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汨罗创建龙舟特色小镇的可行性和独特性,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汨罗龙舟文化、相关产业和特色小镇建设的融合发展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汨罗具备大力发展龙舟特色小镇的优势条件,政府及相关部门可厘清汨罗龙舟产业和特色小镇融合发展的思路,系统规划龙舟特色小镇长远发展布局。提出对策:以龙舟文化为基因系统规划龙舟特色小镇长远发展布局;提升群众参与龙舟竞渡的积极性;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引入企业管理运营汨罗龙舟特色小镇。  相似文献   

2.
<正>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十四五”期间各行各业发展的主题。数字文旅产业是新兴业态,发育还不成熟,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瓶颈。文章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框架,剖析数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发展理念碎片化、主体治理意识与治理能力不强、治理机制碎片化、数据孤岛问题突出且数字赋能不足等困境,提出树立数字文旅整体协调发展理念、打造数字文旅治理共同体、完善数字文旅整体性治理机制、整体推进数字文旅产业信息化建设等推动数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文章以文旅融合为背景,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基于黑龙江省这片红色沃土,利用共生理论对其红色文旅产业发展实践进行理论分析,并针对红色文旅产业发展存在的特色不足、基建不足、机制不足等问题,提出红色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旨在创新红色文旅新业态,拓展乡村振兴新路径,为红色基因传承和文旅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赵力 《西部旅游》2022,(21):4-6
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城市内河积淀了城市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城市独特的人文特色。文章通过调研国内外著名城市内河文旅融合发展案例,吸取相关经验,针对广西城市内河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旅游产品、做好内河沿岸文旅元素配套开发、强化内河文旅融合发展管理等策略,以促进广西城市内河文旅融合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特色小镇建设既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特色小镇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选取广东省广州市西和小镇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访谈、案例研究等方法,发现西和小镇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单一、农旅融合不紧密等问题,并从产业维度、功能维度、形态维度和制度维度四个方面对西和小镇农旅融合发展路径进行研究,进而给出延长农旅融合产业链、推进“三生”空间合理布局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何璐  于世宏 《西部旅游》2023,(15):13-15
<正>特色小镇建设为文旅产业提供了发展平台,是我国城镇化建设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是其中极其重要的新形式,在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推动城镇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的动能。随着特色小镇建设掀起热潮,其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也逐渐显现出来,如在专业技术性领域以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的问题较为突出。尤其是在推进康养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容易因各方利益分配不均而产生冲突,最终导致特色小镇建设失败。因此,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康养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朱晨 《西部旅游》2023,(2):22-2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于国民健康越来越重视。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现代化建设,国家大力推进特色体育康养小镇建设,各地积极响应,以当地的产业为核心,因地制宜,打造全民健身平台。陕西省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在积极探索特色体育康养小镇的发展模式,打造了一批能够体现当地地形特色及文化特点的体育康养小镇,构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引领了运动新风尚。但陕西省在建设特色体育康养小镇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同质化严重、宣传力度不够等。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陕西省特色体育康养小镇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以期打造集体育、旅游、文化于一体的特色体育康养小镇。  相似文献   

8.
李燕  王科 《西部旅游》2023,(24):69-71
<正>发展乡村文旅是提升我国乡村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建设乡村文旅品牌又是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乡村文旅发展迅速,乡村文旅品牌数量增多、类型丰富,品牌营销方式多元,但也存在品牌经营意识不强、品牌定位不清、品牌内容吸引力不足等问题。据此,文章提出从树立品牌理念、明确品牌定位、加大品牌营销力度、重视人才建设等方面打造乡村文旅品牌,以提高邯郸市乡村文旅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发展文旅产业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生动实践,康养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是我国未来大健康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甘肃平凉深挖特色人文资源,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统筹协调齐推进,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集中度高、竞争力强的文旅康养产业集群,大力推进文旅和康养深度融合,文旅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文章简单介绍目前平凉文旅康养基地的建设情况,并结合新时代文旅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探究平凉进一步建设特色康养基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谢丽珠 《西部旅游》2022,(22):69-71
文章首先分析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红色文旅产业的发展现状,然后分析古田红色文旅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最后提出整合资源统筹整体规划、打造特色鲜明的红色古田统一品牌形象、探索红色文化可持续利用机制以及优化产业布局等对策建议,对古田红色文旅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爱国主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周瑞 《西部旅游》2023,(5):42-44
<正>2021年9月,中共襄阳市委提出要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机会。目前,襄阳都市圈文旅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融合传播意识不强、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未形成成熟的发展模式和品牌效应。文章在分析襄阳都市圈文旅融合发展现状的前提下,以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为理论基础,探索适合襄阳都市圈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传播模式,为湖北省襄阳市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12.
马卫 《西部旅游》2023,(7):13-15
<正>文章围绕数智赋能江苏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和政策协同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和大数据与智能化决策支持是数智赋能江苏文旅融合过程中的主要应用领域,创新驱动、数据驱动和服务驱动是数智赋能江苏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机制,政策创新与数智赋能的协同作用机制对于江苏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推动江苏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文章提出了优化政策环境、应用数字技术和加强创新合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首先对特色小镇建设的内涵、地位与作用等基础理论方面进行梳理总结。其次对特色小镇建设路径、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等应用研究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四川特色小镇建设情况,从数量、分布以及目前特色小镇建设不足等方面分析了四川省以及成都市特色小镇建设现状。以期为我省进一步推进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等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伊永华 《西部旅游》2022,(20):85-8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旅活动成为了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旅产业的核心是各地独有的文化特色,但是传统的文旅产业受制于技术,难以实现规模化发展。数字经济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约束,以数字经济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有利于创建新的文旅产业发展模式与消费模式,打造高质量与高水平的文旅产业,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文章在分析河南省文旅产业发展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数字经济的文旅产业发展建议,旨在推动河南省文旅产业数字化、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宏媛 《西部旅游》2023,(19):37-39
<正>立足全域旅游,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文章分析歙县文旅融合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试图从畅通文旅融合路径、搭建文旅融合平台、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区、创新特色文旅产品、促进文旅消费升级等方面探究全域旅游视域下歙县文旅融合创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出发,介绍了全国和江苏省特色小镇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介绍了环境优美、产业特色、生态环境和谐、人民幸福的银杏特色小镇。该研究为建设环境友好型、彰显本地特色、结合本地特色因地制宜,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模式,有利推动了城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的体育产业中,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体育产业的发展是体育产业新的载体。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围绕运动休闲小镇特色发展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湖北省荆门市漳河新区爱飞客航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进行分析,归纳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经验。在充分提炼与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运动休闲小镇特色发展应注重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组建,这表明文旅融合势在必行。“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河南省作为文化大省,深度推进文旅文创融合,是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必然要求,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也是锚定“两个确保”、助力“十大战略”、建设现代化河南的重要支点。文章基于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机理的分析,剖析河南省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基础及问题,并针对如何进一步促进河南省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近年来依托安化黑茶走茶旅产业融合发展道路,县茶旅产业发展服务领导小组提出茶旅文康体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安化山水林湖等自然资源丰富,拥有悠久的传统体育文化,竞技体育基础好,群众体育底蕴厚。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安化应充分利用政策优势、自然人文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优势,发挥茶旅产业融合特色,利用茶旅融合、体旅融合、企业领跑、能人返乡、文化赋能等特点,采用“茶旅景区生态体育+旅游观光”模式、“茶旅景区生态体育+田园体验”模式、“生态体育+养生休闲”模式、“茶旅+体育赛事”模式、“体—茶—旅”一体化互助宣传模式,推进安化“体—茶—旅”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20.
杨娜 《西部旅游》2022,(23):64-66
自2016年以来,全国各地开始挖掘优势资源,纷纷加入特色小镇的建设大潮中。特色小镇的建设不仅能够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对特色小镇的建设进行研究,不仅能够认识到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有助于推动城镇地区高质量发展。目前,甘肃敦煌市月牙泉特色小镇存在着缺乏品牌效应,缺少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文化资源开发层次低,旅游产品缺乏多样性,文化旅游基础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着力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