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最近,经常有持卡人询问“谁收到过万用金业务推荐的电话?”可见,大家对万用金这项业务颇为关注。 万用金业务是浦发银行5月底推出的一款与信用卡和借记卡关联的新业务。如果同时拥有该行的信用卡和借记卡,持卡人开通万用金业务后,银行就可根据持卡人的信用卡额度按比例向其借记卡中存入一笔可套现的资金。  相似文献   

2.
关于加快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农业银行的信用卡(贷记卡和准贷记卡)业务,由于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在整个卡业务中,呈现出停滞甚至萎缩的状况,特别是借记卡发行后,以其安全方便而迅使发展,一方面冲击了信用卡业务,一方面也因借记卡的存款、消费增长掩盖了信用卡业务萎缩的困窘局面。当前在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在转变经营机制、调整经营结构、精简经营机构人员等方面的改革步伐无疑将会加快,信用卡业务必然成为入世后个人金融业务竞争的一个焦点,因此,认真分析一下我行信用卡业务发展中的经验教训,面对新的形势尽快调整发展思路,统一认识,启动和加快信用卡业务发展,已成为应对入世后信用卡市场竞争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1979年,中国银行与香港东亚银行合作受理境外信用卡在中国内地交易结算业务,外资银行的身影出现在中国银行卡发展史上第一批拓荒者的队伍中。2007年6月,银监会启动了向外资法人银行开放银行卡业务的具体操作程序,此后不到一年时间,首张外资银行人民币借记卡就正式面市。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在我国开展业务,其中多家外资银行在国内发行了借记卡。  相似文献   

4.
1979年,中国银行与香港东亚银行合作受理境外信用卡在中国内地交易结算业务,外资银行的身影出现在中国银行卡发展史上第一批拓荒者的队伍中。2007年6月,银监会启动了向外资法人银行开放银行卡业务的具体操作程序,此后不到一年时间,首张外资银行人民币借记卡就正式面市。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在我国开展业务,其中多家外资银行在国内发行了借记卡。  相似文献   

5.
胡滔 《金融电子化》2013,(11):36-37
继今年3月推出信用卡微信客服后出了全新概念的首家“微信银行”7月,招行再度升级微信平台,推服务范围从单一信用卡服务拓展为集借记卡、信用卡业务为一体的全客群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实现功能包括借记卡账户查询、转账汇款、信用卡账单查询、信用卡还款、积分查询等卡类业务,以及智能客服、招行网点查询、贷款申请、办卡申请、手机充值、生活缴费等。  相似文献   

6.
信用卡业务是当前各商业银行重点关注的业务领域。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市场化地位,以便更快、更好地发展信用卡业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出一套科学、实用的信用卡业务辅助系统,可以推动信用卡业务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2008年5月发行首张外资银行人民币借记卡、2008年12月发行首张外资银行人民币信用卡,到2011年12月发行首张外资金融IC信用卡、在内地设立第100家网点,  相似文献   

8.
《农村金融研究》2014,(12):74-74
中国农业银行四川青神县支行王涛2014年10月24日来稿指出,笔者通过对基层网点调研发现,工行、中行、建行等三家大型银行在开展信用卡消费积分的同时,都开展借记卡积分活动,特别是工行更是将借记卡积分与信用卡积分业务进行了融合,提供“个人综合积分”服务。而农行目前仅对信用卡积分,借记卡不能积分。  相似文献   

9.
早在2009年底,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行")就以世博会为契机推出了第一张金融IC卡——太平洋智能IC借记卡,这标志着交行金融IC卡业务的发展开始提速。如今,经过一年半的发展,交行在金融IC卡业务方面实现了怎样的突破?又是如何权衡社会责任和经济利益的?近日,《中国信用卡》采访了交行个人金融业务部总经理王卫东。  相似文献   

10.
加速信用卡收益结构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信用卡》2006,(5X):40-45
资产业务是成熟的信用卡市场盈利的主要来源。大力发展信用卡资产业务对我国内地商业银行改善资产业务结构、提升信用卡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内地各家商业银行的发展规划中,个人信贷业务均成为新一轮业务拓展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信用卡作为个人信贷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自身具有的高成长性和高盈利能力,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本以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为例,结合近年来该行信用卡资产业务发展情况和信用卡资产业务发展的条件,分析并提出现阶段商业银行信用卡资产业务经营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1.
基层之声     
<正>王涛:农行应推行借记卡积分中国农业银行四川青神县支行王涛2014年10月24日来稿指出,笔者通过对基层网点调研发现,工行、中行、建行等三家大型银行在开展信用卡消费积分的同时,都开展借记卡积分活动,特别是工行更是将借记卡积分与信用卡积分业务进行了融合,提供"个人综合积分"服务。而农行目前仅对信用卡积分,借记卡不能积分。在金融产品趋于同质化、金融竞争愈发白热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银行开  相似文献   

12.
马曙 《中国金融家》2011,(5):121-122
2011年第一季度末中国工商银行信用卡发卡量超过6666万张并一举成为全球第四大信用卡发卡行,这之中,境外信用卡业务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据了解,随着工商银行国际化战略的深入推进,信用卡业务作为工商银行零售业务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开始向境外市场迈进。为实现境外信用卡业务发展的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工商银行参照国际先进同业通行的管理模式,于2010年10月在香港成立了工银信用卡中心(国际),主要负责境外银行卡包括信用卡、借记卡、预付卡的业务管理,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金融》2014,(8):80-80
一、什么是银联卡? 银联卡是卡号"62"开头、卡面有银联标识的银行卡。 二、银联卡分为哪些种类? (一)按照类型来区分,可分为借记卡和信用卡: 借记卡 借记卡是指持卡人在发卡银行先存款,后消费的银行卡。借记卡便于携带,既可在银行柜台存取款,也可在ATM上取款,非常方便,通过借记卡存款还能获得利息。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金融》2014,(9):77-77
一、什么是银联卡? 银联卡是卡号"62"开头、卡面有银联标识的银行卡。 二、银联卡分为哪些种类? (一)按照类型来区分,可分为借记卡和信用卡: 借记卡 借记卡是指持卡人在发卡银行先存款,后消费的银行卡。借记卡便于携带,既可在银行柜台存取款,也可在ATM上取款,非常方便,通过借记卡存款还能获得利息。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银行卡业务发展迅猛,为了解省内银行借记卡和信用卡的发展、交易及收入情况,本文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省内银行卡发展趋势做出了判断。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3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报告》,截至2013年二季度末,我国发行借记卡34.70亿张,同比增长18.71%;信用卡3.64亿张,同比增长20.33%。信用卡增速虽高于借记卡,但借记卡始终占据银行卡的主导地位。而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借记卡整体发展快于信用卡,逐步成为最为普及的非现金支付工具。  相似文献   

17.
起初,日本的法律明规定银行不得从事信用卡业务,因而日本的一些大银行只能通过另行设立信用卡公司来开拓信用卡业务。JCB就是由日本6家城市银行出资创办而成的。迄今,JCB的全球网络已经遍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约商户数已达到1316万家,全球JCB持卡人已达到5600多万。在JCB的全球发展战略中,亚洲地区是其发展的重点,尤其是韩国、中国内地及台湾地区等。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管制的放松,以及旅游经济的兴起与国际信用卡产业的发展,国际信用卡组织之间的竞争也愈益激烈。作为亚洲第一个国际信用卡组织,JCB如何设定自身的国际化之路,其独特之处是什么,JCB如何看待中国内地信用卡市场?日前,记就有关问题采访了JCB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大冈俊先生。  相似文献   

18.
在国内银行卡市场上,在数量和交易金额上占主流的是没有透支功能的各类借记卡,如电子借记卡、储蓄卡、理财卡、一卡通等。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底,我国已发行银行卡7.14亿张,其中除了约3000万张信用卡外,其余全部属于不可透支的借记卡。然而,在研究银行卡业务风险时,人们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具有贷记性质的信用卡上,并认为借记卡由于发卡银行没有提供授信,  相似文献   

19.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于2010年7月1日起统一关闭个人结算账户信用卡受理功能。银联近两个月来正逐步关闭开展信用卡收单业务的个人结算账户。通俗地讲,今后你去个体户那买东西,刷卡消费的时候只能使用借记卡。如果消费金额比较高,借记卡里的钱不够,钱包里的信用卡、贷记卡统统不能派上用场。透支消费的“卡卡族”买东西不能随心所欲了。  相似文献   

20.
周明 《中国信用卡》2010,(10):14-17
尽管中国的第一张银行卡是信用卡,但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人量入为出、勤俭持家的传统消费习惯和理财观念,使得中国银行卡市场形成了以借记卡为主、信用卡为辅的产品体系。借记卡作为居民使用最广泛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对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组织、流程、架构、制度、体系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银行服务个人客户的重要介质和统一平台。未来,技术的不断进步、受理环境的持续改善、旺盛的市场需求,将为商业银行的借记卡业务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