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海南乡村振兴开局良好,成效显著,但在其实践过程中存在乡村产业发展不充分,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自由贸易港建设,有利于推动海南乡村“三产”融合发展以及培育本土创新型人才,有助于海南构建新型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的产业体系。自由贸易港与海南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是:合理利用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化开放性政策,坚持创新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加强国际农业交流合作,扩大农产品流通范围;开设国际化农村技术院校;建立新型农业“试验区”。  相似文献   

2.
杨慧 《商展经济》2023,(11):40-42
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乡村振兴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优势,同时也为乡村旅游业发展指引了方向。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中,乡村旅游产业要与乡村振兴战略进行融合,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因地制宜地采取策略,以不断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健康和持续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而努力。本文重点从六个方面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海南自由贸易港与东盟国家产业联动发展对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有着巨大的影响。系统分析海南自由贸易港与东盟国家产业联动发展的基础,并结合海南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和投资状况分析,阐释了海南自由贸易港与东盟国家产业联动的重点领域,并最终提出海南自由贸易港与东盟国家产业联动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我国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对世界经济有着重大影响。尤其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地缘上处于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连接地位,自贸港建设对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合作格局必然有着巨大影响。因此,深入研究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对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联动的推进机制和作用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系统分析了海南自贸港推进我国与东盟国家产业联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并结合我国与东盟国家要素禀赋、产业结构特征分析,提出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我国与东盟国家产业联动发展的具体内容和路径。  相似文献   

5.
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中国开放的新高地,应作为数字中国战略的重点实验区域.海南自贸港在制度、产业、政策、技术方面有着显著优势,为重点发展数字贸易提供了可行性支撑.在未来、海南自由贸易港应为中国数字贸易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2019年5月,我国发布《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第一次以文件的形式正式确立了数字乡村建设目标。2022年1月,我国下发《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特别强调,要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数字经济为依托,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该文件为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无论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还是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中,产业都是推动农业发展、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着力探讨数字经济融合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最终在此基础上提出严谨可行的保障措施,以期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7.
谢哲毅 《对外经贸》2023,(12):62-65
针对乡村产业兴旺的问题,文旅融合以数字技术为中介加快乡村发展步伐,符合新发展阶段基本要求。为实现后全面小康时代乡村振兴,重塑乡村文化空间场景和重构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其中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实施乡村文旅结合战略,数字技术通过商业链接、文艺创新与数字科技三维赋能乡村发展,着力打通未来科技与乡村复兴的通道,推动乡村发展朝向多场域多维度融合转变。通过数字文旅赋能乡村振兴以期达到乡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2018年4月13日,海南正式设立自由贸易港,自此海南成为中国大陆唯一、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港.作为海南支柱性产业之一的旅游业,被赋予了更为重大的使命.随后海南省政府明确了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以促进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作为旅游业中重要一环,导游行业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为了探索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南导游人才胜任力,通过文献回顾、数据收集以及实证分析,确定了其由四个维度、十七项胜任力指标构成,从而有助于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所需优秀导游人才的筛选和海南高校培养优秀导游人才.  相似文献   

9.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在希望的田野上必将谱写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的崭新诗篇,让农村更加美丽、农业更加兴旺、农民更加富庶、生活更加幸福。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重要途径、重要引擎。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乡村旅游要有新作为、大作为。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大背景下,结合乡村旅游的投资一定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0.
张刚  张文佳 《商展经济》2023,(12):34-37
本文以赋能理论为指导,采用多元回归模型探讨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机制与路径,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论证数字经济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助推器。选取2015—2020年数据,研究发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完善乡村数字信息技术及发展农村电商等可以助推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乡村产业市场竞争力。同时进一步测算出在数字经济赋能下,农林牧渔业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平均贡献率,其中农业平均贡献率最高(47.78%),其次是牧业(45.79%),渔业和林业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13%和2.31%。最终得出结论:应该优先推动农业和牧业数字化转型,进而带动林业和渔业数字化转型,最后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1.
张双 《北方经贸》2024,(3):112-115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国家重大战略。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过程中,海南应突出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制度优势、政策优势,加快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本文在全岛封关运作背景下,主要分析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人才需求、制度开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高质量建设与发展。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全力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的经济发展不仅仅需要海南环岛经济的开发,也需要乡村经济的振兴,休闲农业发展是海南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海南休闲农业发展要以农为本、市场导向、功能统一为基本指导思想。海南发展休闲农业具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市场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开发方式比较粗放,农业休闲配套服务基层设施有待改进等问题。因此,需要在明确发展思路,完善融资渠道,对农户进行职业相关培训,适度调整用地政策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乡村地区的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且随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程度的提高,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正向促进效果也会越明显;从区域异质性估计结果可知,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欠发达地区中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程度更大。因此,本文认为通过依托乡村资源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地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乡村产业保障体系,可进一步助力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4.
南海是关系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地理空间。基于南海区域经济合作的视阈,探讨琼港合作如何推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在理论价值的层面,区域合作理论构成琼港合作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理论基础。在实践意义的层面,琼港合作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可以促进区域合作交流互动,推动琼港协同发展、联动发展,推进建设贸易强国与海洋强国。在路径优化的层面,琼港合作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路径包括:深化海南自由贸易港+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合作;以琼港为中心构建泛南海经济圈;琼港对接国际自由贸易规则;琼港共同参与南海海洋治理。  相似文献   

15.
数字技术对全球价值链的分解、融合和创新使得全球价值链的研发设计、生产组装、流通与消费环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在此背景下,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优势,使得海南数字产业具有极其明显的比较优势。然而调研结果显示,海南自贸港数据开发与创新动力不足仍制约底层技术发展,产业基础薄弱仍制约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与技术链,同时竞争力不足与监管缺失也阻碍了产业数字化发展。因此,深入挖掘数据,为底层技术研发注入创新力量;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保障中高端制造业运转效率,以及增强数字产业竞争力,完善数字监管体系是海南自贸港数字产业发展的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16.
休闲农业是当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是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休闲农业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本文通过对基于乡村振兴的休闲农业发展研究,探索乡村振兴和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分析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合理规划可持续发展的休闲农业体系,推...  相似文献   

17.
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充换电商业模式的选择与创新直接影响其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海南具有最高水平开放、地理区位独特和清洁能源丰富等发展优势,但也存在着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不够合理和换电模式下利益相关者难以实现共赢等问题与挑战。可以基于大数据、车联网和区块链等智慧交通融合应用等数据赋能,打造“智慧海南”模式;明确政府、电动汽车生产商和电池制造商等其他产业链成员的主体角色定位,创新产业联动,促进融合发展,实现“共赢海南”模式,最终形成“海南自由贸易港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服务业作为海南的支柱产业,近些年发展迅速,服务贸易也实现了快速增长,自由贸易港建设为海南进一步发展服务贸易提供了新机遇。为使海南服务贸易发展与自由贸易港建设深度契合,将海南打造成服务贸易新高地,海南应该充分发挥其资源禀赋优势、交通区位优势及产业结构优势,利用自由贸易港建设带来的开放水平提高、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的发展机会,深入优化产业结构,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与发展新兴服务业同步进行;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推动数据跨境流动;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改善营商环境,大力引进外资,进一步扩大海南服务业开放度;坚持人才引进与培养并重,建设数字化人才体系;融入一带一路和RCEP战略部署,加强与东盟各国在服务业与服务贸易、信息科技、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19.
孙继国  孙尧 《财经论丛》2022,(11):51-60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探索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路径,对于“后扶贫时代”防止返贫致贫,扎实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18年我国内地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对各省份乡村产业振兴水平定量测度基础上实证检验金融科技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能够通过缓解涉农融资约束、推进农地流转和提升农业技术创新水平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促进作用在农业部门要素错配程度高和非农部门要素错配程度低的地区、非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表现得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康婕  邓青  涂艳 《现代商业》2023,(19):3-6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农村地区对海南的整体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然而由于人口密度和复杂的空间差异,农村地区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压力。本文通过对海南特色农村之一的石山镇进行深入研究,总结乡村产业链升级实践经验,以期对海南乡村振兴成果巩固、农村地区的产业优化升级以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