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沈阳铁路枢纽客运量的增长,客运站能力已经不能适应远期规划年度需求,需要择址新建枢纽第四客运站。在阐述沈阳铁路枢纽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沈阳铁路枢纽规划布局,针对其客运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沈阳铁路枢纽客运站作业分工及能力适应性,提出沈阳铁路枢纽规划第四客运站建设时机及站位方案,最后结合沈阳铁路枢纽特点,探讨第四客运站形成后沈阳铁路枢纽客运站的能力适应性,为类似铁路枢纽规划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概述呼和浩特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及客流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呼和浩特铁路枢纽旅客列车开行方案,根据研究年度(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枢纽客运站作业量预测,针对枢纽内顺列布置2个大型客运站的车站分工设计,对枢纽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与车站规模进行适应性分析。通过细化枢纽内各站分工,完善枢纽旅客列车开行方案,验证了枢纽内各客运站、各车场的设计规模,得出呼和浩特铁路枢纽各站分工合理,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与车站设计规模匹配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京沈客运专线引入沈阳铁路枢纽后,对该枢纽各条线路径路分工、各主要客运站分工等均有较大影响。通过阐述沈阳铁路枢纽客运专线、客运站概况,预测研究年度客运作业量,分析区间能力适应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沿环城高速公路设西南环线(方案Ⅰ)和沿既有线设西南环线(方案Ⅱ)2个方案,经综合分析比选,推荐方案Ⅰ,并对方案Ⅰ的适应性进行分析论证。研究表明,方案Ⅰ优化了沈阳铁路枢纽的客运站作业分工,提高了铁路枢纽运输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对于快速发展后续项目设计及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沈阳铁路枢纽客运站能力配置,实现枢纽多个客运站能力均衡利用,在阐述沈阳铁路枢纽客运站能力配置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沈阳铁路枢纽客运站能力配置存在问题,结合沈阳铁路枢纽客运站运力均衡配置调整原则、影响因素,分阶段提出2019年一季度、二季度和三季度能力配置调整方案,最后探讨相关对策,即:实施相关配套改造项目、加强市政配套建设、合理调整站段管理机构等优化沈阳铁路枢纽客运站能力配置的措施和建议,为铁路枢纽客运站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根据兰州铁路枢纽现状和路网构成,随着兰渝线、兰新第二双线、宝兰客运专线的引入,既有枢纽格局和设备已无法满足客货运量增长的需要。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兰州铁路枢纽改扩建方案,根据客运站和编组站站址比选,以及枢纽改扩建方案的综合分析,最终推荐兰州西设客运站,沙井驿设编组站,枢纽东西端衔接线路客货疏解后分别引入客运站、编组站的兰州铁路枢纽改扩建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鄂尔多斯铁路枢纽建设,提高鄂尔多斯与外界联系通道的运输能力,完善铁路枢纽内客运系统布局,基于鄂尔多斯铁路枢纽现状分析,结合城市现状规划和枢纽客运预测,从铁路枢纽内线路走向、铁路枢纽内客运站布局、枢纽内高速铁路车站选址3个方面,对鄂尔多斯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方案进行研究。经综合比选分析,分别采用沿既有铁路通道的中线引入方案、高速铁路"两站"格局方案及新设东胜北站。在此基础上,提出鄂尔多斯铁路枢纽内客运站建设方案,不断提高鄂尔多斯与外界联系通道的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7.
新建高速铁路引入既有铁路枢纽,客运站如何合理布局及分工,成为修建高速铁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阐述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北京铁路枢纽既有概况的基础上,结合铁路枢纽规划概况,以及枢纽客运量预测及车流特点,提出北京铁路枢纽客运站布局调整的思路。北京铁路枢纽作为我国铁路网最大的铁路枢纽之一,衔接多条高速铁路,通过采用分方向把口引入的原则,综合分析枢纽内各铁路的点线能力和主要客运站之间的通路条件,提出北京枢纽新建客运站与既有客运站的分工方案,为新建铁路引入铁路枢纽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天津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京津城际铁路、津秦客运专线、京沪高速铁路已经或即将引入天津铁路枢纽,结合天津市城市有关规划,对天津铁路枢纽客运布局进行了调整。根据京沪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津秦客运专线的推荐引入方案,阐述了天津枢纽的客运站总布局和客运站分工,以及从各方案的设计研究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变化,以及新一轮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需要,应加强对西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优化研究。概述西安铁路枢纽现有、在建及规划的客运站及衔接铁路现状,结合西安铁路枢纽实际,通过方案比选确定新建新西安南站方案和西安东站方案,提出西安铁路枢纽内客运站将形成以西安北站、西安站、新西安南站、西安东(纺织城)站为主要客运站,阿房宫为辅助客运站的"四主一辅"客运格局。该布局方案可以同时满足铁路网及城市发展需要,有利于提升西安枢纽在全国铁路网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南宁铁路枢纽客运站布局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铁路枢纽客运站布局基本模式及其布局和选址的基本原则,分别建立了集中模式和分散模式的客运站布局优化模型。根据南宁铁路枢纽现状及规划,确定南宁铁路枢纽客运站布局模式;应用分散模式布局模型,对南宁铁路枢纽客运站布局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铁路客运专线的旅客行李运输方案,在对旅客问卷的归纳汇总和调研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旅客行李的运输需求进行了预测,并以长春客车厂动车组为例,对旅客携带行李的运输方案和旅客托运行李的运输方案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动车组的行李存放区设置能满足旅客携带行李运输的需要,而旅客托运行李的运输组织推荐开行行包专列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为区分铁路对旅客和非旅客人员伤亡所承担的责任,对无票进站乘车、车票丢失、车票未经检票剪口、持站台票进站上车、免费乘车等各种不同情况,分别按各自适用的法律尤其是法律规定的要件具体分析,据此对事实旅客进行界定,以认定铁路对旅客的保险及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3.
铁路旅客列车的多次提速,对加强客运组织,确保乘降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车站影响旅客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提出适当延长旅客列车停站时间;线路维修与站台改造同步进行;提高业务水平和设备质量;加宽站台及延长雨棚;加大对中小车站的投入等改善旅客乘降条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浅析客运站外上客治理难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路客运业得到飞速发展,客运市场秩序逐渐规范。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客运站外上客就是较为典型的一个问题,这个看似简单的市场现象已经成为困扰全国多数运管部门的顽疾,而它所表现出的影响性和普遍性又决定了必须对其予以根治的必要性。为此,笔者对客运站外上客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找出有效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根据现有铁路客运站旅客引导标识还未形成标准化、系列化的现状,论述建立客运站旅客引导标识系统的必要性和意义,分析旅客引导标识系统的组成要素,提出旅客引导标识的种类及设置原则。  相似文献   

16.
石家庄—太原铁路客运专线建成后,将引起石太地区客运结构的较大改变。根据对石太客运通道沿线地区的客流情况调查,对该通道客流的职业、收入、出行目的等社会经济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旅客在选择出行方式时,对经济性、快速性、方便性、安全性等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7.
开好临客提升铁路春运工作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临客的开行质量是提升铁路春运服务水平的关键之一。2004年春运,南昌铁路局通过全面整治临客车辆设备、严格控制临客超员率、营造良好旅行环境、优化客运组织、合理安排运能,达到了“临客不临”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应以旅客需求为导向,借助客运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完善高速铁路客运服务,满足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以马斯洛需求理论为基础,针对高速铁路旅客需求和感知建立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运用灰色关联度-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对成都东站、重庆西站,以及G2885和G2890次列车高速铁路旅客进行现场调研,基于调研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结果表明,高速铁路列车服务质量总体高于车站服务质量;相比于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的基本需求和物质需求,提升服务等级和注重精神尊重是提升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努力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9.
运用基于客流性质的铁路客流预测方法对银川—宁东铁路运营初期(2016年)、近期(2023年)和远期(2038年)客流情况进行预测。采用四阶段法对不同性质客流进行生成预测、分布预测和不同交通方式分担预测,通过各种性质客流的叠加,进行总体客流分析,得到研究区域全天客流变化和高峰情况,以及有关客流预测的主要指标。基于客流性质的铁路客流预测方法在客流性质区分明显的情况下,能够具有较好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20.
分析铁路客运专线行包业务的开展条件,针对其特点根据有无行李存放区和有无行李保管员提出3种不同的行李运输组织方案。通过分析各方案的优缺点,结合长、短途列车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案。并且对铁路客运专线开展小件快递物品的运输组织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