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联竞争力》2004,(8):65-65
罗蒙以两万元起家,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发展迅猛,2000年,成为中国服装市场成长最快的十大品牌之12003年,销售收入超过18亿元,主导产品西服的国内市场综合占有率已位居第二。罗蒙在中国服装界创造过12项第一。  相似文献   

2.
宋苒苒 《中国市场》2013,(42):76-7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多,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不断完善、种类繁多的税收制度也在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合理避税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税收占据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更占据了国家预算的重要比重,虽然我国在反避税方面主要存在于外资与跨国企业,但对国内中小企业也应采取措施。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探讨中小企业的避税与反避税策略。  相似文献   

3.
外资企业在我国大肆避税已是不争的事实.2004年外资企业纳税百强的纳税总额约为628亿元,与2003年基本持平,增长率近乎为零.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外资不断涌入的背景下,外资企业纳税竟无增长,只能说明外资企业利用各种手段逃避了税收.据税务部门估计,由于外资企业避税,我国每年的税收损失都在300亿元以上.鉴于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扩大在我国的经营业务,国内转让定价必将成为外资企业避税的重要手段,进而造成我国更大的税收损失.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塑料包装行业装备水平得到提高,市场需求迅猛增长,促进了塑料包装材料的发展,估计2000年产量为250-300万吨。  相似文献   

5.
国际税收治理中的涉税信息披露政策是提高税收透明度、防止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重要规制工具。本文以我国自2016年起实施的国别报告制度为例,基于2010—2019年具有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上市企业样本,探究了涉税信息披露对跨国企业避税的影响及其反避税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国别报告抑制了我国的跨国企业避税,使企业实际税率相对平均上升7.4%。这一抑制避税的效果具有溢出效应,使总收入在填报门槛以下400万元范围内的企业避税程度降低。机制分析表明,国别报告主要通过缓解税务机关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增加声誉成本机制抑制避税。异质性分析表明,国别报告对于在积极参与信息交换的地区投资的企业、在信息交换完整性高的地区投资的企业和研发投入高的企业的避税程度影响更显著。本文的研究为我国进一步完善国别报告制度、打击跨国企业逃避税、深度参与国际税收治理体系重构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逐渐采用了混凝土集中搅拌、商品化供应的方式,混凝土由专门的混凝土搅拌站提供,由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到各施工场所。一个搅拌站可以为半径20km以内的工地服务。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已经成为当今工程建设市场上的“宠儿”。由于市场需求量大,众多企业均看好这块市场。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发展是汽车专业分工细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来看,青岛利用外资与中国利用外资的发展同步,经历了起步、发展、快速发展、集约发展的历程.1984年,青岛作为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开始向外资开放,使利用外资开始起步.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的发展阶段,青岛外商投资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合同利用外资金额11.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0亿美元,分别比1991年增长633.33%和300%.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青岛外商投资进一步发展,除1997~1998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外,保持了连年增长的势头,并于2000年突破10亿美元,伴随2001年中国入世的成功,外商对青岛的直接投资达到了15.8亿美元,而2002年更进一步发展为23.8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播经历了“繁荣-衰退-繁荣”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广播以宣传为主,很少考虑广告经营,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广播经营机制的转换,得到了快速发展;1999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广播广告经营额出现下降。2000年以后,随着市场变化和广告经营模式的转变,广告经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连续5年增长率维持在20%左右,全国广播广告收入总额已经由2000年的15.2亿增长到2005年的49.68亿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企业集团的经营模式,利用内部交易以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关联企业,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利用内部转让价格来进行避税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在我国,非常保守的估价是每年因转让定价而损失的税收高达300亿元人民币。从税法学的角度对转让定价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将其定性为狭义的避税手段,是一种脱法行为。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中间件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近三年来,从全球到中国,中间件产业化速度发展很快。根据有关数据,预计2005年中国市场销售规模为16.8亿元,比2004年增长31.5%。  相似文献   

11.
《粤港澳价格》2005,(7):22-24
5月底香港财赤达84亿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局近日公布,截至五月底止,本财政年度首两个月整体政府支出为384亿元,收人为300亿元,因而录得约84亿元赤字。在截至四月底则录得20亿元盈余。香港特区政府财库局表示,由于多项收入如税款大多在财政年度的后期收取,因此在财政年度初期出现赤字是正常现象。截至五月底的财政储备为2876亿元,较四月底减少103亿元。五月份政府整体开支约198亿元,收入约95亿元,因而录得约103亿元赤字。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产业政策和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国家经济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模具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年均增速一直在两位数,1997年模具产值首次超过机床产业。1999年达245亿元,2002年完成360亿元,2003年预计超过400亿元,仅排在日本、美国之后,位列世界第三。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模具行业已形成国营企业、三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并存的生产格局,拥有20000多个模具生产厂点,职工约50多万人,从事模具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已达60多家。从模具生产的实力看,我国已成为世界模具生产的大国。  相似文献   

13.
《品牌》2015,(12)
从20世纪90年代起,逆向物流在国外开始被重视并获得了飞速发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实践越来越多。而在中国,逆向物流的研究还处在冰山之下,并未受到广泛重视。面对逆向物流发展的深刻环境要求和多方面的经济价值的驱动,为了进一步开发物流这块黑大陆的宝贵资源,我国学者也对逆向物流展开了多方研究。本文根据国外的优秀研究成果对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世界企业并购热潮及轴承行业经典案例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企业并购潮风起云涌、规模宅前,“产业全球化”之势锐不可挡。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世界企业兼并史上超过10亿美元的兼并案例非常罕见;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大型上市公司成为兼并的主角,金额动辙在百亿美元以上的兼并案例比比皆是,到了2000年,兼并金额超过千亿美元已时有所闻。如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合并为世界媒体巨人,  相似文献   

15.
与多数‘起飞”中的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外贸经历了“由逆转顺”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前以逆差为主,90年代后持续顺差。2005年以来,我国顺差迅速攀升,达到1020亿美元,2006年已超过1770亿美元。特别是我国顺差增长与外汇储备同步升至万亿美元以上,引起了各方面对外部失衡的广泛关注。如何看待顺差增大问题,我认为有五点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王来武 《商业研究》2004,(17):177-179
美国的员工持股制度萌芽于19世纪后期,最初被称为“工人所有制”,到了20世纪20年代一些公司开始尝试“利润分享”来缓解劳资冲突。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凯尔索等人对员工持股制度又进行了重新探索。在1974年美国《员工退休收入保障法》颁布之后,员工持股制度发展迅速。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员工持股制度步入稳步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企业大举进入中国手机市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稳步上升,2001年达到中国手机市场份额的13%。但是,以摩托罗拉、诺基亚和爱立信为代表的洋品牌,凭借他们长期经营形成的研发、生产及营销优势,仍然占据着中国手机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在国产手机厂商当中,TCL移动通信2001年实现手机销售量130万台,销售额30亿元,利润近3亿元,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跨国企业,打破了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垄断局面。本文对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形成、发展以及特点进行了说明,最后分析了跨国企业在中国的情况及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饮料市场已经有过两次浪潮,一个是两乐带来的碳酸饮料浪潮。一个是水业巨头们带来的瓶装水浪潮,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碳酸饮料(汽水)就是饮料的代名词。到了90年代后期,瓶装水在边打边唱的闹剧中发展起来,产销量跃过了碳酸饮料,坐上了老大的位子。到了2001年,种种迹象表明,茶饮料已经以锐不可挡之势走上了前台。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大型家电零售企业经营策略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家电零售业取得了飞速发展,涌现了一大批大型家电连锁企业集团,成为中国连锁经营发展史上的新亮点.根据2002年度中国家电零售业销售额排名,位于家电销售额第一名的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年销售额近120亿人民币,而位于第二、第三位的山东三联集团和江苏苏宁电器也接近90亿元规模.这样的销售业绩引起了人们对家电零售业极大的关注.本文将就以上三家家电零售企业为主体,初步分析和探寻国内大型家电零售企业的经营策略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