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针对近年来随着GDP的增长减缓,农民收入增长呈现一路下滑趋势,且农民收入增长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人均GDP降幅的现象,主要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农民收入的构成及其来源的变化,指出农民收入中的非农收入构成了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并从博弈论的角度探讨了农民收入中来自于农业的收入增幅缓慢的原因。同时指出城乡就业壁垒阻碍农民牧人中来自非农收入的增加,二者共同构成了农民收入增长减缓的原因,最后分别针对农民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的增加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变化具有很强的阶段性特征.对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的实证研究发现,家庭经营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对农民收入增加贡献最大,工资性收入的比重逐步增加.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来看,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及其对农民收入增加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增加工资性收入是增加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缩小地区差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通过对河南省16个地市104份随机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68份合格问卷进行定量分析,然后对农民农业收入增长影响的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增加农业农民收入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农民收入增长特征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蔚 《北方经济》2011,(10):66-67
文章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农民收入增长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比较、农民收入结构、各区域农民收入比较等6个方面,研究了近年来河南省农民收入增长的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家庭经营性收入虽然其主体地位没有改变,但其所占比重和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在下降。而工资性收入虽然所占比重次于家庭经营性收入,但所占比重和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在上升。而财产与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及贡献率都较稳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较小。针对这种结构变化,相应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采用相对基尼系数测度2003-2012年安徽省农民收入结构差异大小及变化趋势,分析得出引起农民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工资性收入;然后,分两大区域对农民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2003-2012年间,两大区域的农民收入差距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最后,提出增加安徽省农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民收入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事关农村小康目标的实现,本文就增加农民收入问题进行了一些深层次的理性思考。一、制约和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客观自然条件的变化,制约和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不断出现、不断变化,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2001年全市农村一、二、三产业收入之比为:67.8∶18.5∶13.7。第一产业收入仍占很大比重。在第一产业中,农业收入又占71.1%,农业收入主要来自种植业,其比重仍然高达94.0%。产业…  相似文献   

8.
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性作用,而河南省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收入不断增加,关键在于科技进步。文章利用生产函数法,建立农民收入的分析模型,并结合河南省1985—2011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证实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收入过程中的重大作用。文章最后提出要在农业科技中明确科技创新方向、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和大力培养农业实用人才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从2004年到2012年党中央连续出台了九个针对“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其中多次谈到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本文在对齐齐哈尔市350户农村居民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齐齐哈尔市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及少量的转移性收入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吴燕 《浙江经济》2011,(15):9-9
浙江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已连续26年位居我国省区第一位,这是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央多年加强“三农”工作的效果体现。然而,2010年以来,浙江农民收入实际增速从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逐渐转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收入基数的提高,浙江农民收入要保持以往的较高增幅难度日益加大。按照目前基数计算,浙江农民人均收入增幅提高一个百分点,就要增加113元人民币的收入,远高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价值低,农村劳动生产率低,是制约和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两个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用行政手段,保护和提高农产品价格从而增加农民收入的做法,其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小,这已经被实践所证实。近几年,国家投入巨额资金,用保护价收购农民的粮食,应该说对稳定粮食生产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从对增加农民收入作用看,效果并不理想。从山东农民收入增长情况看, 1996年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长 21.6%, 1997年增长 9.9%, 1998年增长 7%, 1999年增长 3.9%。收入增幅连年下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还是农…  相似文献   

12.
《北方经济》2012,(23):46-46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近日说,为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扩大内需,2013年,我国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徐桂英 《乡镇经济》2009,25(5):29-33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所在,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增加农民收入,事关全局,意义重大。位于长三角腹地的嘉兴,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连续四年位居浙江省十一个城市首位。嘉兴农民收入能够持续快速增长原因何在?文章从嘉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现状出发,从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的角度,对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三农”问题日显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开拓农村市场。本文通过对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进行分析,发现了加大土地使用权流转对启动农村市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镜  段生斌 《发展》2003,(4):47-4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农民收入来源主体正在发生转移,由过去主要依靠农业经营收入为主逐步转为依靠非农产业的发展为主。发展非农产业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对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显得更为重要。能否促进非农产业健康快速地发展,将直接影响未来农民的收入状况。以第二产业为主。欠发达地区由于第二产业滞后,农民或城镇居民收入很低,支付能力不大,已就业的基本工资都难以保证,更别说取得多少工资外收入,所以尽可能地自…  相似文献   

16.
提高重庆农村居民收入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红 《乡镇经济》2007,(11):19-22
1997年重庆直辖以来,相对于快速增长的城镇居民收入和地区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不但收入水平低,而且增长缓慢,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逐渐下降,成为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和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变动状况分析及其对重庆经济发展的影响,找出阻碍农民收入快速提高的因素,并进一步提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如何选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是当前十分重要和迫切的问题,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思考这个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要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二要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工资收入。三要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四要加大对农业补贴,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  相似文献   

18.
农民的收入问题历来是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长期以来一直对农民收入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不断加大扶贫帮困的工作力度。但是,在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背后,仍存在农民收入差距加大的现象,一方面,说明扶贫开发是一项非常艰巨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特别是面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9.
李超 《中国经贸》2011,(18):112-112
“三农”问题是我国目前阶段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而增加农民收入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尽管今年农民收入有所提高,但是面对的区域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日益严峻。本文通过对贵州省78个县按照经济实力、地理位置和产业结构进行的三种分类数据的分析,得出了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并提供了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李黎 《特区经济》2011,(8):158-160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问题。农民收入问题是农民问题乃至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3.97%。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研究通过查阅资料、实际走访调研、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大量数据对比,分析近几年来河南省农民收入的现状与问题,探讨农民收入的现状、特点和结构分析,从而预测未来5年河南省农民的收入,作为制定农业农村新政策的参考,以期能为政府决策做一点政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