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新时代劳动教育,多次提出要弘扬劳动精神,进行劳动教育。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强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新时代劳动教育可从政治维度、价值维度、道德维度和实践维度四重维度进行分析,为进行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一些思路和指引。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而和谐社会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和谐社会中涉及的政府、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四个维度的分析,为建立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相关,加快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主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4.
试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虽然是一个全新的思想,但它的提出并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有其深厚的思想渊源,它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可以说是一脉相承、一体两面、合乎逻辑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失衡和危机,首先表现为生态的日益恶化;其次表现为社会的日益病变;最后表现为自我的日益分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三层含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而这种和谐的状态是以人们感悟和提升生存意义为基础和前提条件的.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发展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过程。在以往机械发展观的指导下,人类只关心自身利益,无节制地开发资源,破坏环境,从而导致人类发展的困境。当前,必须树立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协调统一起来,做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的统一、生态效益与生态公平的统一,从而真正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统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先后提出的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战略指导思想。二者的思路存在着怎样的继承性,又如何统一起来并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这不仅是一个值得分析思考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旅游扶贫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战略意义和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旅游扶贫的认识,探讨了旅游扶贫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意义,并对旅游扶贫开发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使其发挥更好效用。  相似文献   

9.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保险和谐十分重要,因为保险和谐与社会和谐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现,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保险社会管理功能,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服务。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地产业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又存在着一些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悖的现象,如拆迁和征用土地过程中使用“硬手段”;地产商“媚富”而穷人的住房问题被搁置;地方政府以“逆向调节”推动房价过快上涨;地产开发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带来损害。针对这些不和谐现象的严重后果,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五经”之首的《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蕴涵着用于“天下治理”的深刻而丰富的和谐价值现。以《周易》“保合太和乃利贞”为核心的中华传统和谐价值观,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源泉。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古为今用的精神,挖掘和诠释《周易》的和谐价值观,有利于我们探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天人和谐、社会和谐和身心和谐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是,因城市旅游开发所引起的宗教纠纷也时有发生。宗教纠纷解决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的进度与社会稳定。本文以L市的一起宗教纠纷事件为例,解析宗教因素在城市发展旅游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并积极寻求能够化解纠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基于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互动共进这一唯物史观立场之上的,反映的是人、自然、社会的"三位一体"的科学发展思想。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人、社会"三位一体"发展思想的复兴,也是对当代人类发展实践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严重生态危机、生存危机和价值危机等不和谐发展的深刻总结。  相似文献   

14.
按照"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目标要求,选择了17个指标构建我国社会和谐度测评指标体系,运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法进行指标"价值"量化,使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我国2006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测算出我国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等四个层面和谐度与社会总和谐度.2006年我国社会总和谐度为2.6497,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的文化特性使它成为一个不同于一般社会形态的特殊社会群体。但在现代社会,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如果不能主动地和一般的社会形态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则势必丧失自己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地位,最终被社会所淘汰。市场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为高等学校创造了这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极好条件和机会。高等学校应主动的参与这种作用和促进,以使自己的文化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和发展。在这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高等学校和社会和谐了,高等学校的文化功能也变成了社会生产力。但高等学校本身的文化特性却改变了,它要求高等学校在自己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与社会和谐地解决自己的本身问题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但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如何理解社会公平以及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本文试图澄清公平或正义的内涵以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而对如何选择符合效率的公平原则提出建议。社会公平的本质是社会和谐而不是平等,由社会公平的本质可推出,社会公平的内涵至少包括正义的本质、正义的形式原则、正义的具体内容与实现正义的机制等四个要素。公平的具体内容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所适用的社会公平或正义原则应当是在强化“权利平等”和“按贡献分配”两大原则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偏向社会贫困群体。  相似文献   

17.
社会和谐问题的关键,是搞好以民主法治为中心的国家治理。中国的制度变迁是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变迁,是自上而下推动的改革型的变迁,在由权力集中到权力分散的制度转型过程中,稳中求进是中国实现社会和谐的经验总结,制度的设计不宜过于完美。民主政治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归宿,是执政合法性的来源,没有民主政治就没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构建我国科学的社会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防范与化解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遭遇到的年老、疾病、失业、伤残、生育、住房、失学、贫困、灾害和冤屈等社会风险,就需要建立起科学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模糊保障对象和忽视社会预防”的缺陷,需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创新社会保障和理论制度体系。科学的社会保障体系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动态预警、“防保结合”的基本原则,应当由“十大保障支柱”和“四大保障层次”所构成。一旦构建出科学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但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和谐,而且可以使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走向成熟和定型,并为社会保障立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企业是现代社会的微观基础。照搬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西方企业理论,以及以对员工剩余价值的夺取作为利润主要来源的生产方式,导致了工人对企业、对社会的不满。把儒家伦理与现代企业组织理论结合起来,确立新的企业理论与新的企业治理结构,营造和谐的企业生产方式,是我国当前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对立根源于科学主义思潮。法兰克福学派以放弃科技发展的悲观主义姿态构思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前景,显然无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最终解决。只有正视科技给现实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体认科技活动的生态关怀,才能真正实现科技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