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经济学基础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提出生态经济系统演变3阶段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近期“以粮代赈”、远期建设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弹性资源”和林草产业来解决农民的经济需求:其次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与生态经济资源配置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建立在“因地制宜”基础上,且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分析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的“个体承包”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资源合理配置中对农业经营形式的需要。因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适时适地,满足黄土丘陵区生态经济系统演变第Ⅱ阶段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加快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西部地区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水土流失,环境恶化,而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是毁林开荒,陡坡种粮。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这是加强西部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大举措。退耕还林还草采取“以粮代赈”,对退耕还林还草的农户,国家按一定标准无偿提供粮食,实行以粮食换林草、换生态,保证农民退耕之后吃饭有保障,收入不减少,以调动农民还林还草的积极性。广西河池地区,山地多,退耕还林任务重,粮食供应数量多,供…  相似文献   

3.
指出林草植被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退耕还林(草)的运行机制,明确经济补偿是生态公益性林草植被价值的实现形式。探讨生态林经济价值补偿的方式、方法及标准,提出关于生态退耕的政策措施建议,建立完善绿色核算体系,明晰土地产权,建立完善青山买卖市场,把生态公益林建设区和受益区区划到乡、村,开征环境建设税,减免林业税费,形成多方协调、监督的补偿机制和经济补偿浮动制,走市场化道路,扶植和培育生态环境建设产业。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生态退耕背景下黄河流域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黄河流域不同区域耕地变化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旨在为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和耕地利用政策提供借鉴。[方法]文章基于2000—2020年黄河流域连续土地利用数据,利用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量化耕地变化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因果及空间交互关系。[结果](1) 2000—2020年黄河流域年均减少耕地69.53万hm2,还林还草是耕地主要减少去向,2020年和2004年是退耕还林还草高峰年,中上游是退耕还林还草重点区;(2)从格兰杰因果检验来看,下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没有显著影响,上游地区长期退耕还林还草对农业产值增加有利,中游粮食产量和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低的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更多,中上游生态退耕对生态环境有显著促进作用;(3)从空间自相关结果来看,下游地区退耕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不具有一致性,黄土高原南部和太行山附近退耕还林还草与生态环境指标呈高—高集聚,鄂尔多斯高原地区退耕与农业产值呈小范围高—高集聚。[结论]退耕还林还草是黄河流域耕地变化的重要原因,退耕...  相似文献   

5.
试论正确处理退耕还林工程中的两大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把握生态目标是退耕还林工程的根本。为确保生态目标的实现,必须正确处理好生态建设与农民吃饭增收及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与重视林草植被保护的关系。具体措施:科学选择树草种,确定科学的退耕还林模式;加强川地农田基本建设,提高粮食单产;把退耕还林工程与农村能源建设结合起来,解决农民生活用能问题;与生态移民结合起来,改善人民生活;积极实施封山禁牧,解决林木矛盾,促进植被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粮食观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退耕还林的基本前提是粮食供给,粮食供给的根本问题是粮食的可持续来源,粮食来源的基本途径从现在起的一段时期内,取决于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执行年限,现行的“二五八”期限显然太短,不利于该地区已有生态成果的可持续,若不在思想深处变革退耕还林中的粮食观,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就不可持续,特别是在粮食价格上涨期,矛盾尤为突出。粮食不仅仅是消费品,对于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带生态修复而言,粮食既是生态公共品投入,又是宏观效益显著的政府投资。必须以全球的视野,立足于既要让山绿起来,又要让民富起来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从战略高度上树立正确的生态重建粮食观,为中国林草业开拓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进的科学发展,从农、林、牧结合的全局上做文章,彻底摆脱农业生产资料不足对“三农”的严重困扰。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0年、2002年和2004年三期遥感影像获得奈曼旗土地利用数据,并对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对生态价值进行模糊赋值,进而对其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近5年奈曼旗退耕还林还草力度较大,退耕19620.16hm2,还林18578.37hm2,还草1041.79hm2,旗整体生态效应提高了2.8个百分点,退耕还林还草的贡献率达到28.17%,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8.
完善退耕还林还草补贴政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启动以来,我国政府已投入大量的资金.并决定还要继续追加投资.单纯的政府"直补"力量有些不足,也不能从根本上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应该利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的商业机会、经济政策、土地使用权等,吸引广大的社会力量参与投资,将退耕区或沙区建设成为他们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带动农牧民致富,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从而实现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双赢.  相似文献   

9.
郭海玲 《青海农牧业》2005,(2):37-37,39
为恢复和重建环青海湖地区的生态环境,刚察县从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截止2003年底,完成投资620万元,按照“以草为主、林草间作’’的规划,完成退耕还林还草3133公顷,冬春季沙尘飞扬的裸露土地重新披上草木植被,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响应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加快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近年来铜仁地区每年都有大面积的耕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但随着这项工作的展开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一是有些地方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后,牛羊没有地方放牧,只好将其卖掉,从而影响农户的经济收入;二是单纯用耕地来种草养畜,由于人多地少,农户不易接受。笔者认为,在实施退耕还林地区,实行林草间作,走林草结合的道路,是农区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畜牧业,提高农户经济效益较为有效的途径。其理由主要是:一、实行林草结合能快速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历年来,对于大面积水土流失的…  相似文献   

11.
In some cases, law acts and regulations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a factor in the forests and rangelands grabbing in Iran. Therefore, it wa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is problem in a scientific framework. These questions were raised which of the forest and rangeland related acts and regulations are in shortcoming and problem? And which acts and regulations of other sectors conflict with the protection of these resources?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a research study was conducted using the Delphi method, which is based on a survey of expert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the 19 acts and regulations on the illegal acquisition and grabbing of forests and rangelands hav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The Organization, Duties, and Selection of Islamic Councils of the Country and the Selection of Mayors" act of 1996 was recognized as the most problematic law act in the field of forest and rangeland conservation. Some reasons for the problems of acts and regulations were mentioned as the ignorance of natural resource offices in some of the lands allocations, disrupting the national status of the forest and rangeland, the non-deterioration of the penalties of some of the acts due to the low level of penalties, the unfair allocation of forest and rangeland for other landuses, the permission to the illegal constructions in the forests and rangelands, allowing national lands free allocation for government debt relief, and the establishing conditions that facilitate the allocation of forest and rangeland for other uses. As a result, if related laws were not properly approved, they would also cause degradation of forests and rangelands. A periodic review of the efficiency of forest and rangeland laws is recommended to preserve these resources at the national level.  相似文献   

12.
明确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后评价内涵,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三北工程第一阶段综合效益后评价为例,对林业生态工程其防风固沙效益、庇护农田效益、保护牧场权益等生态效益,其活立木储备效益、经济林产品效益、薪材生产效益等经济效益,及其社会效益评价进行了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退化及其恢复与重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江三峡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农业生产条件差,社会经济水平低,长期毁林开荒致使森林覆盖率下降,加上三峡工程建成后三峡水库淹没面积大,移民人口数量多,大量的基础设施需要重建,土地资源紧缺,环境承载力加大,人地矛盾将更加突出,水土流失将进一步加剧;三峡库区污染源广泛,蓄水后流速减慢,自净能力降低,水体污染进一步恶化;分析了生态恢复中存在的两大问题:生态重建中的效益问题和生态保护的意识和法制问题;提出了实施“生物工程”“、天保”和“退耕还林还草”三结合、健全法制、发展生态经济等生态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14.
森林生态补偿方式运行实践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建立长久有效的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补偿机制已成为推进中国林业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性措施,并受到政府及广大学者的高度关注。文章阐述了中国森林生态补偿方式的运行现状,重点分析了现阶段国内森林生态补偿方式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认为完善政府财政支付体系、制定科学的补偿标准、明晰产权机制以及与市场化补偿相结合是未来森林生态补偿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国有林区的发展需要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化产业集群是国有林区顺利完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有效手段。但国有林区的区域特点制约着国有林区生态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如何突破林区区域限制,促进国有林区生态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成为实践界和理论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阐明国有林区的区域特点及其对生态产业集群的限制,在此基础上探索国有林区生态产业集群定位与发展路径。认为国有林区生态产业集群需要围绕森林功能性产物构建产业集群,且其主打产品必须具备小生态足迹的特征。产业链纵向整合、市场的横向整合、集群与企业品牌建立是推动国有林区生态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城市边缘区生态经济发展的研究,能够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促进城市边缘区生态建设。本研究采用乡镇综合实力指数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城市边缘区范围及生态经济建设问题。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城市边缘区存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企业之间缺少产业链条联系、耕地面积急剧缩减和政府规划管理不合理等问题。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多元化发展、加强政府引导优化产业链条、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强化统一规划和管理,可以提高哈尔滨城市边缘区的生态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7.
首先,在林业产业链和旅游产业链相关理论基础上,结合森林旅游发展现状,提出"林业-旅游"生态产业链的理念和理想模型。然后,分析了该产业链对农户可能产生的功能作用:增加就业机会,保持社会稳定;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户收益增加;鼓励农户亲环境行为,促进生态宜居实现。最后,提出提高农户适应产业链发展的保障体系:建立政策保障体系,为提高农户适应性提供明确的制度指引;建立经济保障体系,为提高农户适应性提供稳定的财政扶持;建立服务保障体系,为提高农户适应性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信息保障体系,为提高农户适应性提供便捷的资讯网络。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十一五"期间山西省晋城市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城乡一体化推进造林绿化,勇闯先河开展林权改革,绿色转型壮大林业产业,持之以恒管护森林资源。针对当前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思路与对策,应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扶持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干果经济林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全力抓好森林火灾防控工作,狠抓林业有害生物防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国内外生态资本相关理论成果的梳理和归纳,评述了生态资本的概念界定、核算衡量和运营机制三方面的内容,着重介绍了森林生态资本相关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其未来发展趋势:一方面结合中国林权制度改革的实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推进,想方设法解决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完善森林生态资本理论;另一方面借鉴国内外其他较成熟生态资本类型研究成果,不断丰富森林生态资本的分析视角,为其合理界定、科学核算、高效运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生态公益林作为我国政府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在保障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使用浙江省的农户调查数据,使用Heckit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户生态公益林面积和生态公益林损失性补偿对农户家庭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生态公益林面积的增加促进了农户劳动力转移,但是生态公益林补贴与劳动力转移呈现出倒U形关系,即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