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荣飞 《消费导刊》2009,(3):256-25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必须坚持的根本政治制度。新形势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从党与人大的关系、选举制度、常委会的组成等三方面对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商》2004,(10):68-68
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相似文献   

3.
高冰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6):226-227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主实践的现实基础上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时又与中国国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它的形成是我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人们代表大会制度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同时人民要求发展政治民主的愿望日益增强,党和政府提高政治文明的政策措施日渐增多,改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成为我国人民政权体制适应新世纪发展要求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5.
张和平 《致富时代》2016,(4):220-22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选举制度、人大代表的结构和能力素质、人大自身建设以及依法行使职能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理顺党的领导和人大权力的关系、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更好地搞好立法和监督工作,加强人大自身建设、不断优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相似文献   

6.
黄锐 《中国报业》2023,(11):66-67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电视新闻依然是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人大宣传工作的目标任务,通过对新闻案例的比较分析,总结出仔细斟酌新闻选题、灵活运用采编技巧和精心设置电视栏目等实践方法,为提升人大电视新闻节目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民主本身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但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必然是作为一种国家制度的存在,只有作为国家制度的存在才能起到用国家的力量来保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最终保护人民当家作主的作用。它的制度包含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相似文献   

8.
民主和法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建设走过了许多曲折的道路,但同时我国人民也在民主法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了许多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主要包括: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必须依靠党的领导;必须立足中国的国情;必须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  相似文献   

9.
2006年12月初,北京市石景山区人大常委会接受了物美商业原董事长张文中提出的辞去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请求,巧合的是,平谷区人大常委会同时罢免了原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的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  相似文献   

10.
丁璐燕 《浙商》2013,(5):32-35
新当选的浙江省省长李强在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3年浙江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减少审批部门、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审批时间的“四减少”为核心,努力把浙江打造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的省份之一。浙江省欲打造办事“最快政府”。  相似文献   

11.
薛瑞众  魏民 《华商》2012,(7):48-51
胡国任,男,汉族,1966年5月生,湖南衡阳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现任桂林湘商商会会长、党支部书记,桂林市鑫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桂林市自主房地产公司董事长,桂林市新华萤石有限公司董事长,桂林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系桂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源县第十三、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相似文献   

12.
《品牌》2014,(2):17-18
选举是民主的基础,选举制度是民主制度的核心部分。我国在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根本政治制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下形成了以人大代表选举和政权机关选举的政治选举为主体、居民选举村委会和居委会的社会选举为重要内容的,宏观民主与微观民主齐头并进、政治民主与社会民主协调融和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3.
许敏 《华商》2008,(10):100-100
质询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一项监督权力,用于监督"一府两院"工作中的重大违法违纪行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质询监督在我国没有得到广泛运用。本文通过研究,就目前我国质询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国家产生迄今,在民主这一理念框架下,人们进行了无数的尝试、创新,试图建立心中理想的民主制度的国家。放眼古今中外,作为一种国家制度的民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古代雅典和古罗马的城邦时期实行的由全体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物管理的直接民主制,另一种是从17、18世纪开始沿用至今的由经全体公民选举出的极少数代表组成的代议机关管理国家和社会事物的间接民主制。这种由少数代表组成的代议机关替代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制度在政治学中被定义为“代议制度”。但在当今的民主国家中,“代议制度”却有着不同的名称和内涵。代议制度在西方国家叫议会制,而在中国被称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两种间接民主形式,都体现了人们崇尚民主反对专制的价值追求,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创新。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都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二者有其共同之处,主要表现在:1.一般都拥有立法权,即制定、修改、通过、废止法律和法令的权力。这是议会的传统权力,也是议会发挥立法功能的主要原因。我国人民代表大会首先是一个立法机关,它把人民的意志变成法律,通过依法办事,从而在根本上实现人民当家做主。2.对政府和社会都有广泛的监督权。政府要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参...  相似文献   

15.
《商》2016,(10)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体制下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事机构,是一切其他机关的权力来源。审判权作为一项重要的公权力,其权力毫无疑问也是来自于人大的授权。本文拟就宪法层面上人大与法院的制度关系以及人大如何行使对审判机关的监督权进行简要梳理。  相似文献   

16.
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和各省区市的“十二五”规划都已经制定出来,并经过同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相似文献   

17.
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近3000名代表投下了庄严而神圣的一票,对选举法修正案草案进行表决,以2747票赞成、108票反对、47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高票通过。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选举制度上又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跨越。新中国首部《选举法》诞生于1953年,1979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选举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选举制度。  相似文献   

18.
“大力推进社会建设,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1月23日上午,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省长李小鹏代表省政府做政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9.
在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全体会议上,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康飚高票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两种重要形式。从中国的现实出发,把选举民主协商民主这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十分重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应当围绕保证和落实人民当家作主展开,应进一步落实、完善选举制度,使人民的权利更好的运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人大对政府的有效监督;提高政治宽容度,营造积极参政、议政的政治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