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国内重要的工业城市和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天津实施“制造业立市”发展战略,推进12条重点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大量高层次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与职业教育共同实施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是有效路径。通过对96家高端装备制造类企业开展机械类专业硕士人才需求问卷调研,分析产业需求导向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提出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的建议举措。  相似文献   

2.
“双高计划”旨在打造一批高水平的职业院校和专业群,以引领职业教育发展,满足服务行业发展需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然之路,促进高职教育发展,提升高职院校竞争力,需要积极构建和创新协同育人机制。文章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查、归纳分析等方法展开调研,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创新与构建提出通过办学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现校企间协同育人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积极构建职业本科教育产教融合监测评价体系。文章通过将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的职业大学、企业、政府及职业本科学生作为利益核心主体,围绕职业大学在开展产教融合的规划、组织、实施和效果四个方面,并结合上述四方利益主体的不同利益需求和责任进行分析,梳理出职业本科教育产教融合利益相关者图谱,以此构建产教融合绩效评价体系,通过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职业本科教育产教融合绩效评价体系计算模型,以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在实施产教融合的相关数据为案例进行模型计算,根据结果进行讨论及提出相关性建议。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一套科学、可具有操作性的职业本科教育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方法,丰富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绩效评价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4.
产教融合是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重要任务。德国的双元制大学在产教融合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将职业教育中的"双元制"理念引入高等教育领域,让企业实践与学校教学交替进行,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共同育人,能取得令人满意的良好成效。研究并学习德国双元制大学的育人理念和保障措施,对我国高校推进产教融合、完成国家提交的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赵德荣 《中国招标》2022,(12):151-152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社会对于建筑专业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基于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是培养建筑人才的必由之路。通过产教融合将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积极的职业精神与高素质的工程造价人才。本文基于产教融合背景探索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党和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随之全国各地不断推广产教融合模式,“职教园区”“大学城”等职业教育模式加速兴起,职业教育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本文以齐齐哈尔市打造职业教育新区为例,全方位分析职业教育集约化、集团化发展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为实现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互促双赢、良性发展提供借鉴指引。  相似文献   

7.
随着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颁布实施,以及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的召开,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方向,职业教育从国家层面被放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定位工学结合,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迫在眉睫。文章针对职业教育酒店管理方向理实一体化实践教授学生的现状,从酒店行业对员工服务及操作的标准SOP出发,探索二者对接的必要性及优劣。  相似文献   

8.
<正>一、前言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随着5G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直播电商等新模式的产生,电商产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电商企业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如何更好、更快适应电商行业的发展变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转变传统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系统分析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作为在新工科背景下演化出的一种新的培养人才的模式,其原则、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是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通过分析产教融合的原则和目前在学校、企业、政府三个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学校应建设好产教融合的配套措施、政府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应主动担当社会责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现实路径,也是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和区域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文章以常州市为例,通过调研产教融合示范企业及职业院校,从产业端和职业教育端明晰产教融合发展现状;理清地方政府、职业院校、企业三方的产教融合困境;建立政府、学校和企业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的三螺旋模型;形成以政府为主导、职业院校为主体、企业为主动的产教融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职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以产教融合为中心,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产教融合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十多年时间,其概念是指导产业与高职教育形成融合发展。但从当前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进行分析,还没有明确的实施策略。因此,需要针对产教融合形式以及深度融合策略进行分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侧重对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特点。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加紧迫,职业教育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而产教融合作为培养产业人才的重要一环,逐渐成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全国两会期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不少代表委员热议的关键词。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更是7次提到“产教融合”,指出在职业教育工作中,要“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  相似文献   

13.
<正>如何解决技能人才供需“两张皮”、深化“产教融合”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边是制造业“用工荒”,一边是职业院校毕业生“难就业”“更难就好业”。如何解决技能人才供需“两张皮”、深化“产教融合”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围绕深化“产教融合”面临的诸多挑战,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加速演进,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对新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推进“产教、专创”双融合,打造基于“专业+创新创业+产业”的育人模式,是培养新商科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文章认为基于“产教、专创”双融合的新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深化课程及教学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5.
毋丽丽 《魅力中国》2014,(17):165-165
职业教育要创新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质就是职业学校的内涵建设。只有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才能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  相似文献   

17.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大背景下,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与高等院校知识流动机制,提升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实践操作能力、高职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双向知识交流合作已成为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文章通过分析高职与企业人才双向流动的现状及表现形式,提出高职教师与企业人才双向知识流动进行深度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面对数字化生态的新现状及政府引导扶持的空前力度,数字产业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关键时期,数字出版技术技能型人才在需求增速提升的同时,其培养机制亦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基于”三螺旋”理论,分析了 “产学政融合”培养模式对比传统产教融合模式的特点与优势,并提出了对应的实施策略与路径,为我国数字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9.
李昀 《改革与开放》2021,(22):39-43,49
产教融合既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转型的现实路径,也是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产业学院作为两者的载体,是实现协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文章梳理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现实发展逻辑,并以福建省Q高校产业学院为例,阐述其办学定位、组织架构、资源平台搭建、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具体内容,为深化现代产业学院的产教融合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运用扎根理论,探究产教融合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生态系统的动态稳定受主体系统和环境系统影响.主体系统是产教融合生态群落的隐喻,包括学生、企业、学校与政府四大生态因子,其中学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生态位.环境系统是产教融合生态环境的隐喻,包括市场、地域、技术和文化四大环境因子.提出通过厘清顶层设计思路、提升校企参与意愿、构建双赢服务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式来为系统运行提供保障.研究成果为产教融合提质培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