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微观经济学的需求理论,结合相关研究进展,文章构建了包括基本经济因素(收入和相对价格)、对外开放度、旅游业发展水平、人口统计特征、突发事件等变量在内的出境旅游需求模型,以74个国家/地区1995—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分析了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出境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的总体特征与异同。结果表明,收入和价格是影响出境旅游需求的决定性因素,对外开放度、旅游业发展水平、人口统计特征及突发事件等其他因素对出境旅游需求同样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收入、价格以及产业发展水平对发展中经济体出境旅游需求的影响作用相对更大,而对外开放度和人口统计特征(就业水平、年龄结构和受教育水平)对发达经济体出境旅游需求的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
旅游资源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区域旅游发展中,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以长三角地区为例,结合旅游资源丰度指数、旅游经济指数等,分析旅游资源丰度与旅游经济空间错位情况。宏观层面上,重力模型揭示了旅游资源、国内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收入三者重心东南—西北—西北的偏移趋势。在微观层面上,在A级景区与国内旅游收入方面,上海为无明显错位,江苏为正错位,浙江由正错位转向负错位,安徽为负错位;A级景区与入境旅游收入方面,上海为正错位,其余三省为负错位。此外,通过旅游经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揭示空间错位动态演化的内在影响要素。  相似文献   

3.
<正>旅游业的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此背景下,文章通过构建四川省21个市2010—2020年的平衡面板数据,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四川省旅游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可以在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同时缩小城乡差距,同时旅游产业发展对于城乡收入的影响是多期的叠加结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此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政府财政支出的扩大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改善有着积极作用。对此,文章在最后提出提高新型经营主体在发展旅游产业中的地位、加强政府旅游规划指导、推进文旅融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与繁荣。近年来,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越来越多。文章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例,将长沙市国内旅游收入作为因变量,选取适合的自变量建立模型,定量分析可能影响长沙市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基于此,将逐步回归、主成分回归、岭回归三种方法得到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综合分析得到对长沙市国内旅游收入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住宿餐饮业法人单位数和居民旅游消费价格指数(CPI)。  相似文献   

5.
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支出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是旅游者的经济条件、人口特征和行为特征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国内现有的研究由于多采用宏观数据,缺少描述旅游者人口和行为特征的微观数据,对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分析有失偏颇。文章采用2010年对中国24个城市的居民家庭进行调查收集到的旅游消费数据,综合考虑家庭的经济条件、人口特征和行为特征,以家庭为单位,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定量研究了影响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除家庭资产和收入外,家庭对收入的预期显著影响家庭的旅游消费,这解释了旅游产业对宏观经济的变动比较敏感的原因。它折射的宏观经济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当经济不景气时,旅游业可能是率先遭受冲击的产业。反之,当经济向好发展时,旅游业也往往蒸蒸日上。以户主年龄作为代理变量,调查还发现城市家庭的旅游消费与家庭生命周期密切相关,当户主年龄在25~34岁时家庭旅游消费支出达到高峰。此外家庭的风险偏好也显著影响家庭的旅游消费支出。借鉴美国消费金融调查用分类变量测度风险厌恶的方法,文章发现风险厌恶程度越高的家庭越愿意将大部分收入用于储蓄,从而相应地减少旅游消费支出。由于家庭承受的风险多数无法对冲,因此提高风险厌恶程度较高的家庭的旅游消费,恐怕单靠旅游产业自身还无法解决,需要保险业等相关产业共同努力来创造一个较好的旅游产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框架,以张家界市的旅游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旅游企业员工收入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受教育程度、工作经历、性别、婚姻、职位、企业盈利状况等.其基本结论是:张家界市的旅游企业男性员工年度收入比女性员工的年度收入高20%左右,性别歧视严重;不同员工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员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员工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其收入分配的最重要的因素,且对女性的影响大于男性;员工收入与工作经历呈现出倒"U"形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在男性员工中体现得更为明显;父母身份对男性的收入产生积极影响,而对女性的收入产生负面影响;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张家界市旅游企业的员工平均收入水平在近几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家一直大力扶持旅游产业发展,旅游逐渐成为许多中上层阶级家庭不可或缺的娱乐休闲活动,旅游经济也成为国家经济收入的一大来源。然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下,以旅游、餐饮业为代表的经济产业指数出现严重下滑,难以振兴。为将来旅游经济产业早日恢复,本文以过去十一年的旅游产业影响因素为指标,进行分析,并简要提出对未来局势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各种有关出境旅游市场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收入水平与出境旅游的关系存在着显著的争议。文章判断二者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且因国家而异。该研究引入门槛回归模型,以世界95个国家和地区为研究总样本,并按照面积大小划分为3组,利用其1995~2011年的人均国民收入、出境旅游率、年龄结构、教育水平和就业水平数据,对收入和出境旅游率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1)各样本中,收入与出境旅游率均呈显著非线性相关。(2)样本不同,收入门槛值的数量和位置不同,促使出境旅游快速发展的收入门槛值也不同。说明国土面积对收入与出境旅游的关系具有潜在影响。(3)各控制变量总体上对出境旅游率具有正面影响。(4)中国出境旅游实际表现超过理论基准,处于快速超前发展的阶段。以上研究结果可以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判定出境旅游的发展阶段及制定合适的旅游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是实现农业转型升级、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大湘东地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13—2022年湖南省相关统计年鉴数据,从时空角度分析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耦合发展水平、空间相关及空间聚集特征,并探讨影响二者耦合的因素。结果表明:大湘东地区农旅耦合协调度持续上升,总体实现了“严重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初级协调—良好协调—优质协调”的逐级跨越;影响大湘东地区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的因素按作用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地方财政支出、人均文娱支出、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现有高铁和规划高铁两种情境下京津冀地区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测算与比较,分析了高速铁路的建设对京津冀地区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空间分布特征、变化幅度和空间差异的影响,并识别了不同城市的主要空间相互作用的联系方向。研究发现:高速铁路显著提升了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总量,缩小了空间差异。其中,唐山、张家口、承德3个城市获益最大,作为客源地产出作用的位序分别提升了3位、2位和2位,作为目的地接收作用的位序分别提升了3位、4位和4位,而衡水则排在全区最末位。高速铁路网络化运营后,张家口作为客源地产出的空间作用弱于作为目的地接收的空间作用,而秦皇岛作为目的地接收的空间作用小于作为客源地产出的空间作用,且北京、承德作为目的地的空间作用被高速铁路网络放大,而唐山则提高了作为客源地产出空间作用的能力。最后,本文提出,240分钟的旅行时间是城市间产生较强旅游空间作用力的重要分界线,并对京津冀地区在高铁网络化运营时代的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高收入人群旅游个性化的需要,传统的大众化涉外旅游已经无法满足高收入群体的需要,大众化涉外旅游向高端涉外旅游过度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端涉外旅游发展的驱动因素,进一步分析我国高端涉外旅游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西部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区域经济具较强的贡献力,使其在经济中的产业地位日渐突出,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本文选择西部地区12省区2001-2017年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在分析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总结该地区旅游产业的作用。结果表明:发展现状方面,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较快、旅游产业地位提升、旅游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作用方面,旅游产业是西部地区支柱产业、旅游产业是西部地区生态产业、旅游产业是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产业。最后,分析总结,提出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江苏省657家星级乡村旅游地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缓冲区分析、地理探测器等多种空间分析与统计方法,探究江苏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省乡村旅游地呈集聚分布,在苏北地区呈单核心空间分布,在苏中、苏南地区连绵呈环状分布格局。(2)江苏省乡村旅游地具有“沿路傍水” “环城近景”的分布特征,100万城镇人口是乡村旅游地集聚发展的门槛,大城市周边更容易形成乡村旅游地聚集区。(3)单因子探测结果发现,江苏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经济因素影响程度最高,其次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4)双因子交互探测结果显示,经济、社会、自然因素间的交叉作用显著性突出,空气质量与第一产业是乡村旅游地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运输是基础性保障因素,邻近拥有富裕客源的大城市是促使乡村旅游地集聚发展的根本原因。研究结果可为区域乡村旅游产业的布局优化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产业进化对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价值。文章借鉴经济进化论和现代资源观理论,通过自上而下的理论演绎构建乡村旅游产业进化过程模式;采用文本分析法与定性比较分析法,分析影响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进化的资源要素,探索产业进化组态路径。基于广西龙脊梯田景区61家旅游企业研究发现:(1)在多种组织资源持续交互作用下,乡村旅游产业呈现“自由演化-市场选择-实现进化”的螺旋式进化趋势;(2)组织学习能力、人力资本、技术创新、知识联盟、正式制度、创业环境6要素构成5条组态路径,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进化;(3)组织学习能力是所有组态路径的核心要素,知识联盟对初始资源劣势型乡村旅游小企业不可或缺,合理配置资源是进化的关键。研究结论揭示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进化的复杂因果本质,具有积极的实践借鉴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5.
唐玉兔 《西部旅游》2023,(19):76-78
<正>旅游演艺作为文旅融合的产物,已经成为许多旅游城市和景区的核心旅游资源。为了促进湖南省常德市旅游演艺产业的发展,打造常德市文化旅游品牌,文章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分析常德市旅游演艺产业发展现状,从决定性因素和辅助性因素两个方面分析常德市旅游演艺产业的竞争力,发现常德市旅游演艺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进而针对当前常德市旅游演艺产业发展存在的营销方式单一、互动体验缺乏、文化挖掘不够和科技应用不足等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意识到只有不断加大乡村地区的发展力度,才能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发展乡村旅游文化能够创新农业发展模式,给农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渠道和收入渠道,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分析我国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提出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策略,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7.
葛芸  张颖 《西部旅游》2024,(2):14-16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已逐步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河南省作为中国旅游的热门省份,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对其旅游经济影响因素进行深度探究有利于促进河南省经济全面发展。文章选取河南省2000—2020年旅游业的相关数据,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建立回归模型,分析河南省旅游经济的影响因素。其中,模型因变量为河南省国内旅游收入,自变量为地区生产总值、城市接待过夜游客数、旅行社数量、铁路营业里程和旅客周转量,最终得出城市接待过夜游客数和铁路营业里程是河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京津冀一体化和京津冀区域旅游的概念入手,通过分析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旅游资源优势和旅游业现状,提出来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通过分析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后三地旅游业的变化,提出了游客出行的变化。文章最后提出整体规划、政策统一、成立联盟和共同监管四项举措,以期京津冀区域旅游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乡村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同时也为乡村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只有抢抓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大力推动乡村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创新,才能不断提升乡村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文章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对海南乡村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在分析乡村振兴对海南乡村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海南乡村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最后就如何推动海南乡村体育旅游产业科学健康发展提出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居民旅游需求差异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滕丽  王铮  蔡砥 《旅游学刊》2004,19(4):9-13
旅游需求分析是旅游开发的基础。旅游需求差异分析有利于认识旅游市场特征。本文认为差异问题可以转化为分类问题,于是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Kohonen网络对中国39个城市居民的旅游需求分类,然后考虑了收入、旅游消费占收入的比例、区域旅游供给强度和交通条件4个因素,对各个类型的城市居民旅游需求特征信息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得到的认识是:(1)从出游率和消费两方面衡量中国城市阃居民的旅游需求的确存在类型差别,并且在不同程度上与人均收入有相关关系。(2)人均收入与旅游需求存在相关性,但是不同地区(城市)的人均收入只影响其部分旅游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