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不懂的业务全部包出去,我们只作我们熟悉的!”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一时的管理思潮。1989年,彼德·德鲁克注意到了这种趋势,指出“任何企业中仅做后台支持而不创造营业额的工作都应该外包出去,任何不提供向高级发展机会的活动与业务也应该采取外包形式”。“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是现代企业运作的一条金科玉律,而通过人力资源外包,借用外部资源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就成为企业在竞争日益剧烈的市场环境下谋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人力资源外包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应势而生。人力资源外包是企业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而将一些较为繁琐且程序性很强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外包给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机构进行操作。从人力资源外包的发展趋势看,其业务已经渗透到企业内部的所有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包括人力资源策略、制度设计与创新、流程整合、员工满意度调查、薪酬和福利管理、绩效管理、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管理、劳动争议调理等方面,是企业降低人力资源投资风险、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新型选择。  相似文献   

2.
所谓“细节化管理”,就是企业在实现生产、营销、财务、研发、人力资源等职能的过程中普遍适用微观、系统的观念和方法,以最低要素水平实现最大经营效果的管理过程。“细节化管理”历来都被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所重视。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先生,有一次参加餐会,和大家一样点了最有名最好吃的“神户牛排”,其他人都吃得津津有味并吃得干干净净,唯独松下先生没有吃完。  相似文献   

3.
当前,企业老总和人力资源经理们在一起,谈论得最多的就是绩效管理。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领域由微观导向转向宏观或者战略的导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组织绩效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也有许多实证研究。但是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尚有不足,企业在通过系统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来提升企业经营绩效方面仍然面临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企业管理中的“木桶理论”,指的是企业能力的整体水平取决于企业各项具体能力中最弱的一项,就像一只木桶,装水的容量最多只能达到所有挡板中最短挡板的高度。“木桶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发现与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木桶的各块挡板代表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与职位设计、人员的招募甑选和雇佣、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企业文化等各方面内容与能力。企业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水平,只有不断地发现并弥补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短板。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观念也被众多企业所认同,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企业文化的作用在企业管理中也日益彰显,  相似文献   

7.
彼得·德鲁克教授说:“所谓企业管理,最终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代名词。”随着人类社会劳动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技术等一系列外部因素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现在企业把人力资源看作是重要的“资本”和宝贵“资源”。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成本,即人力成本。企业通过认识人力资源成本的发生过程,有效控制人力资源成本,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扁平化”管理新机制催生了新型“管理链”。组织结构的变化使新型的管理链实现了现有管理资源的重新“整合”。经过“整合”,首先使基层管理者的创新力、管理能力和管理才能实现有效“激活”。企业人力资源的“整合激励”就是通过协同调控组织成员的目标和行为倾向,使他们自觉地把自己的人力潜能调动起来,并最大程度地转化为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作为管理层的干部适合才是最好的,而考评其“适合度”的关键就是职工的“满意度”。国有大型企业中,打造“灰领”人才是企业发展竞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源管理由职能层上移为战略层,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也是企业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然而在管理实践中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却常作为同一组织的两方面存在着,出现了“战略在天上飘,人力资源管理在地上爬”的现象,如何解决此问题,使人力资源管理真正成为企业的战略伙伴,从而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由管理内容、管理形式、管理制度等所形成的管理理念和被管理的具体人、事、物、组织等构成了企业文化,形成了一种企业精神,而这一切都是人去组织和落实的。随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管理理念系统的形成,人作为生产力第一大要素已排名在各大资源之首,人力资源管理逐步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只有以“人”为核心,视人为“资本”,把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持续构筑人力资源竞争力,企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2.
赵曙明 《人力资源》2005,(10):26-29
作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工具,人力资源管理在新经济时代面临着诸如经济全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和人口城市化以及企业管理广泛变革等方面的挑战,从而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化、全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引发了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新问题。本刊特别邀请知名专家赵曙明教授以“挑战篇”、“趋势篇”和“应对篇”系统地讨论在新经济时代里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给人力资源管理者提供一个鸟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第一、尽快导入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判断一个成功人力资源管理的标准,其一,把人力资源管理融入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部门和过程。把人力资源管理看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完整的体系,既关注组织人力资源的管理,也关注佣体人力资源管理;其二,真正把人力作为“资源”和“资本”来看待、研究、经营;  相似文献   

14.
人本管理就是基于科学的人性观基础上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是煤炭企业的第一资源,煤炭企业要从强调重视对物的管理向对人的管理转变,企业的决策者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人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把人的管理从简单的人事管理上升到现代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而是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管理中的生产、营销、财务等管理一样,是基本的管理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白领阶层的比重增多,经济全球化与竞争的强化,企业对员工工作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依赖越来越重,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与实践以及管理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已是举足轻重了。经济学家将人力资源称为第一资源。美国知名管理学者托马斯·彼得斯说:“企业或事业唯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6.
范瑶 《人力资源》2004,(12):42-45
自从人力资源管理在东方巾国拉开蓝色大幕,业界便涌动起对人力资源内涵的各种看法。偏重于方法论研究的著名学者赵曙明教授是国内第一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博士。他试图——“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此观点只是一种意义不大的修辞。人力资源部门的产出大多是间接的软性效益。你想要实在的权力吗?请先对自身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中国企业的管理多是运动式的,以“燃烧员工激情”为主要方式。人力资源从业者的眼光要从高层次回落到方法与实践中来。  相似文献   

17.
美国通用电气CEO韦尔奇有一个经营的最高原则:“管理得少”就是“管理得好”,或者反过来说也一样:“管理得好”就是“管理得少”。  相似文献   

18.
改进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了完成企业管理工作和总体目标,影响员工的行为、态度和绩效的各种企业管理政策、实践及制度安排。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具体包括从员工进入本组织、管理组织内员工关系到员工中止服务为止的一系列管理系统。通过这一系列管理活动,人力资源管理期望达成以下目标:雇主从人力资源生产潜力的充分发挥中获得最大可能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入世,将使国内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接受机遇与挑战的双重洗礼。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而企业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管理竞争。因此,作为企业管理情况“晴雨表”的班组管理在入世后就显得更为重要。凸现“兵头将尾”功能、提升班组管理水平是新形势下以人为本,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是开发企业活力源泉,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需要;也是入世后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张馨 《企业世界》2005,(8):26-27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管理理念也发生着革命性的转变.传统工业时代以“事”为中心的人事管理模式.逐渐被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所取代,企业管理逐步迈人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现代管理时代。人们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本质的认识,也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