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文旅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对于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县域来说,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不仅有助于县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而且能够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开启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篇章。鉴于此,文章以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为例,通过查阅华池县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文旅融合方面的数据信息,分析华池县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对策,旨在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地方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随着旅游消费需求聚焦美好生活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文旅康养新业态应运而生,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山西省文化旅游康养资源类型丰富、资源禀赋高,同时区位优势、气候优势明显,但由于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缺乏专业人才等原因,产业融合程度不够,优质资源未能转化为优质产品。因此,对山西推动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文章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出发,在对山西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情况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推动山西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山西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吕娟  李江曼 《西部旅游》2023,(24):97-99
<正>发展研学旅游既是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也是满足研学市场需求的客观需要。河南省研学旅游资源禀赋良好、研学市场潜力大、研学政策支持力度大,具有发展研学旅游的优势。通过分析河南省研学旅游发展现状,可以发现河南省研学旅游存在研学市场规模有待拓展、研学旅游产品质量不高、高素质研学导师供不应求和研学品牌推广方式有待创新等问题。因此,文章基于文旅融合视角,探讨河南省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旨在为河南省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宏媛 《西部旅游》2023,(19):37-39
<正>立足全域旅游,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文章分析歙县文旅融合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试图从畅通文旅融合路径、搭建文旅融合平台、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区、创新特色文旅产品、促进文旅消费升级等方面探究全域旅游视域下歙县文旅融合创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与旅游品牌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来看,我国旅游市场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大部分旅游地区还在运用传统旅游模式,旅游产品过于单一,对游客的旅游体验带来一定影响。同时,缺乏创新创造性,导致许多旅游景点具有相似性,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相关部门要加强与产业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合理建设旅游品牌,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因此,本文针对文旅融合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关系和文化遗产与旅游品牌建设意义进行探讨,提出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文旅融合的发展趋势,首先对河南焦作的旅游发展现状进行阐述,然后通过对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机理分析,提出焦作市旅游名城创新发展的路径,旨在推动焦作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焦作旅游名城建设。  相似文献   

7.
张丽芳  秦莉 《西部旅游》2023,(18):35-38
<正>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康养是文旅的拓展。文旅康养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就业,有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文章分析陕西文旅康养产业的发展现状,发现陕西省面临着康养产品吸引力较弱、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度低、缺乏康养人才等挑战,进而提出促进陕西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组建,这表明文旅融合势在必行。“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河南省作为文化大省,深度推进文旅文创融合,是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必然要求,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也是锚定“两个确保”、助力“十大战略”、建设现代化河南的重要支点。文章基于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机理的分析,剖析河南省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基础及问题,并针对如何进一步促进河南省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萍 《西部旅游》2024,(5):56-58
文化和旅游的关系非常密切,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助于优化游客的旅游体验,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山西省阳泉市的文旅资源十分丰富,文旅融合发展势头强劲。对此,文章先从理论上分析文旅融合的相关概念、现实意义,然后从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分析阳泉市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最后从新发展理念的角度出发,从政府引领和企业自主两个方面探究全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0.
赵梦雅 《西部旅游》2023,(18):13-15
<正>文旅融合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现实发展方向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双碳”发展目标下,我国文旅产业正逐步向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基于此,文章结合文旅融合概念及内在机理的相关研究,指出文旅产业绿色发展的思路,并据此提出文旅产业绿色发展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卫威  姚瑶 《西部旅游》2023,(24):49-51
<正>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实现文旅融合的核心在于以文化塑造旅游,通过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新的旅游业态;以旅游突显文化,通过旅游业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作用和价值。文章以南京云锦为例,探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必要性,并深入分析开发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阻力,据此提出一系列促进南京云锦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策略,旨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黄亚 《西部旅游》2023,(18):32-34
<正>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基础。贵州拥有众多饮食类非遗,独具特色,且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在研究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基础上,分析贵州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发现贵州现有的饮食类非遗存在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方式单一、品牌影响力不足、缺乏整体规划、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进而提出政府积极引导、构建品牌体系以及加大宣传力度等应对措施,促进贵州饮食类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乡村旅游这一新的产业形态越来越受重视。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旅游产业本就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故而可以推进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充分发掘乡村地区的文化资源,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对此,文章从乡村旅游和乡村文化的概念出发,对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展开探讨,而后给出促进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路径,希望可以提升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质量,充分发挥乡村的文化资源优势,实现文旅融合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文化和旅游"十四五"相关规划明确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内容和路径,要"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推进数字经济格局下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建设一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为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还需要在这些纲领性规定基础之上,围绕高质量文旅融合进行学术和实践的再思考、再探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来看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如缺乏特色的文旅产品、资源利用不合理、人才资源整合不够等。文章以潍坊市的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归纳潍坊市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趋势及融合水平,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从而促进潍坊市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是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体验经济背景下,为了实现河北邢台太行山区乡村文化和旅游的有效融合,提升当地的文旅融合发展质量,文章首先明确文化、旅游与体验的关系,然后挖掘邢台太行山区乡村的特色文化,最后从产品内容、技术形式、人居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邢台太行山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林青  李金凤 《西部旅游》2023,(21):97-99
<正>在文旅融合、旅游行业快速复苏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需要更多具备专业知识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型人才,以推动区域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但是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的旅游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和质量未能满足企业、行业、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对此,文章从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人才需求特点出发,提出高职院校分层分类精准育人的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和实施路径,以期为文旅融合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旅游类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文旅融合背景下,冰雪体育旅游成为了辽宁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首先分析辽宁冰雪旅游资源现状,然后对辽宁冰雪体育旅游的市场需求、旅游产品、产业链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最后提出辽宁冰雪体育旅游的发展路径,包括政策支持、产业协同、旅游创新等方面的内容,以期推动辽宁冰雪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佳佳 《西部旅游》2023,(19):52-54
<正>目前,湖南省邵阳市凭借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正寻求通过文旅融合为地方经济注入新活力的路径。文章对邵阳市文旅融合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方面的资源潜力和发展趋势。同时,通过对邵阳市文旅资源进行评估,提出了一系列文旅融合发展策略,具体包括强化非遗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深化红色旅游线路的开发与宣传、促进文旅创意产业培育、强化数字技术与文旅融合以及完善研学旅游体系,以期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旅游体验,并为国内外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新的范例。  相似文献   

20.
<正>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古城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对传承大无畏的奋斗精神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文旅融合视角,分析了台儿庄古城旅游发展优势,探究了台儿庄古城红色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文旅融合视角下台儿庄古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提出了一些策略,以促进台儿庄古城红色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