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通过深入剖析丁真走红对理塘旅游产业的带动现象,发现乡村旅游背后蕴含着由逃离都市的旅游需求、纯真生态的乡村供给所构成的“推拉”动力机制,并指出在流量经济视角下,数字经营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本形态、网络平台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要素载体、共享思维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运行思路、流动空间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外在表现。在此运行逻辑上,提出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可从优化要素集合、提升数字素养;利用平台赋能、链接人文符号;破译流量密码、培育旅游精品;赋予生态内核、践行生态文旅等方面进行优化,以期进一步激活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的内在活力。  相似文献   

2.
<正>旅游品牌作为旅游地的代表性符号,能够有效吸引游客,形成持久的旅游竞争力。智能化营销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具有提高营销效率的作用,适用于乡村旅游品牌形象推广。文章以云南省安宁市雁塔村为例,首先分析了智能化营销的概念、分类、优势及其在乡村旅游品牌形象推广中的作用,然后对雁塔村的旅游资源特点进行了分析,接着提出了智能化营销在雁塔村旅游品牌形象推广中的应用策略,包括建立雁塔村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内容营销和口碑传播、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建立雁塔村乡村旅游智慧管理平台等,最后总结了研究内容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全域旅游不仅是现代旅游发展的新模式,更是新时期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指引。文章通过对江苏省无锡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产品层次不高、经营管理不善、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场半径不大等突出问题的分析,提出在全域旅游视角下,无锡发展乡村旅游应采取提炼并突显特色、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改善乡村旅游软硬件环境、创新乡村旅游业态等措施,以期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贺炯 《西部旅游》2023,(18):93-95
<正>文章聚焦于新媒体在海南省海口市乡村旅游营销中的运用,揭示了新媒体对乡村旅游的推广与营销所起的关键性作用。通过对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的详细分析,提出可行性较强的海口市乡村旅游营销策略,旨在提高海口市乡村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用户黏性,促进海口市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昌亚 《西部旅游》2023,(19):55-57
<正>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为了实现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推进乡村文化传承发展,还需要对乡村本土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与开发,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从而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对文旅融合背景下河南商丘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建设进行研究,分析当前商丘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6.
马彦琳 《旅游学刊》2005,20(1):63-67
本文紧紧围绕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这个主题,从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和本质特征入手,就乡村旅游的市场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开发贵州省乡村旅游产品进行了分类讨论,指出环境旅游和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是贵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贵州省乡村旅游只有沿着环境旅游和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方向前进,才有希望把贵州省建设顾国内、乃至国际著名的乡村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7.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农村村容村貌、农民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就地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在发展乡村旅游,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同时,应加强对乡村旅游的规划与管理以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8.
曾义芳 《西部旅游》2022,(12):103-105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乡村旅游产业要快速发展,首先需要做好营销工作,尤其是要做好乡村旅游网络营销工作。文章以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桐梓县乡村旅游网络营销的SWOT分析,结合本地实际,从不同角度提出优化桐梓县乡村旅游网络营销的对策:第一,充实乡村旅游网站的内容;第二,完善乡村旅游网络营销功能;第三,高度重视并维护网络安全;第四,加强乡村旅游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第五,搭建乡村旅游宣传共享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9.
<正>文章以2010—2022年四川省21个地级市的数据为基础,构建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路径模型。结果表明:第一,发展乡村旅游能直接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第二,发展乡村旅游能正向影响农村居民就业率、农村劳动生产率、农村旅游环境水平,进而间接推动农村共同富裕;第三,乡村旅游率先产生人力资本效应,农村居民就业率与农村劳动生产率、农村旅游环境水平会在正向影响农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产生链式平行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胡明慧 《西部旅游》2023,(19):94-96
<正>随着江西省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江西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从业人员素质低、运营模式单一、旅游线路规划难等问题。文章基于大数据提出江西乡村旅游平台建设构想,服务于景区、游客、政府等主体,兼具营销、管理、体验、监管等多种功能,有利于推动江西省乡村旅游相关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农业旅游发展是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文章以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农业旅游为例,在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区域农业旅游发展环境,根据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提出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和普遍性的农业旅游发展策略,从未来发展的角度优化农业旅游资源配置,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人们追求身心放松的需求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促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建设,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提高村民生活水平,这些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相符合。文章以拉萨市林周县乡村旅游发展为例,从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五个方面为切入点,对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进行实证分析,探求林周县乡村的振兴路径。同时,也可对西藏其他相似区域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婧 《西部旅游》2023,(6):33-35
<正>21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一直保持着稳步发展的状态,乡村旅游也从原来的举步维艰发展为如今的广泛参与。文章以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为例,从旅游发展现状和问题切入,对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发现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并寻找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旨在推进美丽新农村建设,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4.
王剑凯 《西部旅游》2023,(14):88-90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已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保护乡村的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等资源,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文章以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华江瑶族乡高寨村为研究对象,分析乡村空间环境现状,收集整理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将瑶族文化与现代商业发展理念相结合,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为保障乡村健康有序发展,对乡村旅游品牌建设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文章基于前人关于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顺应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相关政策,在四川成都和重庆选取两个乡村旅游发展的典型地区,通过网络文本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将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找出其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的对比优势,借此完善双城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新思维,同时探讨了发展乡村旅游对促进乡村建设的重要性,从而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乡村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同时也为乡村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只有抢抓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大力推动乡村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创新,才能不断提升乡村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文章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对海南乡村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在分析乡村振兴对海南乡村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海南乡村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最后就如何推动海南乡村体育旅游产业科学健康发展提出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通过分析四川旅游发展机会,提出"互联网+"乡村旅游平台建设,以解决资源整合问题。特色乡村的文化、产品、项目、服务平台建设,有利于搭建乡村特色产业平台,为未来乡村建设提供发展方向,实现乡村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共赢。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地区发展的途径之一,必须面对当代乡村景观中传统农业主体性破坏对游憩资源运用的影响。在此过程中,最基本的问题在于乡村地区如何在发展与保护之间取得平衡?乡村旅游以环境资源为基础,建立适宜的乡村环境管理与旅游模式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本。该研究主要结合《里山倡议(Satoyama Initiative)》的环境管理概念,探讨其融入乡村旅游发展的可能性,并以我国台湾桃园地区乡村景观为案例,通过对桃园地区乡村景观变迁的研究访谈、空间分析及乡村旅游发展课题的探讨,初步提出三种基于里山倡议概念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可行途径,为未来乡村旅游规划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产业进化对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价值。文章借鉴经济进化论和现代资源观理论,通过自上而下的理论演绎构建乡村旅游产业进化过程模式;采用文本分析法与定性比较分析法,分析影响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进化的资源要素,探索产业进化组态路径。基于广西龙脊梯田景区61家旅游企业研究发现:(1)在多种组织资源持续交互作用下,乡村旅游产业呈现“自由演化-市场选择-实现进化”的螺旋式进化趋势;(2)组织学习能力、人力资本、技术创新、知识联盟、正式制度、创业环境6要素构成5条组态路径,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进化;(3)组织学习能力是所有组态路径的核心要素,知识联盟对初始资源劣势型乡村旅游小企业不可或缺,合理配置资源是进化的关键。研究结论揭示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进化的复杂因果本质,具有积极的实践借鉴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是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体验经济背景下,为了实现河北邢台太行山区乡村文化和旅游的有效融合,提升当地的文旅融合发展质量,文章首先明确文化、旅游与体验的关系,然后挖掘邢台太行山区乡村的特色文化,最后从产品内容、技术形式、人居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邢台太行山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