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趣事     
《发展》2014,(1):57-57
正爸爸可以省钱了"爸爸,你可以省钱了""省什么钱?孩子。""今年你不用再花钱给我买课本了,我已经留级了。"一天长大爷爷说":今天是我的生日。"孙子问":‘生日’是什么意思?""生日嘛,就是说爷爷是今天出生的。"孙子听了,瞪大眼睛说":嗬,今天生的怎么就长这么大了呀"牛会抽烟吗?两个农家孩子在聊天,一个突然问:"你家的牛会抽烟吗?""你疯啦?牛怎么会抽烟?""哦,那么,也许是你家的牛棚着火了。"  相似文献   

2.
大人也叛逆 最近接连有家长在问我这个问题:是不是我的孩子到了叛逆期,怎么总是这么爱发脾气?不好打交道.问这个问题的,有四五岁孩子的家长,有六七岁孩子的家长,有六年级孩子的家长.如此一来,你就会发现,天啊,这叛逆期到底是几岁啊? 我只问了他们一句:"家长都比较急躁,爱吼人吧?""是的."答案都是一样的,我从不失手,这个我很确信. 我想起了作家王朔在《致女儿》里说自己跟妈妈的关系一直磕磕碰碰,哪怕到了自己四五十岁了,都对妈妈的话极为反感.有一次清明,他跟妈妈约好了要去八宝山公墓给爸爸上坟,刚要出门,妈妈打电话来询问他是否已经出门,他心里立刻就不耐烦了,放下电话,把穿戴好的衣服鞋子都脱了,在家里磨叽了一个小时,才重新穿戴好出门.你说他怎么这么逆反他妈妈,四十多了,还在逆反期啊?去看看他的书,看看他描述的他的童年生活,你就能理解他为何是这样有偏激言行的作家了,在他作品里为何有那样一些很虐的情节了. 我还认识位家长,三十多岁的男人,十几岁就离家独居,为了离开具有武则天气质的妈妈.现在,对于妈妈的话,他的自我评价是"对人不对事",不管话好不好,在不在理,要是从妈妈嘴巴里说出来,一概反着干.所以,他现在过生日,他妈妈想他回去吃顿饭,都不敢亲自给他电话,而是让保姆给他打电话,这个逆反还真是够逆反的吧!  相似文献   

3.
彭建国 《中国西部》2014,(20):62-63
<正>前几天,儿子捣乱,其班主任王老师打电话把我请到学校。那天下着小雨,我刚一走到校门口,保安(是个年龄约五十开外的瘦老头)就老半天用疑惑的眼神打量着我。随后,慢条斯理地用鼻腔说话:"有啥事?"我微笑着一边递烟一边回答:"找儿子的班主任。"这瘦老头慢吞吞地将我的烟接过去,斜视了烟的标签,又问道:"哪个班?""高一(19)班。"  相似文献   

4.
老朋友宋总打电话来,说想把住的别墅卖了换公寓。"怎么啦?都说由奢入俭难,你老兄是迎难而上?"我半开玩笑地和他打趣。"不是啦,就是觉得有点孤单。""孤单?""原来那套别墅,我住了快五年了,除了物业,  相似文献   

5.
趣事     
《发展》2013,(10):45
回电一个苏格兰人去伦敦,想顺便探望一位老朋友,但却忘了他的住址,于是给家父发了一份电报:"您知道托马的住址吗?速告!"当天,他就收到一份加急回电:"知道。"卖书一个很有名的作家要来书店参观。书店老板受宠若惊,连忙把所有的书撤下,全部换上作家的书。作家来到书店后,心里非常高兴,问道:"贵店只售本人的书吗?""当然不是。"书店老板回答",别的书销路很好,都卖完了。"帮忙在邮局大厅内,一位老太太走到一个中年人跟前,客气地说:"先生,请帮我在明信片上写上地址好吗?""当然可以。"中年人按老人的要求做了。"谢谢!"老太太又说":再帮我写上一小段话,好吗?""好吧。"中年人照老太太的话写好后,微笑着问道":还有什么要帮忙的吗?""嗯,还有一件小事。"老太太看着明信片说,"帮我在下面再加一句:字迹潦草,敬请原谅。"体会一位哲学系师兄这样总结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大一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时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时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时知道自己知道。"  相似文献   

6.
珍惜所爱     
《中国招标》2015,(2):42
1929年,纽约股市崩盘,美国一家大公司的老板忧心忡忡地回到家里。"你怎么了?亲爱的?"妻子笑容可掬地问道。"完了!完了!我被法院宣告破产了,家里所有的财产明天就要被法院查封了。"他说完便伤心地低头啜泣。妻子这时柔声问道:"你的身体也被查封了吗?""没有!"他不解地抬起头来。"那么,我这个做妻子的也被查封了吗?""没有!"他拭去了眼角的泪,无助地望了妻子一眼。"那孩子们呢?""他们还小,跟这档子事根本无关呀!""既然如此,那么怎能说家里所有的财产都要被查封了呢?你还有一个支持你的妻子,还有一群有希望的孩子,而且你有丰富的经验,还拥有上天赐予的健康的身体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美式笑话,颇能显示当今为官的“优越性”: 妈妈对孩子说:你长大了去做音乐家吧。 孩子说:我既不会识谱,又不会弹琴,怎么去做音乐家? 妈妈说:那么,你去做运动员吧。 孩子说:我跳得又不高,跑得又不快,怎么去做运动员? 妈妈说:要不就去做个商人? 孩子说:我既不会卖东西,也不会算钱,怎么去做商人? 妈妈生气了,对孩子说:你这也不会做那么不会做,到底会做什么? 孩子高声说:妈妈,我可以去做参议员。  相似文献   

8.
<正>我曾听到过家长跟我说:"如果我女儿敢在中学耍朋友,我就打断她的腿。"我当时想,就冲这句话,估计他就没机会知道女儿是否在中学谈恋爱,谈到了何种程度,是否出现了严重后果,如何善后的。"打断你的腿",这样一句话,看似家教严格,好像是对孩子进行了严厉的教育——高压政策一下达,你不敢谈恋爱了,万事大吉!但是,实际上,这是眼睁睁地在孩子的"感情教育"阵地上全面放弃。退一万步说,即使自己女儿是"尼姑转世",绝不喜欢任何男生,包括女生,那也挡不住有人会喜欢她,频频示好,如何应对,如何拒绝,难道不该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两人相处、选择、拒绝之道吗?所以,"打断你的腿"负作用很大:其一,堵上了和孩子平等交流的渠道,对于孩子的真实情况没机会掌握;其二,孩子如何面对情感,面对性困惑?这其中的底线把握、应对策略是一条也没教给孩子。家长们往往会因为孩子成绩都不错而"万事大吉",啥都不多说。至于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9.
晨风 《当代陕西》2008,(5):45-45
最近,某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乡下有个熟人打电话,说他的孩子想参加考试,让我帮着参谋。孩子大学刚毕业,所学的专业这次有五六个单位要人,大部分都是一个名额。恰巧其中有两个单位我认识人。就通过熟人了解情况,没曾想回答却是:“已经内定。”无奈之下,我只能建议孩子避开这两个单位.在剩余单位中挑了一个。这个单位是不是内定,无从知道,我们只能祝福孩子好运。  相似文献   

10.
贾楠  张裴 《中国西部》2012,(Z2):102-105
许多父母都头痛,为什么孩子进入小学了就开始叛逆?当我向他们请教,如何确定孩子进入叛逆期时,他们的回答通常只有一个:"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如果,用听不听话来评定一个孩子是否叛逆,这似乎太过武断了。在我们给孩子扣上"叛逆"的大帽子时,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所谓的"叛逆期"很有可能是个伪命题?  相似文献   

11.
母亲与地图     
在我的书房里,挂着一张中国地图。 起先,母亲对地图并没有注意。但她发现我经常盯着左看右看,便像孩子一样产生了好奇心。问:这画上既没有人头像,又没有山水花草的,有啥好瞅的?我告诉她:这是我们中国。她有点不解:就这么不到一块匾大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彭海萌 《中国西部》2012,(Z2):99-100,98
当孩子进入某个年龄阶段时,总会有人站出来给他们贴上"叛逆期"的标签。他们也许表现得真的很叛逆,冲动,易怒,情绪难以自控。但事实上,他们也许只是"伪叛逆",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大人也叛逆最近接连有家长在问我这个问题:是不是我的孩子到了叛逆期,怎么总是这么爱发脾气?不好打交道。问这个问题的,有四五岁孩子的家长,有六七岁孩子的家长,有六年级孩子的家长。如此一来,你就会发现,天啊,这叛逆期到底是几岁啊?  相似文献   

13.
趣事     
《发展》2013,(8):60-60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妻子出国留学,由于学业繁忙,写信较少,这天她打电话回家,向丈夫嘘寒问暖,最后问道:"亲爱的,我那只可爱的小猫怎么样了?""死掉了。"  相似文献   

14.
北漂的刘霏在北京刚刚买了房子,还没来得及高兴,烦心事就随之而来:"定金刚交齐,各种短信就纷沓而至,装修的、卖建材的、卖家具的。有的甚至直接打电话。他们怎么知道我买房了?怎么知道我的电话?"刘霏很纳闷:垃圾短信,为何人人喊打,年年喊打,越打越多?  相似文献   

15.
日前下榻上海某大酒店,一住便是半个月。停留期间,差不多每天晚上都是在酒店的中餐厅用膳。餐厅有一个服务员是年纪很轻的小姑娘。脸圆圆、眼睛大大、头发短短、胖嘟嘟的,十分可爱。她的胸前挂了一个牌子,告诉我们她的洋名字是罗莎莲。很凑巧,多次吃饭都是给安排坐到罗莎莲服务的桌子。跟她熟悉了以后,有一天晚上我问她:"今年几岁?""十九",她羞人答答地回我。"在这儿工作多久了?""两个多月",罗莎莲的眼睛还是不好意思正视我。"是第一份工作吗?""是的",她还是对着地板说话。"工作快乐吗?""快乐!?"罗莎莲突然抬头挺胸,理直气壮地说:"快乐就不可能是工作啦!"奇怪,快乐和工作是真的水火不容,格格不入,完全对立的两码子事吗?我们是爱人钱财,替  相似文献   

16.
"我不是什么专家,我只是个初学者……一部《诗经》,里面还有那么多的问题没有搞清,这怎么能称得上是专家呢?""这将是一部对原《诗经》动根本的书,我知道这将冒很大的风险。"事实上,优美异常的《诗经》和楚辞总能使袁梅教授焕发生命的光芒。  相似文献   

17.
李玉蓉 《西部大开发》2009,(11):120-120
作为一名教师,在我的教师职业生涯中阅读过很多书,但是影响我职业生涯的要属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美国教育家阿黛尔.法伯、伊莱恩.玛兹丽施撰写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因为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在孩子的成长经历中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本书与我以前阅读的书有很大的不同,它其实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和孩子有效沟通的家庭指导,它让成年人俯下身进入孩子的世界。从中学会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赞赏孩子。全书以朴实的语言,丰富而生动的案例和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诠释了沟通与赏识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18.
1994年3月24日上午,上海某公司经理张先龙匆匆来到万航渡路派出所,他对户籍警吴志彪说:“小吴,我今天上午在电讯大楼付大哥大帐单,怎么一下就比上月多了1000多块钱呢?我这两个月打电话的频率都差不多,问了营业员也没说涨价,这就怪了.”小吴是个无线电爱好者,从小喜欢琢磨半导体和计算机,他马上敏感地意识到这里面有“花头”!于是,他叫张经理关掉大哥大,然后自己再用桌上的电话拨了张经理的大哥大号码,这一打居然还打通了,传来了女接线员的声音:“对方正在使用,请稍后再打.”这个大哥大已关机,怎么会正在使用呢?小吴过了一会儿终于接进了这个号,他先报家门:“我是警察,请问你是谁,在哪?”  相似文献   

19.
这天晚上,我正翻书,忽闻有人敲门。打开门,却见来客形容清瘦,一袭白衣,手执羽扇。"手上拿着什么书?"他道。"《中国农民工调查》,一本新书。诸葛老师,您要翻翻吗?""农民工?农民我是知道的,‘农民工’并不曾听说。""农民工就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像  相似文献   

20.
陆虹芸 《魅力中国》2009,(17):99-99
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最高、最后的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这句话道出了一切教学的真谛。身为人师,面对一双双明亮的眼眸和一颗颗纯真的心灵,我常问自己:孩子,我该拿什么来奉献给你?是满腹经纶?是练达的事故?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