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旅游者与大众旅游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生态旅游者具有一定的生态意识。本文以严格的和一般的生态旅游者系统理论为基础,对碧塔海生态旅游景区的国内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总结了碧塔海生态旅游者的特点和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2.
3.
城市语言景观的打造是塑造城市旅游形象、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加强重庆语言景观与旅游服务的协同性,是发挥语言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强化语言景观在旅游服务中的专业性,是旅游语言服务的质量保障。本文基于旅游服务视角,探讨城市语言景观建设的针对性和目的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巨大,但实践的泛化造成生态旅游发展陷入困境,生态旅游形象受损。如何利用国家公园建设契机塑造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品牌,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在梳理中外生态旅游实践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基于文化观念、生态资源与实践环境等差异,中国国家公园开展生态旅游需立足国情,建议重点从5个方面探索本土化路径:一是明确开展生态旅游的现实目标是生态资源的安全,价值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二是明晰生态旅游的内涵与外延,以此严格界定生态旅游实践内容与形式;三是重点从良性互动的社区参与和科学的自然解说系统两个方面,加强生态旅游科学实践,重塑生态旅游形象;四是利用研学旅行和自然教育等生态产品消费契机,提升公众生态文明素养;五是加强生态旅游制度建设,推动国家公园成为生态旅游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5.
6.
李红 《西部旅游》2023,(2):37-39
现如今,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对旅游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体验和感受。所以,基于游客感知视角,景区服务质量将会对他们的旅游体验带来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以河北省承德避暑山庄景区服务质量为研究对象,在开展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其在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路径,以期为提升景区服务质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生态翻译学理论,要求翻译时注意语言的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维”转换,才能达到理想效果。目前,肇庆景区介绍语的翻译大多能达到传递基本信息的效果,但是部分译语存在着不符合“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的现象。基于三维转换的翻译,有助于让外国游客对肇庆的风景名胜与历史文化加深了解,从而促进肇庆旅游业的发展和中华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李清 《当代旅游》2022,(8):28-29+41+114
改革开放至今,国内旅游业也取得了巨大发展,伴随而来的是资源消耗总量的上升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出发,能够从根源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问题,遏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并加以逆转。本文阐述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回顾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并总结旅游风景区景观资源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背景下,积极促进农村产业转型,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路径,而发展乡村旅游则是实现这一路径的重要方式。文章以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为例,阐述了发展生态旅游对乡村振兴的积极意义,采用SWOT分析法探究了蓝山县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劣势,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蓝山县生态旅游发展路径,以更大程度地发掘乡村旅游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实现农村新产业发展、生态和谐、农民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贯彻生态文明理念,以满足民众更高层次精神文明需求为前提,达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湿地公园规划中的重要课题.针对生态文明理念下湿地公园规划进行研究,以求探究融合生态、文化、休闲等多方面的湿地公园规范方式,为生态文明理念下湿地公园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景区游客接待量逐年上升.在旅游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景区游客的有序化管理显得格外重要.景区的有序化管理不仅能提高旅游景区服务质量,还有助于排除重大安全隐患.景区游客游览系统秩序度量是景区有序化管理的关键环节.因此,文章针对信息化建设欠完善景区,提出了一种基于语言变量的景区游客游览系统秩序度量方法.该方法通过采集景区管理人员对各个景点负荷的语言描述数据,考虑管理者的层级,在综合集成景区游客游览系统的负荷率以及系统负荷均衡程度的基础上,提出了游客游览系统含参度量秩序的度量模型.该模型可通过管理者角色参数ω的选取来实现各层及管理者对游客游览系统秩序的度量.最后,以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某些景点构成的游客游览系统为例来说明该方法的可操作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旅游地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以福州市青云山风景区为实例,紧扣旅游与环境问题,突出规划的两大目标——发展旅游事业和保护生态环境,在景观现状格局分析、适宜性评价、生态安全格局辨识和敏感度分析的基础上,拟定旅游地景观总体规划设计方案。然后,围绕主题从整体到局部多层次深入展开,突出宏观总体格局、中观功能分区和微观单元设计三个级别的规划与设计。最后,对规划前后进行对比分析,确认规划方案的优劣。结果表明。对旅游地进行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具有实践上的可行性。能满足风景区旅游生态平衡与人地协调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3.
旅游对纳西东巴文语言景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红罡  任燕 《旅游学刊》2015,30(1):102-111
语言景观作为文化在公共空间中的重要呈现,是文化变迁研究的突破点.东巴文作为一种濒危语言,在旅游中被作为文化资源开发,形成当地的语言景观.虽然政府、研究者均期待通过旅游复兴东巴文,但是旅游的相关影响在学界中至今未达成共识.通过定性研究,以丽江作为研究地,运用语言景观信息功能与象征功能的理论框架,对旅游影响东巴文语言景观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旅游中东巴文景观虽然突出,但是流于形式,旅游“复兴”的东巴文景观仅具有象征功能,成为一种旅游商业符号,缺乏支撑语言活力的信息功能.研究认为,东巴文的未来发展需要另辟新径,东巴文的真正复兴需要从东巴文原有的发展模式中去寻找启示,其精髓更大程度需依赖文化精英维系.  相似文献   

14.
15.
中隐山生态旅游景区,位于山西省清徐县城北的大峪村和猫儿梁村,占地13000亩。山势西北高,东南低,面对清泉湖和汾河,站在山坡之上,清徐新城万千气象尽收眼底。山地纵横,沟川相间;梯田阶布,葡萄满园;田间地头,果树点缀;一派山乡风貌。村内素  相似文献   

16.
17.
18.
张丽娟  廖珍杰 《西部旅游》2023,(18):103-105
<正>研学旅游产业兴起,是文化和旅游业深度融合的必然结果。发展研学旅游产业,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而开设研学旅游新专业方向,对培养研学旅游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文章围绕研学旅游新专业方向的特色建设路径展开研究,以期为研学旅游新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为后续特色旅游管理专业高质量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规划指引。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在我国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型农村发展模式,能够有效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村地区经济水平提升。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不仅煤矿资源丰富,而且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旅游景点。近年来,为了推动山西旅游业快速发展,山西省政府采用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力争打造“乐水、尚城、崇山”旅游品牌体系,开启了山西省旅游发展的新时代。基于此,文章立足于乡村振兴视角,以山西偏关县老牛湾景区建设为例,对山西地区文化旅游建设路径展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资料检索法和实地体验法,分析了景观体育的涵义,认为在景观体育与旅游拥有相同的特征.以体验经济的视角来分析,景观体育也具有旅游体验的功能,因此,本文认为景观体育可以与旅游相结合,即景现体育可以向旅游化发展,并分析了其必要性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