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静 《西部旅游》2023,(1):78-80
古人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研学旅行的雏形,当代的研学旅行是将旅游和教育融合的崭新业态,在推进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在“STEAM”理念的引领下,通过分析其核心理念内涵,梳理我国研学旅行发展和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以及研学旅行职业岗位知识结构,以期从人才培养目标、研学旅行课程体系、人才培养驱动机制和研学旅行专业文化建设等方面构建研学旅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黎玲 《西部旅游》2022,(18):94-96
研学旅行作为教育和旅游跨界融合的产物,是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研学旅行衔接校内外教育的特征和旅游体验的审美属性,使研学旅行和中小学美育的融合具有可行性和实践性。文章梳理中小学研学旅行与美育的内在机理和互动关系,以建设研学旅行基地与美育实践基地为融合基础,以开发研学美育融合性课程为核心,以打造校地联合跨界性师资队伍为机制保障,构建中小学研学旅行与美育的融合创新路径,助推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研学旅行是“旅游+”概念下的文旅融合新模式,革命历史纪念馆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特定的教育价值和历史意义。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革命历史纪念馆与小学研学相互依托、相互促进,丰富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载体,为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提供了新的支撑。文章基于文旅融合背景,以陕西榆林绥德县革命历史纪念馆小学研学旅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文旅融合背景下绥德县革命历史纪念馆小学研学旅行的难点,并从打造体验式研学旅行产品、打造优质研学旅行品牌项目、树立多业态跨界融合意识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绥德县革命历史纪念馆小学研学旅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姚亚静 《西部旅游》2023,(20):106-108
<正>为加快推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笔者根据河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文件要求,以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为指导,围绕“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的发展理念,立足研学旅行新业态,系统梳理孟津的研学旅行资源,利用SERVQUAL模型分析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情况,探索孟津研学旅行创新发展路径,以期打造孟津沉浸式研学旅行目的地,助力“行走洛阳,读懂历史”研学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5.
在文化和旅游融合背景下,研学旅游成为文旅市场上的热门项目。秦皇岛市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区域优势得天独厚,研学旅行市场前景广阔。本文从文旅融合的视角出发对秦皇岛研学旅行进行研究,指出目前秦皇岛市研学旅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秦皇岛市发展研学旅行的可行性建议,推动秦皇岛市研学旅行优质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研学旅行是一种融合教育与旅游的新型教育模式,在近年来逐渐成为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据此,研学旅行活动设计成为教师实现研学旅行成效最大化的重要基础。但就目前开展的研学旅行活动来看,教师在设计研学旅行活动时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旅行感知体验。ADDIE模型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型,教师不仅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给学生带来最佳的学习体验和感受,还能根据自身需要灵活地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7.
研学旅行作为全域旅游的新业态,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受到广泛关注。以育人为最高目的,以旅游为基本途径,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研学旅行示范基地作为研学旅行的目的地,是开展学习和旅行的集中地,其不同的类型对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我们根据五种类型的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分别选取湖南长沙的五个景区进行满意度分析,得出研学旅行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自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发布之后,研学旅行这一历史悠久却长期被忽视的旅游形式逐渐成为热点,但当前的研究、政策均主要集中于中小学市场,对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的研究尚少。通过对青岛市4所高校的200名学生的线上调查问卷显示大学生对研学旅行的认知缺乏,甚至不知。而大学生是整个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而又独立的组成部分,有着一定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非遗的价值意义和博物馆的职能入手,以蜀绣为例,分析了非遗和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以及二者相互促进的关系,认为非遗对博物馆来说有着提高展陈价值、促进自我革新和丰富文创产品的作用,博物馆也发挥了提高非遗经济收入、扩大其受众面和充当其教育宣传窗口的作用。同时,文章从完善场馆设施、培养驻馆非遗传承人、打造研学旅游教育基地、打造城市旅游符号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并深入分析非遗和博物馆的相互作用,研究“非遗+博物馆”模式在扩大博物馆服务对象范围、促进非遗的营销和发展、提高民族文化自信以及展示地域乃至中国多元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为文旅融合下日益兴盛的“非遗+博物馆”共享发展模式的创新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丽娟  廖珍杰 《西部旅游》2023,(18):103-105
<正>研学旅游产业兴起,是文化和旅游业深度融合的必然结果。发展研学旅游产业,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而开设研学旅游新专业方向,对培养研学旅游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文章围绕研学旅游新专业方向的特色建设路径展开研究,以期为研学旅游新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为后续特色旅游管理专业高质量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规划指引。  相似文献   

11.
刘沧 《西部旅游》2024,(2):99-101
福建省厦门市拥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加之海峡西岸独特的区位优势,为研学旅行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文章在阐述研学旅行概念的基础上,对厦门研学旅行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并从政策支持和行业标准、研学旅行产品质量提升与品牌塑造、研学导师培训与素养提升、研学教育基地的动态管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研学旅行资源整合与安全管理六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希望对研学旅行的高质量、规范性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徐蔼积  陆亦农  刘涛 《西部旅游》2022,(22):102-105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是丝绸之路的要道,在华夏文明及东方文化交流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为了丰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红色丝路研学旅行线路,促进当地研学旅行发展,文章选取铁门关、马兰红山军博园、博斯腾湖、罗布人村寨和达西村五个景点作为主要研学基地,以PBL为导向,以“红色丝绸路,华夏第一州”为主题,设计为期五天的适合初中学生的研学旅行活动,以期结合地理知识和历史文化深化研学意义,让学生真切地领略当地的旅游资源特色,提升学生的学科认知水平和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研学旅行作为教育与旅游相结合的新模式,逐渐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竹泉村发展研学旅行具有资源和区域条件的优势,但在课程设计、研学导师、信息技术等方面有待优化,因而培育高素质研学导师、采用“联动研学”模式,增强品牌价值等策略可以促进竹泉村研学旅行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杜玲 《西部旅游》2023,(2):103-105
红色研学旅行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途径,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重庆市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文章基于昂谱(RMP)分析法,对重庆市红色研学旅行产品的旅游资源(R)、旅游市场(M)、旅游产品(P)进行了优劣势分析,发现重庆现有红色研学旅行产品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市场规模巨大,人才缺口巨大,产品初具规模,但特色不够明显。基于此,为了提升重庆红色研学旅行产品质量,文章提出了深挖红色研学旅行产品内容、因人而异开发红色研学旅行产品、加强师资队伍人才建设等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深化产教融合大背景下,提出从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角度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通过透视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找寻提升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途径,从培养定位、方案修订、引企入教、以赛促学、实践课堂、教师培养等方面入手,从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马倩琳 《西部旅游》2022,(21):57-59
为全面推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相关部门倡导利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方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高校教育教学转型发展的需要,产教融合与校企协同育人已经成为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虽然大部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产教融合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践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文章在分析产教融合下校企协同育人互动机制的基础上,以目前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合作方式简单、合作深度不足等问题为核心,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王建军 《西部旅游》2022,(23):70-72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进专创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既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迫切需要,也是高职教育深化改革的内在需求。面对产业创新需求、区域经济结构转型以及产教供需双向对接存在的结构性矛盾,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群必须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不断推进专创融合向纵深发展。文章在总结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群专创融合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接区域产业创新需求、重构专创融合育人体系,协同校企产学创研合作、强化专创融合社会服务,创新产教主体协同育人、健全专创融合长效机制的协同发展路径,旨在为其他高职院校开展专创融合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郑安琪 《西部旅游》2022,(20):49-51
研学旅行是学生在旅游与教育融合的情境当中,获得实践知识与独有体验的一个过程,各类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领悟和内化知识。基于情境感知视域的研学旅行课程可以通过物理、社会及历史文化等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研学旅行的作用。文章将山东青岛即墨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了情境感知视域下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希望能够为研学旅行这一业态的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9.
王璐 《西部旅游》2023,(14):97-99
<正>自2016年起,研学旅行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博物馆教育与研学旅行逐渐融合,博物馆成为了优质的研学旅行载体,并受到人们的青睐。四川省的成都博物馆拥有丰富的研学资源,但其研学旅行表现出宣传推广不到位、制度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等问题。鉴于此,文章运用ASEB栅格分析法,从活动(A)、环境(S)、体验(E)及收益(B)四个角度剖析成都博物馆开展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研学旅行"概念自2013年被提出以后,我国就开始推行有关研学旅行的一系列工作,随着不断的探索,发现研学活动的开展越来越规范化、标准化[1],并有专门的研学旅行基地来承担研学任务,使研学旅行的发展更稳固、更长久。本文通过对信阳师范学院进行初步调查和分析,发现本校建设研学旅行基地所具备的优势,并针对本校建设研学旅行基地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使信阳师范学院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及研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从而提高信阳师范学院的知名度并推动研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