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人民币汇率高估,既有改革前追求工业化目标的因素,又受国内经济改革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错位的经济增长效应不存在;经济增长变动对人民币汇率错位变动的效应存在。只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就能避免汇率严重错位。  相似文献   

2.
曾琳 《新经济》2014,(14):23-24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离不开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净出口”,因此分析人民币汇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分析了汇率的历史波动原因,同时探讨了汇率波动会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提出应对汇率波动对经济产生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自1994年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不变,相对于我国经济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外汇储备大幅增长的现实,这种汇率稳定的状况未能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质,汇率低估问题成为目前理论界争论的一个焦点。尽管汇率低估有利于扩大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但长期实施固定汇率制导致的汇率低估,也会加剧我国经济结构的畸形发展,破坏产业结构的协调性,使消费需求的增长受到限制,最终影响到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逐步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使汇率制度适应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加快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一、对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再…  相似文献   

4.
邱宝祯 《发展研究》2011,(10):86-87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较快增长和贸易顺差的超预期增长推动人民币汇率一路走强。本文将就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分析其对我国进出口产生哪些影响,升值对解决世界贸易失衡的作用到底有多大作出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必然伴随着汇率升值有其自身成立的前提条件。从汇率的决定基础和影响汇率变化的长期因素采考察,都能证明其正确性,从速一规律出发对我国人民币升值有重大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陆桥视野》2007,(3):28-29
新年伊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再创汇率改革纪录。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经济学家樊纲认为,我国当前的外汇政策是适当的,符合中国经济平稳持续增长的需要。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呈小步升值的趋势对中国经济发展是有益的。与此同时,联合国经济报告认为,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将减缓,但认为中国经济2006年经济增长10.5%,起到了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那么,在人民币升值的光环下,2007年中国经济的走向又将如何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李金玲 《时代经贸》2007,5(10X):190-191
汇率制度是一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汇率制度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之一。本文将论述现行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讨论该机制的特点,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利、弊及其原因。最后,本文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汇率波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实际有效汇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币汇率浮动管理制的进一步推行,分析汇率的波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17个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数据,得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经济增长效应呈现显著的滞后影响,但其当期效应并不显著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通过影响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和原始货币供应量三个途径,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普遍存在着抑制效应;但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其中东部地区最大,西部地区最小;这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对于缩小近年来不断拉大的地区经济增长差距具有积极作用。虽然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是现阶段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人民币汇率政策依然应该将实现内外均衡作为自己的核心目标,以避免目标多样化而弱化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近几年来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增长与人民币汇率有必然的联系,本文选取人民币兑美元的逐月中间汇率作为人民币汇率,运用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等检验方法对外汇储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而且存在外汇储备对汇率的单向因果关系。外汇储备的增长会导致人民币汇率下调,从而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我国应该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放松政府对汇率的管制,创新国家队外汇储备的管理方式,从而抑制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笔者利用2002年~2008年的月度数据分析了我国汇率与货币替代的关系, Chow检验发现2005年汇改前后货币替代发生了结构变化.含虚拟变量的局部调整模型表明实际有效汇率对货币替代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2005年6月以前,实际有效汇率与货币替代正相关,我国经济增长不会影响货币替代;2005年7月汇改以后,实际有效汇率与货币替代负相关,且经济增长会影响我国的货币替代.  相似文献   

12.
汇率制度是随着一国的经济发展而调整的,作为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国家的我国的情况也不例外。在经济增长如此迅猛的今天,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对我的汇率制度进行一次改革。本文从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入手,分析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相似文献   

13.
段建荣 《时代经贸》2007,5(1X):127-128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至2006年8月初,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5%。中国人民银行的这一决定标志着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和经济增长战略调整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汇率制度改革增加了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同时又给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从而保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及其所在的分析,结合经济运行的效率,分析目前我国应采取的最优汇率政策,以及该最优汇率政策所应具有的特点,最后得出关于我国最优汇率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汇率是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之间的相对价格,人民币升值会引导更多资源流向非贸易品部门,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有利于改善我国目前相对失衡的经济结构,缓解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的现象。本文从巴拉萨-萨缪尔森命题出发,探讨汇率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和渠道,然后基于我国1997—2010年的季度数据,运用VAR模型、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方法,对实际有效汇率和第二、三产业比重,外商直接投资额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显著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低估加剧了我国经济的内外失衡。因此,需要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人民币汇率在调整产业结构、纠正内外失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汇率调整、经济结构转型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两国模型,对我国实际数据进行模拟分析发现在当前人民币浮动区间扩大、人民币汇率重归升值通道的政策背景之下,需要调整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更多地依靠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同时,提高出口产品的经济价值和价格,改善外贸增长方式。人民币升值的步调只有与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步调相一致,才能提升通过人民币汇率调整来实现外部均衡政策的效果,同时避免贸易部门急剧萎缩对经济增长步伐的拖累。  相似文献   

16.
在构建利率与汇率联动协调的理论分析框架基础上,本文利用MCI指数,基于2008年1季度至2015年2季度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利率与汇率在协调过程中表现出的基本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利率与汇率在调整中遵循了一定的规则,利率会随通胀率偏差进行同向调整,而随经济增长率偏差进行反向调整,在促进物价稳定目标实现的同时,又加剧了经济增长的波动性;汇率会随经济增长率偏差和通胀率偏差进行反向调整,从而有助于经济增长速度和物价水平向目标值恢复.但是,单纯依靠利率或汇率的适应性调整来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存在显著的局限性,只有借助于利率与汇率的联动协调,才能纠正利率调整给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弥补汇率调整对物价稳定目标影响力偏弱的缺陷,从而显著增强两大价格工具调节的整体效果.此外,在政策搭配过程中,应通过汇率调整来应对经济增长的下滑,用利率变动来应对物价波动,这样才更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试论外汇体制改革对我国经济的正负面作用胡玮在这次经济体制改革中,汇率并轨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的汇率制度已改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即把官定汇率与外汇调剂中心汇率合并为统一汇率。这对于改善汇率制度是一重大举措,对于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汇率低估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目前实行的固定汇率制度使汇率水平未能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质, 长期实施固定汇率制导致的汇率低估, 加剧了我国经济结构的畸形发展, 破坏了产业结构的协调性, 抑制了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 最终影响到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要完成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有序调整, 必须使汇率水平向均衡汇率水平靠拢, 逐步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使汇率制度适应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我国经济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区制转移特点,对外经济也呈现阶梯式增长,因此我国可采用有管理的离散浮动汇率制度。该制度是针对传统的连续浮动汇率而言的。与基于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连续浮动汇率制度相比,离散浮动则依据时间变化和政策需要进行调整。短期内,在狭窄的置信区间内发挥市场供给和需求的作用,汇率水平主要由市场决定,政府对外汇市场进行微调;长期内,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当宏观经济环境发生本质性改变的情况下,对汇率水平进行离散式调整,使汇率跳跃至新的汇率水平,以满足经济指标回归到市场均衡的需要,使汇率进入新的波动通道。  相似文献   

20.
赵刚  曹阳 《经济管理》2007,(7):12-16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东亚国家采取了经济开放政策,FDI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其中日本对东亚国家的FDI资金规模庞大,并在推动国家间产业分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对东亚国家的FDI以1997、1998年的金融危机为分水岭经历了两个阶段,前期以日元升值为契机,日本增加了对各国的FDI数量;后期随着各国的汇率波动显著增大,日本的FDI大幅度减少。本文分析了日元汇率趋势性变化和短期波动对FDI的影响。在回顾相关理论、实证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面板数据模型,揭示日元汇率变化与其对东亚国家直接投资的关系。结合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人民币汇率升值、波动性增加对涉外经济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