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德化陶瓷发展历程的分析,针对德化陶瓷产业发展存在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才缺乏、市场无序、出口受限、资金不足等问题,提出了能源结构调整、品牌创新、拓宽融资渠道等对策,从而促进德化陶瓷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德化陶瓷产业集群已成为促进德化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德化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有着自然资源、劳动力和交通运输、软环境等成本优势,德化陶瓷产业集群可以成本优势提升竞争力,其有效途径为:继续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快产业园区和专业市场建设;实施人才工程;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和实施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3.
韩旭东  刘闯  刘合光 《改革》2023,(3):121-132
在新一轮信息革命中,数字经济成为各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并重塑着各领域的产业格局。农业全链条数字化对乡村产业转型具有推动和引领作用,有效促进了全产业链生产效率、产业结构、产品新市场、主体协同分工等方面的改善。通过发挥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并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环节深度融合,可实现乡村产业转型升级。针对当前农业全链条数字化助推乡村产业转型面临的数字基础设施薄弱、数字人才缺乏、数字技术应用不足、农业产业链主体协同分工不足等难点,应提升农业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农业全链条数字化人才培育和梯队建设,强化农业全链条数字化集成应用,增强农业全链条数字化转型中的多主体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4.
辛文  杨帅 《科技和产业》2024,24(8):15-21
生物医药产业是珠海市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需要借助国际合作来促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当前数字经济发展迅猛,为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提供了良好环境。通过研究当前珠海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现状及存在问题,基于数字经济背景提出搭建数字化产业联盟推动科研合作、灵活引进高水平人才和跨国公司、深化粤港澳大湾区要素合作、分区域有重点地开展医药产业国际合作的发展路径,为新形势下珠海生物医药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辽宁省数字贸易规模和发展水平出发,分析其数字贸易发展存在缺乏相关产业的支撑、所需的人才资源和资金投入不足和数字贸易的发展水平较低的问题.针对当前数字贸易水平低下的问题,辽宁省可采取积极改善和提升数字贸易发展环境、以数字化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等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2019年以来,合肥市数字经济产业创新试验区先行先试,不断探索发展,整体建设成效显著,但当下仍面临数据资源融合贯通不顺畅、数字场景开发领域不均衡、企业数字转型渗透不到位、数字生态体系构建不完备、数字经济人才引培不充分等问题。鉴于此,应强化数据资源融合贯通,全面提升数字基础支撑能力;加快数据场景应用开发,全面营造数字改造升级氛围;提速扩面企业数字化转型,全力加强数字赋能价值实现;培育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夯实数字经济发展要素保障;加大数字经济人才引培,全力做好未来数字人才保障,以加快数字经济产业创新试验区建设,引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发展数字农业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必经之路,是实现我国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无锡阳山水蜜桃在产业数字化方面积极探索,形成“1个中心+3条主线+N个系统”的战略布局,但仍面临着数字技术开发力度不足、数字化生产要素资源相对缺乏、数字治理整体水平不高等现实制约。文章通过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科技创新应用、政策资金扶持、人才队伍培育等优化路径探讨,为研究数字农业助推乡村振兴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广东清远市为例介绍了欠发达地区产业集聚的模式,建立工业因区和依托原有企业,引进外来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扩大规模,指出了在产业集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在产业集聚中受到的人才、土地、环境、资金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了欠发达地区产业集聚过程中大力扶持本土企业,打造"区域品牌集群"、培育完整产业链等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信息通信技术催生了数字经济的发展,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浙江省作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高地,产业数字化发展正当其时。本文从浙江省产业数字化的背景和产业基础出发,分析了浙江省产业数字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浙江省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庞静  孟越 《辽宁经济》2009,(11):20-20
产业集群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成长期,对地区经济促进的同时,成本优势作用在递减,遭遇到产业发展的瓶颈。通过区域品牌带动产业集群升级是解决产业集群发展瓶颈问题的有效路径,而区域品牌构建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向高质方向发展,产业升级是经济持续高质发展的重要途经。文章以跨境电子商务税收等一系列外贸政策背景下的高端消费回流(以国际精品品牌产品消费)为切入点,定性并定量(ARMA模型)论证高端消费回流对中国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作用机制,并获得结论:海外高端消费回流对国内规模化消费升级构成驱动力;海外高端消费回流通过三个路径有效推动相关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国内高端消费和产业数字化及智能化升级水平均呈增长趋势;高端消费回流是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有效预测变量,且二者呈统计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产业数字化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基于CNKI数据库,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产业数字化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工业互联网和制造业是当前产业数字化研究的五个热点主题;未来研究热点更关注建筑产业、产业数字化转型新动能、人工智能和产业深度融合等。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为中国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相关文献的定量回顾,深入地了解了我国产业数字化的发展和演变。  相似文献   

13.
邝光明  曹文杰 《改革与战略》2011,27(10):127-130
创意产业集群走向品牌化是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品牌存在集群品牌意识不强、集群品牌产权不清、缺乏龙头品牌和创意型人才等问题。在结合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就这些突出问题提出要以品牌定位、注重营销、创新和产权保护为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4.
数字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心,我国也在数字化浪潮中激流勇进。景德镇自古以来以生产传统陶瓷为主,随着数字化对社会生产模式的变革,高新技术陶瓷成为景德镇重点发展的对象,而对传统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也需要引起重视。数字经济的到来不仅可以为高新技术陶瓷添加新的力量,也可以为传统的陶瓷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新的思路,助力传统陶瓷业的复兴。  相似文献   

15.
要实现德化陶瓷企业得以更进一步的壮大发展,人才是关键.建设和完善一生与陶瓷经济发展相适应、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对推动德化陶瓷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文章分析了德化陶瓷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宋欣欣 《科技和产业》2023,23(7):111-116
数字经济时代就业质量的提升对稳就业的实现至关重要。利用2011—2020年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实证检验产业升级与数字经济和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就业质量。同时,产业升级在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质量提升方面具有显著中介效应,即数字经济能通过产业升级路径来提升就业质量。因此,为了提高国家当前就业质量,需要推动产业升级,加大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对于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解决就业问题以及形成新的出口支撑点有重要意义,但是存在人才瓶颈、企业规模小、商务成本高以及整体品牌形象不强等问题。要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离岸外包与在岸外包相结合,有针对性地给予政策扶持,打造并擦亮"江苏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18.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是景德镇复兴千年瓷都品牌的重要产业抓手。文章以T陶瓷文化创意街区为调查样本,在深入了解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和强化外部活力入手,提出了打造硬件环境、配套功能、人才引进以及政府产业、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2016—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9市2特别行政区的数据,运用熵权法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制造业转型升级水平,将数字经济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及具体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赋能效应显著;通过对机制分析表明,科创能力的提高、企业产业的分散、人才资本的积累是数字经济赋能粤港澳大湾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三个重要渠道。为了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赋能效应,应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发展,增加科技创新的投资力度,增强数字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强数字经济与各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重构和产业链调整背景下各国的重要选择。智能制造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根据企业调研考察分析,浙江省制造业发展不平衡,尚处于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并存的阶段。通过对企业进行调研统计,对浙江省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梳理,有关智能技术应用、智能制造应用情况和效果进行分析。发展智能制造受到技术、环境、资金、人才与政策等各方面的影响,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依据企业智能制造需求、动力和能力判断,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需要多方协同创新,要因地制宜,弥补短板,既要推进大企业的智能制造,又要发展中小企业的智能制造,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