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淮海经济区处在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区之间,但属于“经济低谷”.本文在阐述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淮海经济区统筹区域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促进淮海经济区统筹区域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增长互动、产业分工合作、公共服务共享以及生态环境协调四个方面构建区域融合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区域空间互动模型,以淮海经济区20个地市为基本单元,2005和2016年为时间截面,对其融合互动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探讨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发现:(1)淮海经济区融合发展各项指数均呈提升趋势,且四大区域融合发展差异较为显著,基本呈现苏北鲁南豫东皖北的发展格局,发展综合值较低是导致融合发展水平滞后的主要因素;(2)淮海经济区各地市融合发展类型以较好和初级融合发展为主,优质融合城市数量较少;(3)各地市间互动联系不断增强,辐射和集聚能力日益提升,空间多中心结构初现,区域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  相似文献   

3.
提出以“增长三角(徐州、济宁、临沂) 双港(连云港、日照)”为空间构架的网络型的淮海经济区发展模式和包括“极点的优化、通道的优化、区域市场一体化机制的建立、区域协调管理组织的建立”的淮海经济区的空间组织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节点分析、线路分析以及联系作用量分析对淮海经济区经济联系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淮海经济区整合发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5.
为推进淮海经济区社会经济水平的均衡性发展,以淮海经济区交通网络为数据源,基于GIS密度叠加分析、栅格分析法和引力模型对淮海经济区交通网络进行可达性评价。结果表明:(1)淮海经济区交通可达性整体较好,但存在研究区内边缘位置经济发展较差的城市交通通达程度较低,道路发展上存在着地域差异。(2)淮海经济区内59%的县(县级市、区)的道路交通密度均高于全国平均值0.2km/km2,但研究区西南部和中南部道路密度较低,这从整体上体现了淮海经济区道路网络在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3)淮海经济区各个县(县级市、区)的时间可达性在t0.4h的可达性区域占了研究区21.7%的面积,且大部分呈集聚模式。这体现了研究区内部分道路规划不合理,致使处于县域的居民出行可达性较低,得不到应有的生活质量,达不到国民生活的期望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熵权法、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了2005~2017年淮海经济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时空异质性特征。发现:淮海经济区开放型经济差异有所缩小之势,苏北、鲁南、豫东、皖北4地区的区内差异是研究区域开放型经济差异的主导贡献者;空间上,淮海经济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东陇海沿线成为该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扩展轴;空间关联上,H-H型区域集中于沿海地区,而L-L型区域则分布于西部的豫东、皖北地区。  相似文献   

7.
运用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以淮海经济区59个县市为研究单元,从强度、方向和格局三个方面,对2008~2017年淮海经济区经济联系的空间相互作用演化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内部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作用强度不断增强;经济联系具有显著的相邻区域指向性、中心指向性和交通指向性;相互作用格局鲜明,形成了范围稳定的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四大子群。  相似文献   

8.
淮海经济区城镇化时空格局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查找城镇化率数据及构建驱动力指标体系,试图分析淮海经济区城镇化时空格局并辨识其驱动力。[方法]基于淮海经济区各市统计年鉴中的城镇化率,利用变异系数法监测2005~2015年淮海经济区域城镇化时空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GIS-Logistic耦合回归模型识别主要驱动力,以获取淮海经济区近10年来城镇化发展健康情况。[结果]淮海经济区城镇化水平在时间维度上呈上升趋势,空间上表现为城镇化率由中心城市向周边辐射型增长,表明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较强。同时,不同时期城镇化水平的驱动力有所不同,2005年,主要驱动力为人均GDP、人口密度、距中心城市距离;2010年,人均GDP被非农人口比重代替;2015年,主要驱动力变为人均GDP、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淮海经济区城镇化水平差异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发展趋势,且在不同城镇化发展时期主要动力有所不同,中高城镇化率地区分布已从零星式的点状分布发展为连片式的条带状分布,发展形势良好。[结论]2005~2015年淮海经济区城镇化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可通过提高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化、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差异性建设、吸引国内外资本等方式提高淮海经济区的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分析了“黄-蓝经济区”互动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其互动发展的机制(包括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对利用基尼系数方法对“黄-蓝经济区”1980年以来的区域发展差异进行了分析,得出其互动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区域差异系数过小,即区域内发展过于均衡。然后基于空间分析理论,提出了“黄-蓝经济区”互动发展的空间模式,即按照发展时间依次为增长极模式、轴线模式和网络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目前加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战略的提出,技术创新是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断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同时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中枢。关于淮海经济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对促进处于技术“塌陷区”的淮海经济区和中国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对淮海经济区企业进行城市创新储备能力、城市创新投入能力和城市创新转换能力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