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抗日根据地劳动立法与劳工权益的保障肖周录一、抗战时期边区劳动立法的基本方针和出发点抗日战争时期,边区民主政府的劳动立法,是苏区劳动立法的继承和发展。土地革命时期,各革命根据地工农民主政府,根据中国共产党六大提出的“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增加工资、失业救...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将劳动人民的民生问题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救济保障事业除了赈灾济贫之外,还涉及社会优抚、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多方面的内容,救济人群以社会弱势群体为主。边区政府开展的各项社会救济保障工作,不仅仅是边区发展和生存的需要,还进一步密切了中国共产党同根据地人民的血肉联系,赢得了广泛的民心,成为革命成功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宋代周边地区聚居着众多的少数民族部落。西北边区(北宋),集中在陕西、河北两路。西南区,集中在川蜀、湖广诸路的外围州军。在内地高度发展的封建经济的影响下,这些边区旧的生产体制不断被冲破,封建的生产关系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推动了这些地区农业经济的进步。在边区的开发过程中,蕃汉人民都做出了极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晋绥边区家庭手工纺织业的发展,延续了近代手工业,开辟了边区通往经济现代化的新方向,反映出边区经济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与前进。在战争背景下,其发展呈现区域化、传统化、市场化等特征。在近代手工纺织业发展进程中,尽管传统要素一度被抛弃,但仍构成抗战时期边区手工纺织业发展的根基。边区政府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是手工纺织业发展、传统力量延续的关键动力。历史证明,在现代化进程中,不仅市场化与工业化需同步前进,尊重传统要素、注重传统的延续性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赣闽边地区土地租佃制度与农村社会经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清末民初,赣闽边地区农村的租佃制度与华北、苏南、关中等地的租佃制度相比,具有租佃土地多、公田多、分成租多、土地流转快等特点;该地区普遍的租佃制与边区地处三边商品流通、商品经济发展、农业比较效益、农户家庭经营的选择和政府无暇顾及社区公共事业的现状相联系,与当时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村生产要素流通体制相适应,是农村社会的经济选择,对边区农村社会经济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物价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物价问题成为晋察冀边区经济生活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日寇的破坏、掠夺与经济封锁是形成边区物价问题的根本原因;边区政府为了筹措抗日经费,迫不得已超量发行货币,是形成边区物价问题的直接原因;自然灾害和贸易逆差也是推动边区物价变动的重要因素.边区政府把发展经济作为解决物价问题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协调供求关系、发行关系以及开展对敌经济斗争,保持了物价的相对稳定.边区政府的物价管理工作,保障了战时最基本的军需与民生,繁荣了边区市场,积累了物价管理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在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开展了具有革命意义的社会教育工作,为边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提供了思想条件,同时还促进了边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坚定了人民统一抗日,积极拥护共产党的政治觉悟,同时也是发展边区综合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村农业经济产业,需要农业科技人才的引领、支撑和保障。目前,农村存在劳动人口老龄化、综合素质偏低、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不足等问题。文章结合这些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农村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指出,习仲勋是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为党和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对根据地的经济贡献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大力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发展农业生产;二是重视商品经济,实行对外贸易;三是印制发行货币,搞活苏区财政.  相似文献   

10.
鄂豫边区的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目前边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如行政区域划分过于明显、合作主体倚重于政府导致的合作优势难以发挥、发展水平低下等缺陷。因此,加强区域合作,实现红色旅游资源的科学发展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1.
1941年,由于国民党的封锁和当地的经济落后,陕甘宁边区的财政亏空很严重。边区银行不得不靠发钞,即财政赤字货币化来解决边区政府的财政亏空问题。边区财政赤字的货币化成为边区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面对这种局面,陕甘宁边区银行行长朱理治执行了非常灵活的政策。一方面,不拒绝财政赤字的货币融资("发票子");另一方面,又十分注意把物价上涨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拒绝"发票子",边区政府无法运转,边区生产也得不到发展。通过"发票子"为财政赤字融资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失控。事实上,当时边区的通胀已经相当严重。在这种两难情况下,陕甘宁边区银行很好地掌握了"发票子"的度:既保证了边区政府的运转、为边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又避免了通货膨胀的失控。当时的边区银行同时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因而它要承担许多中央银行不承担的微观和结构性职能。但无论如何,陕甘宁边区银行当年的做法对今天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依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适度规模家庭农场将成为我国农业经营主要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我主要讲两个方面:一个是怎么看农业农村的发展阶段对合作的新要求,整个中国农业发展的版型是个什么样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怎么理解这个阶段发展合作的新问题。第二个要讲的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就基本经营制度与合作有关的内容谈几点看法。目前我国整个农业与农村的基本形态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劳动形态变化。中国传统的农业形态基本上是以高劳动投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主的农业类型,基本依托是靠提高劳动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部边区 的一个特点 就是它拥有广阔的牧区。我国可以放牧的草原一共43亿亩,占我国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主要就在西北边区。历来牧业是这个地区的经济基础,而且是有极大的潜力。从事牧业的又都是少数民族,从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角度看,牧业的现代化更有重要意义。因此我认为要研究边区开发问题,应当从牧区入手。 以整个内蒙古来说,牧业是当地蒙古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主要传统经济基础,但是它的南部又是与汉族杂居的地区,引进了农业,草原在退化,牧业也在衰落。这里存在着农牧矛盾。同时也正是过去发生民族矛盾的地带。我们就…  相似文献   

14.
陈淑丽 《魅力中国》2011,(17):280-280
开荒政策作为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农业政策之一,一直贯穿于抗战时期的始终。它的实施与其他经济政策互相交织、相互倾斜,共同促进了边区战时经济的发展,满足了军民生存的基本需求,改变了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文化生活,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湘鄂渝黔边区旅游协作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鄂渝黔边区旅游资源丰富,生物种类繁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族风情浓郁,被称为"中华旅游第一走廊区".但边区的旅游优势资源,还未被开发利用,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边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边区旅游协作开发战略,应建立旅游合作协调机制,培育边区旅游产业协作圈;联手规划,整合发展;构筑边区人才资源共享平台;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力度.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政权的力量在陕甘宁边区进行了保障人权的伟大实践。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权理论,而且也让边区各阶层人民获得了广泛而真实的人权。而边区的人权建设有着其必然的动因: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摩擦对边区的人权造成了直接威胁;土匪武装的袭扰破坏和鸦片的种植吸食使边区的人权面临着现实威胁;经济社会的封闭落后和对人权的任意侵犯使边区的人权保障受到了严重威胁;中国共产党对人权的孜孜追求激发了边区人权建设的内生动力;抗日救国和推行宪政的时代潮流为边区的人权建设提供了重契机。  相似文献   

17.
湘鄂渝黔边区旅游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鄂渝黔边区既是全国重点扶持和18个贫困区之一,又是拥有极其丰富旅游资源的"中华旅游第一走廊区",以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是必然选择。本文以旅游基本部门为基准,以投入产出的关联性来分析旅游直接、间接和引致影响产业部门,再借助旅游卫星帐户,构筑旅游业对湘鄂渝黔边区经济发展贡献的指标体系,用以揭示湘鄂渝黔边区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旅游业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度和旅游业对地方财政和居民收支及就业贡献等方面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18.
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影响合作社的发展 原音回放:“资本、劳动、土地等要素将不断相互碰撞和重新组合”  相似文献   

19.
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需要消灭军事劳动和剥削劳动,即消灭战争和私有制,以完善人类劳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实现的共同富裕是人类劳动未完善前提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劳动基础是高度智能化的复杂劳动,即以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为表现的社会经济基础,具体要求就是依靠数字农业、数字制造业、数字服务业的充分而有力的发展实现我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为此,需要在科学研究、高等教育、提高劳动收入、引进国外高质量劳动力、规范股票市场发展、避免中间效用过度增长、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好夯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劳动基础的配套工作。  相似文献   

20.
农业转移人口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新兴劳动群体.近年来,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受到各方的关注.作为创新型发展理念的包容性增长是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新思路.本文将包容性增长内涵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相结合,利用Ordinal回归模型对山东省禹城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并基于包容性增长的视角,从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设和增强城市归属感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