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城乡收入差距调节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被赋予了重要性和时代性的内涵,成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路径。通过建立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健全农民需求偏好的表达机制,有助于解决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中的诸多问题,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并最终有利于调节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2.
中国进入共同富裕正好与数字经济在时间上吻合。随着中国逐步进入数字时代,未来共同富裕必然以数字经济为依托,两者也有很强的契合性。本文从数字经济视角辨析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宏观经济一般性增长,即“做大蛋糕”;数字经济可以促进区域产业分散化、城乡协调以及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均衡性增长,即“分好蛋糕”;数字经济还可以弥补公共服务短板、提升政府服务能力以及促使数字基础设施更充分和均衡,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当然,数字经济也可能导致劳动力结构性失业等问题,需要在政策设计上尽可能扬长避短,从而事半功倍地推动共同富裕事业持续稳健前行。  相似文献   

3.
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应积极推进,但不能急于求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意味着财政资金在区域、城乡间的使用将更注重使全国人民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公共服务上享受到均等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中国政府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和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直接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是在中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提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作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规模庞大的群体,不同区域内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仍在分化,城乡之间流动人口的收入差距仍在扩大,流动人口内部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仍未缩小,深刻影响着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格局。建议综合施策,通过加强教育与培训、推动区域平衡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劳动力市场等措施,不断缩小流动人口收入差距,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助力加快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共同富裕的实现在本质上具有相同的追求目标,要想进一步推动共同富裕进程,必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目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推进共同富裕进程,应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设,重点解决不均等化问题,补齐短板,早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本文旨在厘清共同富裕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耦合逻辑,找出目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问题,探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程军栋 《价值工程》2011,30(2):311-312
社会保障是基本的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立法工作滞后、社会保障流动性差、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混乱等问题,提出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坚持统筹规划,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8.
公共服务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因此需要政府部分提供。由于边际效用递减和公平视角下的发展理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尤其是在城乡间均等的分配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江苏省分配公共服务中,本文通过对农村居民生活支出与收入之间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和一元对数回归方程,并进一步从基础教育,医疗卫生,以及基本社会保障三方面具体分析得出江苏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不仅在于增加农村经济的总量和改善农民基本生活,还应遵循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要求,拓宽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在农村的覆盖面,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居民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本质要求。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共建共享取得丰硕成果。但对标2030年实现“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的远期目标,京津冀三地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依然明显,存在公共资源配置不平衡、公共财政体制不健全、区域协调机制不完善、市场主体参与度不高等多重困境。建议从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强化公共服务多元供给等四个方面进一步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1.
冯斌 《上海物流》2007,(2):29-30
最近,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概念,并要求在二0二0年我国能在民主法制上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及均等化的财政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和基础设施为代表性基本公共服务进行的测算表明,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投入、人均受教育程度、办学条件和教师水平方面;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城乡公共卫生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投入和医疗卫生资源分布方面;城乡基础设施差距主要表现在道路尤其是饮用水的安全方面。下一步,应从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财政制度着手,设计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机制。  相似文献   

13.
我国居民收入水平近些年出现了显著的差别分化,基尼系数一直处于高于正常标准的警戒水平,城乡、地区和行业间的收入差异明显。收入再分配的公平调节中,面临着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体系、碎片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城乡二元的公共服务体系等困境。增强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功能,需要突出再分配调节的公平价值目标,建立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收体系,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享有。  相似文献   

14.
开展农村牧区社区建设,就是要在农牧民相对居住集中的区域通过完善农村牧区公共服务设施,增强服务功能,建立吸引人才的有效机制,实现城市人口有序合理地向农村牧区流动,加快农村牧区经济和产业化的发展,让广大农牧民在农村牧区致富,同时享受和城市人一样的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逐步消灭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一直备受关注,而在探讨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过程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实现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调节,似乎已经逐渐被当作一条"铁律"。然而,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是否相应地受其正面影响而缩小了,则一直缺乏相关的经验研究结果予以支持。本文以VAR模型对两者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社会保障水平在较短时期内发挥了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但很快就改变了作用路径,变为对城乡收入差距起着扩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出现了城乡贫富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社会问题。对共同富裕的理论基础,来论述城乡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区域差距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与缩小区域差距、城市化发展具有一致性。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失衡配置问题显著。以变异系数来衡量均等化水平,结果显示出:各区域城市化水平差距缩小,但各区域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差距渐趋扩大,其中社会保障和医疗水平差距巨大。这一局面的形成除了历史因素和资源禀赋影响外,政策机制是造成区域差距的关键。因此,应加快公共服务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基于2011—2021年我国28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传导机制、区域异质性及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共同富裕,更换实证模型及解决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且对西部与东北地区促进效应更为明显;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以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为表征的产业结构升级路径来促进共同富裕;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跨过门槛值后,促进效应显著增强。在上述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优先发展、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完善资源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19.
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是每一个公民的期盼。近年来,浙江省慈溪市坚持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养老、医疗保险为重点,基本建立起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20.
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总体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就业渠道;努力提供全覆盖和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切实改善农村民生;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最终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