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9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我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该文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实行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并且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坚持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对于中国经济的腾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这一战略暴露出了自身的弊病。在后危机时代,无论是国际经济环境还是国内现实压力都迫使我国转变一贯的出口导向战略,实施内外兼顾的竞争性协调战略,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经济形势与中国的对外经济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人认为,到目前为止由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国际经济危机已经过去,中国又将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增长期,甚至有“新黄金十年”的说法。这样的认识太过乐观,去年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国家之所以能够从萧条的谷底走出来,不约而同的都是用了将危机向后拖延的做法。美国是暂时冻结有毒资产的处理,中国则是在过剩的背景下继续加大投资。为了应付危机的突然冲击,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横扫全球,经历了洗礼的我国企业,面对国内外环境大调整和大变革,对国际竞争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文深入分析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存在的问题,为后危机时代培育可持续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董彦  孙玲  王磊 《中国市场》2010,(5):18-19
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西方大国与新兴经济体经济的权重此消彼长,国际经济合作与保护主义出现新态势。对中国而言,这些新变化、新格局意味着新的挑战,也蕴含着新的发展机遇。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应如何确定自己的国际角色?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美国、欧盟、东亚等多个地区的国际问题专家,共同探讨“后危机时代”的中国角色,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邢军  谢泗薪 《价格月刊》2012,(12):30-34
以"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形势发展变化为研究背景,从中国对外贸易的战略环境入手,分析了金融危机后的世界外贸环境新特点,运用动态博弈模型剖析了中国对外贸易摩擦频发的诱因,设计了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一系列创新策略,提出应从全球学习的视角促进中国贸易发展,即政府、行业、企业上下联手,以全球学习战略为载体,"三位一体"共同破解国际贸易壁垒,构筑中国产品的全球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张帆  智颖 《中国广告》2010,(6):31-31
经济危机还没有真正过去,如何抓住后危机时代的市场机遇奋力一搏,是很多新媒体考虑的方向。高铁已经给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变革,长三角、珠三角,关中城镇群(关中主要指西安),武汉城市圈经济格局正在改写。在咸宁市副市长的讲话中可以看到,由于武广高铁的开通,大批的广州客来进行投资,70%的投资都是外来投资者。  相似文献   

8.
崔艳 《商业科技》2011,(10):52-52
"后经济危机"时代,企业的"用工荒",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棉花等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与服装市场的旺盛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订单在日益增多,成本日益上升,在"后经济危机"时代,双面夹击下的纺织服装企业纷纷寻找出路,加快升级转型,增强生产效率,逃避"成本危机"。  相似文献   

9.
"后经济危机"时代,企业的"用工荒",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棉花等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与服装市场的旺盛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订单在日益增多,成本日益上升,在"后经济危机"时代,双面夹击下的纺织服装企业纷纷寻找出路,加快升级转型,增强生产效率,逃避"成本危机"。  相似文献   

10.
后危机时代下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帅  王小樯 《中国市场》2011,(19):130-131,135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从金融领域不断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对全球的汽车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我国的汽车产业也受到了冲击。进入后危机时代后,我国的汽车产业面临着各方面严峻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并转变发展战略以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是本文要研究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在和平与发展的大背景下,后金融危机时代,整个世界正在持续进行着大变革、大调整。政治多极化进一步确立,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科技革命立足新突破,可持续与绿色发展成为共同理念,一个崭新的世界版图呈现在世人面前。后危机时代,我国虽然面临一系列国内外的严峻而复杂的挑战,但仍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之中,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以出口为导向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暴露出自身的弊端,深入分析并提出后危机时代我国应适时转变这一战略,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经济周期性危机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纵观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史中影响力较为深远的几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其爆发实质及表现形式无一不在一次次印证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现实性与科学性特征。当今,世界经济总体处于一个复苏上升的阶段,也可以说是处于一个后危机时代,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中,马克思经济周期性危机理论依然要作为科学理论在人类面对危机、应对危机的征程中起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进程中,注意与时俱进的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更好的运用显得更加紧迫。  相似文献   

14.
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提出了严峻考验。在持续增长的固定产资投资中,投资推动型经济增长模式显现弊端。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中,出口低迷,投资不可持续情况下,后危机时代我国必然选择扩大内需的经济增长模式。本文通过对我国出口导向型及投资推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当前困境的深入剖析下,认识扩大内需必然性,在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等提出几点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16.
目前全球经济已经步入后危机时代,后危机时代的中美贸易摩擦会更加剧烈。试图从分析后危机时代的中美贸易摩擦入手,通过经济手段、外交手段、学术手段三方面来研究中国为了应对贸易摩擦作出的举措及其影响,并就其效果做出分析,为今后解决中美贸易纠纷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实施跨国经营策略,是我国中小企业摆脱国内过度竞争,绕开非关税壁垒,扩展海外市场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正处在国际化经营的初级阶段,在面对融资渠道不畅,海外投资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因素的同时,如何克服国际经济危机影响,特别是应对后经济危机时代发展环境的变化,进而谋求自身发展。是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后经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应从战略全局的角度来规划运营海外企业的人员、组织管理、资本、产品、技术等各个层面,使之适应本土的社会、文化、法律、宗教、政策等惯例,使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融入到本土的社会中去。  相似文献   

18.
解平  陈清 《江苏商论》2010,(9):49-50
"后经济危机时代"消费对经济的影响越发重要。传统的经济理论在解释中国消费者消费行为上存在不足,本文利用行为生命周期理论,结合当前"后经济危机时代"中国社会消费环境的变化,分析中国消费者消费特点,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恢复发展提供重要依据,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苏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江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江苏省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的全面分析,深入探讨了影响江苏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后危机时代江苏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受国际金融危机及国内频繁调整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国内经济贸易形势发生了较为复杂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特点,比如,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进出口总值下降明显,非金融类对外投资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减少,国际国内需求不足,反对和遏制贸易保护主义成为全球共同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