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入世后,虽然发生过中外之间相互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之争,但这种争端在中国入世之前即已存在,入世所改变的仅仅是解决机制:由世贸框架之外转入世贸框架之内。而上海光明律师事务所的吴卫明律师状告美国花旗银行上海浦西支行收取中国储户每月6美元存款服务费一案,堪称是中国入世后的"第一讼案"。据《南方周末》报道,吴卫明到刚在上海设立的花旗银行上海浦西支行要求开户存800美元,被花旗银行告知,5000美元以下的活期存款需要交纳每月6美元或50元人民币的服务费,因为花旗银行将向储户提供个人理财服务。吴卫明提出,他只要单纯的储蓄服务,不需要个人理财服务,结果遭到花旗银行拒绝,吴律师一怒之下将花旗银行告上法庭。吴卫明认为,花旗银行必须说明6美元到底是什  相似文献   

2.
最近,美国第一大商业银行花旗银行陷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泥潭。根据花旗集团2008年1月15日发布的第四季度财报和2007年年报,由于产生了巨额的次级抵押贷款相关损失,该行在2007年第四季度亏损98.3亿美元,合每股净亏损1.99美元。这是花旗银行自1998年以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也是花旗196年历史上最高的亏损  相似文献   

3.
2002年3月花旗银行最早在中国境内宣布,对余额在5000美元以内的存款账户每月收取6美元或50元人民币管理费用。2004年年底,花旗银行更是将收取管理费的存款限额提高到了1万美元。最近,一些中资银行在宣布部分银行业务收费时,再次拿出了“国际惯例”这个法宝,并据此指出收费乃大势所趋,但遭到反对声一片。为什么国际惯例再次水土不服?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国际惯例不仅是要增加收费,更应该在服务和监管方面向国际看齐。  相似文献   

4.
财富管理不只是帮客户尽可能多地赚钱财富管理是金融机构的财富管理专家为富人提供的一种顾问式综合性金融服务。最早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的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金融集团——花旗银行。花旗银行为财富管理服务确定了一个进入门槛:除主要住所以外,净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美国唯一AAA级银行富国银行(WellsFargo)财富管理的门槛是,满足如下三个条件之一者:家庭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或拥有50万美元的可投资资产;或不包括主要住所净资产超过100万美元。花旗银行目前通过其子银行花旗私人银行(TheCiti-groupPrivateBank)在全球范围内约2.5万人提供财富…  相似文献   

5.
花旗银行对于国人来说并不陌生,早在1902年5月花旗银行便落户上海,成为首家在中国开业的美国银行。2007年4月,花旗银行又成为中国首批注册本地法人银行的国际银行之一。2012年,正值200年华诞的花旗银行在中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8月21日,  相似文献   

6.
《国际融资》2002,(2):13-13
花旗银行已经在中国经营了近一个世纪.1902年,花旗银行成为美国首家在中国开业的银行.全面回顾这段历史这前,不妨先浏览一下花旗银行在中国的创举:  相似文献   

7.
一石激起千层浪2002年3月21日.花旗银行成为首家为我国公民提供银行服务的外资银行。然而花旗银行有一项特殊存款规定:“每月日平均存款低于5000美元收费50元人民币,存款不足10万美元收费100元人民币”。汇丰银行的收费标准是:“6个月以下平均存款余额不低于2000美元的不收费,  相似文献   

8.
1999年4月6日,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宣布合并 1999年的美国金融业再起巨震,4月6日,两大巨头花旗银行(Citibank)与旅行者集团(Travelers Group)宣布合并,合并资金高达惊人的820亿美元,合并后的公司称为花旗集团(Citigroup),由原花旗银行总裁约翰·里德任首席执行官,曾获1998年全美十佳管理大师称号的旅行者集团总裁桑迪·威尔出任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战略发展执行官.新公司的总资产达到创纪录的7000亿美元,将超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东京三菱银行而居首位.  相似文献   

9.
席涛  胡家戍 《银行家》2002,(2):56-59
多年苦心 从1979年,日本输出入银行被批准在北京设立代表处,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外国银行.到1993年,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一花旗银行率先将中国总部由香港迁到了上海,外资银行在中国业务一直处于健康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同业动态     
《农村金融研究》2008,(2):79-79
中国已成世界银行卡产业发展最快国家之一。中国工商银行成功收购澳门诚兴银行。建设银行发行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产品。工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项目中国监管审批程序完成。法国兴业银行发生欺诈交易案。花旗银行2007年第四季度亏损98.3亿美元。日本金融业难逃次贷噩梦日本各大银行次贷损失近5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1月6日,中国外汇管理局宣布:中国外汇储备已经突破一万亿美元大关!围绕中国外汇储备过万亿美元这一重大经济事件,世界上各界人士展开了热烈的议论。金融家的一笔大账:美国华尔街一位金融家算了这样一笔大账:一万亿美元是个什么概念呢?这些钱相当于道琼斯指数股票总市值的四分之一,足够一口气买下微软、花旗银行和埃克森美孚,余下的零头还可以顺便买下美国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公司。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信用卡》2010,(2):9-9
随着花旗银行和富国银行日前宣布归还总计450亿美元政府援助资金,所有接受政府救助的美国大银行均已完成“赎身”。富国和花旗是美国最后归还政府援助款的大银行,其他大部分银行已经在2009年6月归还了援助款。在此之前,美国以资产计最大规模银行美国银行也于2009年12月初偿还了450亿美元的援助款。  相似文献   

13.
策动中国信用卡之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4月,备受业界关注的花旗银行与浦东发展银行合作成立的信用卡中心据称已经得到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准并开始筹备,双方拟合作推出的联名信用卡也正在审批过程中,有可能在2003年下半年面市.作为一家在全球范围内经营最好的银行之一,花旗银行的行动从某种程度上实际上引领着银行业务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新的<银行卡管理条例>即将出台,更多的中外资银行正准备进入国内信用卡市场.  相似文献   

14.
2000年5月的一天,花旗银行主席威尔与3位美国前总统福特、卡特、布什,两位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贝克,以及现任总统克林顿及副总统戈尔和一批美国最优秀的公司领导人一起,为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进行游说。威尔说,"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些历史书籍里的人物,全部出动。"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中国有多重要。在威尔的眼中中国市场非常重要,他说花旗银行自1920年进入中国以来,就一直坚持这个观点。虽然1949年不得不离开,但1984年又悄悄回到了阔别多年的中国,并重新扎根。他相信随着中国加  相似文献   

15.
汇丰银行北京分行成立时提出存款收费制度,即存款客户每6个月的月均存款余额应在2000美元以上,否则每6个月收取20美元或等值货币的帐户管理费;花旗银行上海分行也提出对月均存款余额5000美元以下的存款客户.每个月收取6美元或50元人民币的帐户管理费。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两大金融公司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在1998年4月6日宣布合并,定名为花旗集团,并购金额达821亿美元,组成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务集团,并以近7000亿美元的总资产超过资产额5720亿美元的东京三菱银行,列全球大银行首位。在花旗银行和旅行者的合并消息传出后,美国金融界并购之风骤然升温,13日,第一银行(Bank One)与第一芝加哥银行(FirstChicago)合并为新的第一银行,并购金额近300亿美元,成为全美第五大银行;几小时后,国民银行(Nation Bank)与美洲银行(Bank America)合并为新的美洲银行,并购金额达600亿美  相似文献   

17.
2007年5月10日,花旗银行宣布,该行将在未来10年内出资500亿美元,通过直接投资、融资等方式,在其服务的市场以及集团内部,与客户一同支持可替代性能源和清洁科技的发展和市场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早在2003年6月,花旗银行就联合巴克莱银行、荷兰银行和西德意志州立银行等10家国际领先银行宣布实行"赤道原则";随后,汇丰银行、JP摩根、渣打银行和美洲银行等世界知名金融机构也纷纷接受这一原则。截至2006年11月,实行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已有43家。  相似文献   

18.
花旗银行,一个享誉全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拥有2亿多客户账户的金融服务集团,自1902年进入中国,至今已在上海、北京、天津、成都、广州、深圳和杭州设有20家零售银行营业网点,它将为中国百姓带来什么?  相似文献   

19.
同业快递     
银联卡借“道”花旗通行50多个国家中国银联与花旗银行签署了互惠协议,为双方在ATM银行卡业务上开展合作铺平了道路。除银联持卡人可在花旗银行全球50多个国家的ATM上提取现金外,花旗银行的客户也可在中国银联8000台接受外币的ATM上取现和查询。中国的ATM也可接受国际卡,此协议  相似文献   

20.
据《金融时报》报道,不久前,花旗银行上海分行一反开户收费的国际惯例,而采用亲民性且带有强烈本土文化色彩的示好姿态——送礼。在向广大市民寄发的商业信函中,花旗银行上海分行宣称:"您在2002年9月9日至2002年10月31日期间开户,即可获得精美名片夹一个。若您在花旗账户的存款超过5000美元,就可任选一款您中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