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电煤是我国煤炭消费的主要方向。电煤的生产和消费问题关系到煤炭生产消费的全局。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的主要产煤省区之一,2004年生产原煤2亿t,今年预计增产6000万t。然而,受全国煤炭紧张影响,这“富煤”地区的电煤也出现短缺。本文以内蒙古中西部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为例,分析了电煤短缺的原因和当前存在的困难,提出了解决当前及长远发展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电煤市场化呼声日隆,虽然电力企业一再“挽留”计划煤,但市场化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在2006年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上,1992年延续至今的“计划煤”与“市场煤”的双轨体制宣告瓦解。不过,市场化改革也并非一帆风顺,作为全国煤炭生产和调出大省,山西省内地方煤炭流通体制就是市场化改革的一块“绊脚石”。由于行政干预的存在,加大了煤炭市场化的改革难度,增加了电力企业和煤炭企业的运营成本,已经成为山西地方煤市场化的最大障碍,减少、规范行政干预,已经成为目前煤炭流通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五统一”:山西地方煤市场化的最大障…  相似文献   

3.
对于当前“市场煤”和“计划电”的僵持局面,客观地讲,电煤的“市场化”仍是一种愿景而非现实。煤价放开管制并不等同于市场定价机制和市场价格已形成,过高估计当前电煤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价格和供应问题。因此,在大力培育电煤市场的同时,以行政手段解决煤电争议依然有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煤炭工业》2007,(8):13-13
山西防煤腐败立下“十不准”,“矿难新闻灭火队长”受审,贵州电煤供应价不再政府指导,山西煤矿“清股”结果公布,黑龙江80%矿工参保工伤险。  相似文献   

5.
山西防煤腐败立下“十不准”,“矿难新闻灭火队长”受审,贵州电煤供应价不再政府指导,山西煤矿“清股”结果公布,黑龙江80%矿工参保工伤险。[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2001年起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国家关闭了大量不合规的小煤窑、地方矿之后,煤炭需求一直比较旺盛,煤价也有所上升.之后,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关于电煤价格的矛盾愈演愈烈,许多地方包括产煤大省山西、河南等都出现过"煤荒"、"电荒",煤、电双方都为了自己的利益争执不休.  相似文献   

7.
《煤炭经济研究》2006,(1):91-92
2005年12月28日晚,国家发改委宣布。将在2006年1月1日召开2006年度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议。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还下发了一份特急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2006年度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政府不再对电煤价格实施干预,而是由供需双方在政府监控条件下协商确定电煤价格,国家发改委在2004年底出台的“未签订长期合同的电煤价格涨幅不得超过8%”的电煤价格临时性干预措施同时被取消,  相似文献   

8.
一年一度的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于2006年新年的第一天在泉城济南举行。这次会议受到了普遍关注,来自全国各地的煤炭、电力、运输三大类企业云集济南,签署新一年的产运需协议。电煤价格市场化在开幕式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欧新黔正式宣布“计划煤”退出历史舞台。欧新黔指出,政府不再直接涉及企业生产、经营、订货,不再管哪家煤矿的煤供哪家电厂。凡属于生  相似文献   

9.
崔毅 《中国电业》2004,(8):32-34
今年5月,《中国电业》推出专题报道——《电煤恩怨》,对电煤供应失衡问题进行了详细报道,并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影响。在充分肯定这组报道的同时,有读者认为在电煤问题上应该听取更广泛的声音,特别是听取电力业外人士的看法,以避免《中国电业》作为电力媒体在立场上的偏颇。随着夏季电力供应矛盾的加剧,作为联结电力、煤炭两大行业的重要环节,电煤的产供问题日益凸现,吸引着更多的“眼球”。为此,本刊特别邀请资深撰稿遍访电力、煤炭、铁路等相关业界人士,特别是煤炭专家,以电力“局外人”的身份,对电煤问题继本刊《电煤恩怨》专题报道之后进行纵深分析,再度解读“煤电之争”。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期间。华能集团公司将坚持业已确立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加强自主创新,推进管理革命,实现持续发展,加快建设以“电为核心。煤为基础,电煤路港运一体化”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能源集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始于2003年的煤电全面紧张形势至今未得到根本缓解,煤电供需矛盾依旧十分突出.随着冬季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电之争”还有不断升级的迹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煤炭价格的“双轨制”(于立、刘劲松,2004).煤电之争的焦点就是价格之争.这与我国电煤供应体制有关.由于电价没有放开,我国电煤价格和供应也仍然由国家下达指令性计划,这使得目前电煤存在两种价格--计划价和市场价(其中计划煤占1/3,市场煤占2/3).每年国家发改委都要主持一次煤炭订货会,煤电双方在会上商定来年的电煤合同价,并约定发电企业全年用煤中一定比例由煤炭企业按合同价供应,其余部分则由发电企业到市场上去购买.前者叫“计划”,后者则是“市场”.今年的情况是,电煤的市场价远高于计划价.按不同统计口径,每吨差价在40~100元不等.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开局之年,内蒙古自治区发电装机跃居全国第一,加之去年煤炭产量突破7亿吨成为全国第一产煤大省,西电东送电量保持全国“六连冠”,内蒙古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能源供应中的地位更加突显。  相似文献   

13.
刘平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4):143-143,150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发电企业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电力供需矛盾突出,全国大部分地区缺电严重;另一方面,电煤供应日趋紧张,燃料供应已成为火电厂正常生产的“瓶颈”。2003年以来,全国已有不少电厂因缺煤而停机。“电荒”和“煤荒”现象的出现,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经过年复一年的顶牛、搏弈、协调,国家发改委终于放下电煤这块“烫手山芋”,实现了煤炭价格完全市场化。元月17日,改革后的“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合同汇总会议”如期结束。本次汇总会共录入煤炭订货合同12亿吨,其中电煤合同达到7.23亿吨,均超过了国家2007年跨省区煤炭运力配置方案的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三下"压煤及开采中若干问题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煤矿“三下”(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压煤比较普遍,据对国有重点煤矿的统计,全国压煤量约137.9亿t,其中建筑物下压煤为87.6亿t,村庄下压煤又占建筑物下压煤的60%。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村镇规模不断扩大,新矿区和新井田的建设,实际压煤量远高于这一数字。主要产煤省如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河北等省,多数矿区(井)地处平原,人口密度大,村庄密集,  相似文献   

16.
电煤变局     
黄河 《中国电业》2010,(8):16-17
一边是汛情、一边是高温,与各地用电负荷屡破高峰相对比的是,今年夏天的电煤市场却显得波澜不惊。由于火电厂存煤充足。水电企业利用汛期大幅增发电量,紧扼电力“要害”的煤炭市场并没有“挟迎峰度夏之力以发余威”,反而呈现出“旺季不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2001年以来,电煤价格上涨,运力费用增加,致使内蒙古达拉特电厂、丰镇电厂、包头一电厂电煤库存急剧下降,电煤供应告急。紧张的供煤形势对蒙西电网的安全稳定生产和企业效益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煤炭价格逐步市场化,电力价格依然由政府管制,导致了“市场煤”和“计划电”之间的矛盾,并成为影响我国电力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分析电煤矛盾的基础上,对湖南省9家统调火电企业进行了调研,从燃料成本、运行维护成本和资金成本等方面分析了电煤矛盾对火电企业成本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我国电煤矛盾的建议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这个夏天,号称“江南煤海”的贵州正面临着一场煤电之争。截至6月底,贵州全省煤炭库存156万吨,仅相当于上半年平均月产量的1/5强;到7月底,贵州12家火电厂纷纷告急:电煤库存只有26万吨。记者从省煤管局了解到,其中库存最多的火电厂4.8万吨,最少的只有0.3万吨。“有些电厂的存煤量仅够维持半天到两天。”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更要命的是,电煤质量也在急剧下降。上半年,贵州统调火电机组锅炉熄火25次、减负荷运行349次,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中有一半是劣质煤造成的。饥不择煤8月6日,贵州电力行业协会召集全省17火电厂(包括5家在建的)合力求解电…  相似文献   

20.
几乎所有的文献都从"市场煤"与"计划电"的体制矛盾入手分析电煤价格持续上涨及发电企业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与相关对策。作者认为,在近年来电煤市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的前提下,电煤市场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与发电企业买方市场集中度有关。本文运用讨价还价模型,分析了买方市场集中度变化即改单一发电企业购煤为发电集团公司统一购煤甚至多家发电集团公司统一购煤对电煤均衡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买方市场集中度能有效降低电煤市场均衡价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