》的建议;应避免对马克思恩格斯贸易理论的方向有所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