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足够的能源供应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952~2004年中国能源强度值在经历了长期而波动的高值状态后,从1977年开始逐年下降,能源强度值在1991年降至0.30tce/103yuan水平以下,到2004年仅为0.16tce/103yuan.作者分析了影响中国能源消费总量、GDP、能源强度值变化的因素,通过对各产业能源强度、中外能源强度、中外能源消费结构、中外产业结构对比,揭示了第二产业能源强度值过高及其过半的产业比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都是中国能源强度值过高的根本原因.但是通过对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发现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强度要强于第三产业.因此,作者指出,在以经济目标为首要任务的现阶段,解决能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应放在第二产业能源强度值的降低,以及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适当转移.  相似文献   

2.
宋亮 《生产力研究》2012,(6):160-162
我国经济的"增长奇迹"为世界各国所瞩目,然而能源供需问题却越来越突出。文章从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费结构与能耗强度入手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能源消费的降低已经没有太大作用。今后应当注重提高各产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尤其是第二产业的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但在如何实现低碳发展问题上各国有不同的路径。从国际来看,碳排放强度与能源强度、石油消费结构、煤炭消费结构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从国内来看,中国的碳排放强度与能源强度和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对河北省碳强度的贡献,采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分别基于产业和能源构建碳强度的因素分解模型,并分别对2000—2012年河北省总体碳强度、第一产业碳强度、第二产业碳强度、第三产业碳强度等的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河北省总体碳强度和产业碳强度基本上在逐年下降;产业能耗强度对总体碳强度和产业碳强度的抑制效应较显著;结构因子的贡献方向并不稳定,其中产业结构对总体碳强度呈现微弱抑制作用的迹象,产业能耗结构对第一产业碳强度的抑制效应逐渐突显,对第二产业碳强度逐渐表现出微弱的抑制作用,对第三产业碳强度的推动效应较显著;结构因子对河北省碳强度的贡献潜力较大,应优化结构才能进一步降低河北省碳强度。  相似文献   

5.
高永娟 《时代经贸》2011,(24):129-129
本文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出发,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研究表明,能源消费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生产值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从长期均衡来看,能源消费对中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生产值的增长具有一定的同向拉动作用,通过这些分析结论,也为我们提供了从产业发展角度解决能源供求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郝传波  李修彩 《经济论坛》2013,(12):64-67,77
通过对黑龙江省1992~2011年20年间的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探寻了两者的相互作用规律,得出了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多元回归关系式.据对该回归关系的参数统计表明,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回归关系是显著的.研究也表明,单位数量的原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天然气和水电,再次是原煤.  相似文献   

7.
以1994—2007年我国第二产业的采掘、制造、电力和建筑业四大行业的能源消费强度的数据,运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将我国第二产业能源消费总强度分解为效率因素和结构因素两大因素,并分别研究了煤、石油、电力3种能源消费强度的2因素分解贡献值比较,和4行业间的效率因素和结构因素的贡献份额比较,给出了降低第二产业四大行业能源强度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为世界工厂。但是你知道吗?中国的经济增长中,贡献最多的已经不是制造产业;现在,经济学家们开始预期,它可能将永远不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支柱了。在1997年到2002年间,中国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对国内生产总值(G D P)增长的贡献,平均每年比第二产业(主要是制造业)多1100亿元。结论来自于国家统计局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修正的历史数据。这个数据显示1993年至2004年中国G D P增长率比原来统计的平均提高了0.5%。不仅如此,根据本次调整后的数据,中国第二产业的增幅总是大于第三产业增幅的认识必须扭转过…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21,(1)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别对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四个阶段,各行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同阶段、不同行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联程度差异显著。其中工业、建筑业等第二产业能耗较高,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能耗较低且经济贡献率高。基于对山西不同阶段、不同行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结论,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余翔 《经济评论》2007,148(6):66-72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令人堪忧的中国能源情势已经给中国的经济安全亮起了红灯。今天,中国的能源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总量问题,也不再是能源产业自身发展和产业内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对于身处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能源消费应该从结构和总量两个方面着手。鉴于此,基于2005年全国经济普查前后的统计数据,对中国三次产业能源消费结构以及中长期内影响中国整体能源消费状况的主要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消费结构中,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弹性实际上是三次产业中最低的,而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弹性却是最高的;总量分析的结果表明目前中国能源使用和消费体制正在逐渐向良性方向转变,正确的能源战略完全有可能保障工业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Laspeyres指数及其分解模型,对中国能源消耗强度进行分解,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80年以来,中国能源使用效率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能源消耗强度仍然有很大的下降空间。中国能源消耗强度下降主要是各产业能源使用效率提高的结果,相对于效率份额,结构份额对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也少得多,除了少数年份外,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降低能源消耗强度的作用是负面的。  相似文献   

12.
产业能源消费与产业发展的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能源消费在三次产业的分布与三次产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笔者利用协整理论,检验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费与产业发展的协整和因果关系,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费弹性是不同的,GDP是能源消费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新疆电力与GDP以及三次产业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新疆电力与经济的Granger因果关系是从GDP到装机容量和用电量的单向因果关系.从长期均衡看,GDP每增加1%,用电量增长1.1136%,装机容量增长0.9525%,经济增长对电力有效利用的促进作用显著.第一、二、三产业都是从产业增加值到用电量的单向因果关系.从长期均衡来看,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用电量分别增长1.4215%、1.0887%和0.9533%.基于电力与经济的关系,新疆应做好电力规划,避免电力工业的产能过剩,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能耗,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能源汽车是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代表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就是国家的相关扶持政策。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发达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技术高度重视,从汽车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的战略出发,颁布了优惠的政策措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在政府支持下开局、破局和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笔者以陕西省的能源消费为个案,研究其1999年~2009年间能源消费的增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强度效应是抑制陕西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主导力量,结构效应的影响作用未见显现;就行业的情况而言,总效应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工业部门;第三产业中出其他产业在分析中占据第二影响力的位置,但其影响作用的发挥较之工业部门弱得多.  相似文献   

16.
应用能值分析方法,以湖南省2011年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和产出数据为依据,在计算系统所消耗的不可更新环境资源、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的能值-货币价值基础上,对系统的能值绿色GDP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经过调整后研究年度湖南省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绿色GDP为1953.48亿元,占传统GDP(2768.03亿元)的比重为70.6%。说明该生态系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仍然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每10年翻一番。然而,从总体上说,如此辉煌成就的取得依赖于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单位GDP能耗和主要能耗均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平均水平,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CO2排放国,呈现出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特征。为此,我国必须发展低碳经济,搞好生态经济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要提高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能源的利用效率,努力降低CO2排放量;二是要进一步开发清洁能源,以实现能源结构调整;三是要发挥财政和金融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四是要树立低碳经济意识,努力实现人们能源消费方式和生活消费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新疆能源消费、总人口与经济总值的关系,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能源消费构成变化,能源消耗率变化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新疆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并从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模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发展能源加工业、能源工业发展战略等方面提出了新疆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黄芳  江可申 《技术经济》2013,(3):100-104
依据IPCC中的碳排放系数和不变价GDP计算了1978—2010年中国的碳强度,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与碳强度的动态变化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碳强度与煤炭消费比重以及第三产业比重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煤炭消费比重对碳强度的贡献度较大,并具有持久的冲击作用;第三产业比重与碳强度负相关,短期内其影响稍弱。因此,降低煤炭消费比率和增加第三产业比重有利于降低碳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