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品牌》2015,(3)
在文化全球化和产业化的大背景下,为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创新和发展,提高地方的文化产业化进程,必须探索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融合的科学模式和途径。文章提出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的多种形式融合、政府支持引导与个体保护相结合、保护传承与创新经营相结合等方式,提高文化产业化升级,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承德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农耕文明造就了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工业化和现代化飞速发展的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和地域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它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与历史特征遭遇了传承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保护与发展渐渐受到关注。产业集群发展是比较成熟的传统工艺,产业化模式也是浏阳花炮产业化的重要特征,文章分析了浏阳花炮制作技艺的产业集群模式,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保护与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贺苇 《致富时代》2010,(4):189-189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对弘扬传统文化、保持民族文化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现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市场,进行适度的旅游开发便成为目前公认的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保护工作的更好开展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教育是关键。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一个被长期忽视的传统民间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也是一种对民族生存智慧和发展精神的活态文化认知过程,更是一个最具社会理性精神和民间精华发现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但就目前而言,教育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重视和价值重估,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脱节,教育难以培养输送足够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需之才。  相似文献   

5.
星景花 《消费导刊》2013,(6):147-147,149
纵观世界范围的文化旅游热潮,文化内涵是激起大众旅游的关键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作为民族个性、民间文化的“活”化石,已成为吸引旅游者前往的根本动力。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出有关菲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个方面:一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为主线进行研究,二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产业化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6.
《品牌》2020,(3)
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性,是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加之市场主导政府助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势头迅猛,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之一的西北地区,拥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面临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与碰撞,同时在此番转型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保护好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本文将从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及特色入手,以其品牌构建为主线,探究品牌构建过程中的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7.
传统手工艺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偏重于依靠技艺,能源消耗低,所生产产品的文化附加值高,不会污染环境等特点,非常适合今天及以后的产业发展结构和方向,适合于进行产业化。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传统手工艺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处于刚刚起步的摸索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怎样才能推动其深入产业化和健康发展,无论从保护、传承传统手工艺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说,还是从推动新型文化产业发展的方面来讲,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即以温州市传统手工艺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现状为例,逐一分析其在目前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于今后如何发展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8.
《品牌》2014,(10)
苗族至古以来都是都是饱受战争痛苦的民族,由于战争与迁徙苗族属于没有自己的文字。这样就决定了苗族的文化只能通过口头相传。这就是苗族为什么如此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因。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苗族传统文化与生活环境的改变,导致许多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而在日本,文化保护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的第一部文化遗产保护法在明治维新时期就已颁布,日本民族是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日本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更是独树一帜。本文对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分析,希望对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最深根基,我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既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也发挥着融洽地区关系的功能。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对象,采用旅游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互促进的方式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也成为了其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得出了目前鄂尔多斯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真实现状,并站在不同社会主体的角度,尝试探寻少数民族"非遗保护+文化乐游"以促进文化传承的有效方法,为西北边疆搭建一条文化绵延之带。  相似文献   

10.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赋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先进文化发展新的生命力,是摆在所有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在陕西省富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保护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充分了解富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弄清富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找出重新发展富平县非物质文化的一些对策和措施,真正实现富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各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记忆,对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保持非物质文化的活态性特征,只有传承主体(社群)的实质性参与,才能实现其生命的价值。只有正确理解保护与开发的内涵,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才能真正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让其焕发生机,璀璨盛开。  相似文献   

12.
在建设西江"黄金水道"的契机下,处于优势地位的梧州市应树立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将文化遗产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与产业优势。文章首先分析了梧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总结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梧州市"十二五"规划目标,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工业、旅游、文化、创意、农业和体育等六大产业化路径,以期为梧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其他类型、其他地区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品牌》2015,(10)
文化遗产是长期积累下的人类智慧结晶,是历经时代变迁积留下来的文化总和,可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其中饱含着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带有历经时间过滤的历史文化痕迹。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依稀可见百年以前、千年以前的历史、宗教、人为、技艺等信息,它深刻的价值内涵在当代仍然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实用价值和精神价值。本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项目实例分析,旨在找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人类历史发展中留下的重要财富。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单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交叉管理缺乏共享机制,缺乏系统的非物质文化教育,保护意识淡薄。信息技术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竞争力,不仅产品研发、生产、销售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加深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的融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宣传黑龙江非物质文化资源,以实现黑龙江文化产业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有一种天然的渊源关系,旅游开发通常给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以旅游开发对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入手,分析民族地区影响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的各种因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外来游客及市场五者之间构建旅游产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16.
国际社会经过多年来的思想演变,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化和发展。保护目的从文物收藏扩展到集体保护、研究和教育于一体的综合目标;保护范围从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相互联系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很宝贵的文化资源,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文化教育体系,建立科学系统的教育机制,是保护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蔡氏蜡染绘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内容,本文就以蔡氏蜡染绘画技巧为对象,通过研究蔡氏蜡染绘画的诞生、发展和传承以及它对美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来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纳入美术教育中新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古老文化记忆,但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之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而言较为脆弱.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雨要的转型期.几千年来口传身授的民族民间活态文化传统正面临着急剧的流变和消失.由于我们过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缺失,加上传承、利用的不当,非物质文化遗产每时都有流失和消亡的可能.教育是文化的翅膀,文化是教育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我国优良的民族精神,是我国历经五千多年发展所留存的非物质瑰宝。而要想更为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借助《商标法》来参与构建完善的保护模式,以期形成立体化的保护体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顺利纳入我国知识产权领域。鉴于此,本文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标法》保护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王薇 《适用技术市场》2009,(10):119-121
云南拥有大量丰富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掀起,很多地区由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属不清,有形或无形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发展面临着极大挑战,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国内外也频遭侵权。面对这种状况,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和法律的保护工作就尤其重要。主要从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说明重视少数民族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柱,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集体记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弘扬。新媒体野蛮生长的态势下,以芜湖铁画为代表的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被时代遗忘,被快消浪潮裹挟前行,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遗,凝聚民族精神,是时代之义。以“集体记忆”为理论基石,探究如何去纪念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激发大众保护意识,促进非遗再生发展,保护人类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