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总结了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特征。并进行了国际比较和各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分析,对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了大致的定位。揭示了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和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全国产业结构“面”上的调整,对实施区域产业结构“点”上的调整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放弃了均衡布局的区域经济政策,代之以向东部沿海地区有效倾斜的政策。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我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区域经济差异和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意见分歧。本文在概括、总结对此问题不同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我国东、西部1978—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东、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与其产业结构、城市化及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东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与其产业结构、城市化及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1)东部的金融发展,不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均能助推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增长,但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也带来了通货膨胀的负效应;(2)西部的金融发展在长期能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进程及经济增长,但短期因果关系不成立;(3)西部金融发展对城市化的边际贡献较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重要省份,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显著。基于《2007山东统计年鉴》和《2007山东农村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权值法,分析山东17地市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情况及产生差异的原因,最终结合山东省情况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省际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原有基础和政策上的原因,造成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本文基于不变价格的数据,采用几种定量化指标,研究1952-2002年期间中国省际发展差异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6.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综合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从县域、地州区域、三大区域(北疆、南疆和东疆)和城乡区域四个层面,选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计量经济方法,对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对新疆区域经济类型进行了划分,最后得出一些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7.
8.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任何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经济现象。在中国,不仅东、中、西三大地带存在显的经济差异,各省区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以江苏为例,虽然其一直是经济大省,在国民财富增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2006年GDP总量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大关.仅次于广东、山东,位居全国第三,[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基于变异系数和锡尔指数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中国三大经济区的划分入手,选取人均GDP作为测评指标,用变异系数和锡尔指数对1978~2008年的区域差异水平进行定量测度。结果表明:①全国范围内区域经济绝对差异不断拉大,相对差异有所缩小;②东部与中西部差异十分明显,而中西部之间差异不甚明显;③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呈不断缩小趋势,中部呈波动中下降趋势,西部处于波动中,但总体变化不大。对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作简要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区域环境、要素投入、制度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许启发 《山东经济》2004,20(6):82-85
构建了用于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利用AHP法对山东省各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评,发现山东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针对这种差异,提出了相应的协调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朱俐  宁红 《中国经贸》2011,(16):122-122
本文在论述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概念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现状,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王希琼 《改革与战略》2011,27(9):110-112
20世纪末,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掀起了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篇章。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人力资源。文章结合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从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指导思想、体制机制创新、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人力资源架构以及人力资源宏观与微观管理等方面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14.
在我国不断推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中,区域经济差异伴随始终,金融结构的地区差异也越发显现,国家统一的总量调控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遭遇现实的结构性问题,产生了不同传导效果。近年来,国内有关区域差异和区域效应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众说纷呈,焦点集中在对区域经济差异成因的解释上。事实上,从经济金融内生关系视角来看,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金融体制改革对区域经济、金融差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并促成相互强化机制。  相似文献   

15.
经济理论的终极目的并非总结和发现规律,而是用于指导经济发展实践。东中西地带差异过大,已是不争之事实,但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内部经济差异却极少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应当在此类特殊经济差异显著扩大之前就未雨绸缪,事先做好调控才能避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被动局面。通过对经典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的研究和分析,我们能从中发现一些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一、北京市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1.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对北京市整体区域经济差异的考察.主要是通过对近五年北京市十八区县人均GDP的泰尔系数进行测算。泰尔系数在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时具有很好的空间可分解性.能将整个地区的差异分解成组内差异与组间差异.以及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对总体差异变化的影响.更加明了地说明总体差异的构成。泰尔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区域差距与区域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中国区域差距与区域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讨论●周民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近年来,区域经济问题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不少研究者都在认识区域现状,分析区域差距,提出区域政策,描绘区域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所有这...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与高等教育发展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东、中、西部区域差异由来已久。改革开放后这种发展中的不平衡更显突出, 它制约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的东、中、西部差距要缩小, 整体水平要提高, 区域间发展要协调, 本文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域划分入手,选取人均GDP作为测评指标,用变异系数和锡尔指数对1989~2014年的区域差异水平进行定量测度。结果表明:①全省范围内区域经济绝对差异不断拉大,相对差异有所缩小;②较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差异十分明显,而中等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差异不甚明显;③欠发达地区地区内部差异呈不断缩小趋势,中等地区呈波动中上升趋势,较发达地区处于波动中,但总体变化不大。对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作简要分析,文章从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诸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权衡 《开发研究》1998,(1):44-46
一、制度: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制度之所以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主要是因为:第一,制度在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中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已无法解释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复杂活动,现代经济增长必须考虑到制度因素的重要作用,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必须引入制度因素,必须看到有了制度才能把土地、资本、劳动和技术这些生产要素的潜在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使这些要素相互发生作用并发挥其功能。可以这样说,制度内生于经济增长过程,是现代增长的一个内生变量。正因为如此,分析制度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及其意义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