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酒和文化旅游产业是宁夏的优势特色产业,研究宁夏葡萄酒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促进宁夏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宁夏葡萄酒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找出其融合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李乐民 《西部旅游》2022,(21):38-40
文章以河南省焦作市旅游城市建设为例,基于旅游动机、旅游需求与逗留时间三个旅游要素,提出通过建设网络旅游宣传服务平台激发游客旅游动机、建设一体化旅游集散中心满足游客旅游需求、建设文化互动与沉浸式旅游项目延长游客逗留时间,使游客能够感受到焦作文化魅力,从而促进本土文化传播,推动焦作旅游名城建设,提升全域旅游和全民参与的旅游经济占比,最终实现焦作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是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体验经济背景下,为了实现河北邢台太行山区乡村文化和旅游的有效融合,提升当地的文旅融合发展质量,文章首先明确文化、旅游与体验的关系,然后挖掘邢台太行山区乡村的特色文化,最后从产品内容、技术形式、人居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邢台太行山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旅游消费不断升级,传统旅游景区产品供给单一、吸引力下降,面临市场竞争力下降、游客减少等问题。云南石林风景区作为传统景区,以自然观光为主,门票是其主要营收来源。面对多元化的旅游需求,石林风景区应发展全域旅游,促进文旅融合,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突破门票经济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葡萄酒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创新将成为当前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路径。随着我国相关领域对葡萄酒旅游及文化的研究逐步增加,葡萄酒旅游将迎来一个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契机。本文从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发展存在政策、产业融合、缺乏标杆项目、基础薄弱等问题入手,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打造葡萄酒产业全域旅游示范区、提升产业发展动力和活力、提升产业服务功能等方面的建议,对大力发展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易霖 《西部旅游》2024,(3):104-106
“壮族三月三”是广西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的资源纽带,文章基于旅游符号学的视角分析“壮族三月三”这一文旅品牌,从生产、互动和消费三个维度深入探讨“壮族三月三”旅游符号建构策略,以期为广西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提供指导,推动“壮族三月三”符号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全域旅游视角下,湖北宜昌乡村旅游不断发展,不仅为城市及周边地区的人们提供了“微度假”的好去处,还大幅提高了当地村民的收入。文章基于全域旅游视角,分析宜昌市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宜昌市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的策略,以期满足游客的多元化旅游需求,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作为目前最为活跃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活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据的比例和影响力越来越大,社会各界对于旅游经济的开发和发展也越来越关注和重视。这就要求旅游企业在应对日益发展的旅游环境和旅游市场过程中,必须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做好自身规划和定位,强调忧患危机意识,以提高对风险、危机的预判性和防范性,增强管理过程中的灵活性和弹性,以进一步的满足和适应旅游经济和旅游市场的需求。基于此,下文就以旅游企业的危机管理为例,对旅游企业发展管理中所面临的危机以及应对策略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甘恬 《当代旅游》2022,(14):101-104
基于Web 2.0数据的游客反馈对以博彩旅游为特征的澳门在历史文化和遗产资源方面的旅游形象进行分析,根据游客感知下的澳门旅游形象的分析结果,发现旅游营销上的不足,并进一步提出建议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李萍 《西部旅游》2024,(5):56-58
文化和旅游的关系非常密切,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助于优化游客的旅游体验,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山西省阳泉市的文旅资源十分丰富,文旅融合发展势头强劲。对此,文章先从理论上分析文旅融合的相关概念、现实意义,然后从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分析阳泉市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最后从新发展理念的角度出发,从政府引领和企业自主两个方面探究全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1.
旅游饭店业是季节性和非物质性极强的一项服务行业。旅游饭店为了调整市场对自身的影响,保证正常经营,通常采取灵活的浮动价格策略。 旅游业的特殊性决定旅游饭店采用浮动价格 旅游饭店的服务是非物质性的生产。它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没有游客对饭店服务正在进行着的享受和摄取,游客对饭店服务的需求就只能是一个愿望,而不可能是消费;与此同时,饭店对游客能够提供的服务只能处在准备阶段而不能成为生产。因此,在旅游饭  相似文献   

12.
在以符号和审美为表征的后现代消费时代,游客需求从简单的观光游览向深层次、多元化的沉浸体验转变。我国传统滨海旅游目的地业态单一、产品创新不足,难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由此引发了新一轮旅游目的地产业结构调整。文章采用实地调研、深度访谈与网络文本分析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借助Harvey的时空修复理论对秦皇岛滨海旅游空间的迭代更新和演化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阿那亚以“资本-空间”动态交互方式完成传统滨海旅游地时空修复,一方面资本通过对景观的嵌入式改造,催化了地理空间的价值延伸与再生产,另一方面空间以生产要素的形式进入生产体系参与资本的循环;(2)纵观时空修复过程可知,阿那亚通过空间赋能、社群运营与身份认同等实践方式重塑了人居环境,使传统滨海目的地转化为具有符号、秩序以及情感等多维价值面向的旅居共同体,共筑多元化社群的精神文化家园。随着旅居时代的到来,流于表面的观光游览也不再能满足游客的深层次需求,内容创新、服务联结与属地文化营造才是传统滨海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的关键。该研究旨在从时空修复与价值重塑的视角出发,对传统滨海旅游地发展转型展开探索性案例研究,为滨海旅游产品迭代与目的地高质量...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运用Python爬取携程网关于河南省开封市的游记,随后利用ROST CM6软件对游记进行分析,从认知形象分析、情感形象分析、整体感知形象分析三个维度分析了开封市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并将研究结果和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得出了以下结论:一是在认知形象上,游客对开封的基本认知以人文类别旅游景区为主;二是在情感形象上,游客对开封的积极情感认知主要集中在旅游吸引物、人文历史、旅游演艺、旅游美食、旅游住宿这些维度,对开封的消极情感认知主要集中在旅游交通方面;三是在整体感知形象上,游客对开封的核心形象可以定义为“以宋文化为代表的文化古都”。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大环境下,游客外出旅游时存在许多消极感知,表现出阻碍旅游业发展的各类问题。文章采用访谈调查的方式,与游客进行深度谈话,并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访谈内容进行文本分析,提炼出游客五个主要感知范畴:旅游心理、旅游业、旅游目的地、旅游需求、旅游方式。结果显示,在旅游心理层面,游客主观感受为安全感、焦虑感、烦躁感;在旅游业中,交通、景区和酒店的管理并未与大环境相适应;在旅游行为上,游客旅游频次减少、自驾游增多、出游距离缩短等;在旅游目的地上,景区凸显的问题最为明显。最后,文章根据游客的消极感知,为旅游业的发展转变提出了应对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形式、动因、路径、障碍及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指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或旅游产业内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或产业链的动态发展过程。其结果是既满足了游客市场的有效需求,也节约了相关企业与机构的投入成本,并获得了"1+1〉2"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6.
作为经济特区和新兴城市,深圳旅游业近年来取得很大成就。本刊记者通过对该市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的考察采访,揭示出深圳在发展旅游方面的许多独到之处。着重体现为积极挖掘创新旅游资源;在旅游行业管理上既严格管理又切实为企业服务,充分营造旅游大环境;旅游企业充分依托市场,引领消费时尚,满足旅游需求。  相似文献   

17.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随着旅游消费需求聚焦美好生活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文旅康养新业态应运而生,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山西省文化旅游康养资源类型丰富、资源禀赋高,同时区位优势、气候优势明显,但由于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缺乏专业人才等原因,产业融合程度不够,优质资源未能转化为优质产品。因此,对山西推动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文章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出发,在对山西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情况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推动山西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山西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丽梅 《西部旅游》2023,(18):54-56
<正>文章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预测法,选取2014—2019年云南省丽江市游客接待量为样本数据,构建丽江古城慢旅游需求预测模型,并利用残差检验法检验建模精度,进而预测其慢旅游需求,提出相关发展建议。研究表明,构建的GM(1,1)需求预测模型适用于丽江古城慢旅游的中长期发展预测,未来五年其慢旅游发展趋势向好。同时,慢旅游发展应保持原真性,深化慢内涵;坚持文化底色,设计慢旅游产品;紧密联系当地居民,打造沉浸式慢体验场景。  相似文献   

19.
缪炜  徐晔 《当代旅游》2022,(14):10-12
市场需求、市场关联、技术推动,是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推动力。文化旅游企业应把握好底层逻辑,积极创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依据市场供需合理设定现代网络营销策略,开拓“技术+空间”特色创业创新空间,从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文章分析非遗文化融入乡村旅游的价值,并结合非遗文化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深入探讨文旅融合下非遗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包括加强非遗保护、强化当地民众和游客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构建文旅融合长效机制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