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浅谈税务机关的纳税服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楠 《财政监督》2008,(2):55-56
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在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过程中,为纳税人提供规范的、全面的、便捷的、经济的各项服务的总称。纳税服务是整个税收征管体系的首要环节.具有重要的基石作用。随着近年来国家税收规模的高速增长,税收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公众的生活。因此,税务机关在依法行使征税权的同时,如何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纳税服务体系,就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2.
办税服务是现代纳税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纳税人纳税义务的中心环节,是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核心工作。加强和改进办税服务,对于提升纳税服务质效、构建和谐征纳关系、促进纳税人税法遵从、发挥税收征管效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纳税服务机制设计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机制设计理论,以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这一纳税服务工作主线为目标,结合纳税服务实践从纳税服务的基础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三个层次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纳税服务机制设计路径,进而完善纳税服务体系构建,促进纳税人税法遵从,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刘溯平 《上海财税》2000,(12):13-14
为了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有针对性地辅导和督促不同层次的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使有限的税务管理人力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税收征管及监控效能,本市业已开始实施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办法。实施纳税人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办法,是运用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纳税人的税收活动进行有效管理,以促进税收征管取得最佳效果。在推行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办法时,应当遵循以下指导思想:即有利于及时足额收缴税款,确保国家税收收入;有利于维护国家和纳税人的权益,坚持依法治税;有利于发挥税收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协调健康发展;有利于增强税收监控职能,督促企业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深化和创新纳税服务,江西省萍乡市地方税务局以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作为纳税服务工作的切入点,全力打造“纳税人维权中心”、“萍生工作室”、“纳税人学校”、“法律援助站”、“12366服务热线”五位一体的国地税部门联动、网上与实体相结合的全方位维权服务平台,探索出一条为纳税人提供公益性、个性化、实效化维权的新途径,构建起了维权服务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纳税服务是实现税收征管活动的一项重要措施,而纳税人权利的保障在纳税服务中又起着核心作用.现实中纳税人权利的保障存在一定的障碍,应依法确立纳税人权利保障的体系,从根本上提高纳税服务.  相似文献   

7.
2005年11月1日试行的《纳税服务工作规范(试行)》提出加强税务网站和12366纳税服务热线建设,使电子纳税服务成为提高和深化纳秽胡艮务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3年多来,我国电子纳税服务取得了长足进步,积累了很多经验,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今天,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提高纳税服务水平是税务机关和广大纳税人关心的问题,也是税收征管改革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乔家华 《涉外税务》2003,(10):12-16
优质的纳税服务是降低税收遵从成本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最能满足纳税人合法需要的征管活动。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界定了纳税服务的定义,并在全面分析纳税服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纳税服务政策的目标取向,强调必须要在制度创新中推进纳税服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宪法对纳税人的基本要求、公共行政理论与建立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西方的税收理论和实践、为纳税人服务体系的基础地位、中国税收征管的实际情况等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证,认为纳税服务应该是税务机关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民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在纳税遵从度提高的同时,纳税人对税务机关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纳税人的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是我国税收工作的主题,通过切实保障纳税人税前、税中、税后的权益和合理满足纳税人正当需求,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的税收环境自然成为纳税服务工作的重点内容。一、税务部门对纳税人权益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易海云 《中国税务》2010,(11):43-43
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纳税申报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出定性、定量判断,并采取强化征管措施的管理行为。纳税评估有利于及时纠正纳税人的申报偏差,有利于强化税源管理,有效堵塞税收征管环节的漏洞,有利于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它是介于申报征收与税务稽查之间的一道“过滤网”,对税务机关而言是一种预警机制,对纳税人则是一种纠错机制。因此,其主要职能应定位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以评促评、以评促收,挖掘征管潜力,规范征收行为,提升税收征管水平和纳税服务品质,提高税收遵从度。  相似文献   

12.
在税收征管工作中优化纳税服务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纳税服务已成为现代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内容。《税收征管法》将纳税服务作为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税务部门的税收理念从传统的监督打击型向管理服务型的巨大转变。然而现行纳税服务工作缺乏统一的规范,只注重形式或服务设施的改善,服务形式单一,内容缺乏深度。本文从基层税收征管工作这一角度切入,揭示目前纳税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力图在深化纳税服务内容、优化纳税服务方式上有所创新,以求为提高纳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赵梦琪 《金融会计》2022,(11):59-63
近年来,我国税收征管改革持续深化,纳税服务和税务执法的规范性、便捷性、精准性不断提升,税收征管体制不断优化,税收改革红利惠及广大纳税人。本文分析了税收征管改革深化对国库会计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行为洞察理论在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加拿大、英国、新西兰等国家通过实验发现不同干预策略可能对纳税人心理和行为产生不同影响,进而运用行为洞察理论有效提升了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我国税务机关应当充分研究和借鉴国际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税收工作实际,从调整提示提醒方式、优化精准推送策略、推进综合申报和数据预填等六个方面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和获得感,进而达到促使纳税人自主遵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颁布以来,以纳税服务为主线的税收管理思路悄然走上了前台。这是明使然、法治使然,也是国税机关与时俱进、主动创新服务的战略举措。基层分局位于税收征管的前沿和窗口,如何搞好纳税服务创新,提高纳税服务质量和效力,更好地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贴心的服务,是每个基层干部必须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优化纳税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军 《涉外税务》2003,(4):9-12
税务机关增强“纳税服务观”是大势所趋。文章结合我国税收征管现状,对“纳税服务”的作用和地位进行了重新认识。文章提出:优化纳税服务应增强服务意识、加速纳税服务法制化建设、建立健全纳税服务机构和服务机制、改革现行征管模式。  相似文献   

17.
刘兵 《中国税务》2012,(7):26-27
"在探索和实践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过程中,我们逐步确定了以专业化、信息化为核心,全面推进税收风险管理的征管方向,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以完善纳税人自主申报纳税制度为基础,用税收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来构建新型税收征管体系。"青岛市国税局副局长华伟在介绍该局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时说。作为总局确定的深化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试点单位之一,青岛市国税局把有利于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有利于优化纳税服务、有利于强化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制约作为基本原则来设计新的管理模  相似文献   

18.
印征平 《上海财税》2001,(12):18-18
为了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增强纳税人自律守法意识,建立征纳双方诚实守信、互尊互重的新型关系,营造宽严结合和公开、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去年,本市财税部门制定了《实施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分类管理暂行办法》,并从2000年9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对本市纳税人实施纳税信用等级A、B、C分类管理制度。经过一年多的正常运行,该制度已产生了可喜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9.
改进深化纳税服务必须从六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强化纳税服务的理念。必须首先改变对纳税人的认识,把纳税人看作税务机关的服务对象,而不仅是税收管理的对象,税务机关也不仅是管理,更是服务提供。这就意味着税收服务必须冲破“狭义纳税服务”观念的束缚,进一步拓展范围,提升层次;还意味着税务机关要以纳税人为中心进行组织机构和职责模式的重组和再造,以整体、高效的组织运行模式取代松散、虚拟的组织运行模式,以重稽查、重服务的职责模式取代重监督、轻服务的职责模式,以增强对税收服务的组织支撑。  相似文献   

20.
当前,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化,纳税服务被推到了新时期税收工作的前沿。新的《税收征管法》写进纳税服务的内容.标志着纳税服务走向了法制化的轨道;国家税务总局成立了专门的纳税服务管理机构标志着纳税服务被提上了税务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议程。作为现代税收征管体系的重要内容,纳税服务受到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