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代官员多是文人出身,能诗善文,因而他们在批阅民间纠纷案牍公文。甚至在官府断案的判决书中。也常常运用诗词等文学形式.这就使得本来刻板冗繁、枯燥无味的法律文书有了独特的文学韵味。  相似文献   

2.
嫦娥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文学意象。嫦娥意象经过无数文人的反复吟咏,是以在诗词中逐渐形成了几种固定的文学内涵,成为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积淀而成"有意味的形式"。人们常用嫦娥作为孤寂的象征,指代月亮以及代称美女等。  相似文献   

3.
色彩本是客观存在,古代文人融合自己的情感体验,通过联想、移情,营造出或素淡或斑斓的色彩,使情感具象化、色彩化。古典诗词色彩的运用主要有单色色彩的运用、对比色彩的运用和调合色彩的运用。色彩运用是古典诗词化实为虚的一种艺术手法,能增强诗句的色彩感和节奏感,点染意象,烘托气氛;又能借此传情,引导读者透过丰富多彩的色彩意象,去探析色彩中所蕴含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4.
钱钟书让文人在《围城》里面不停的逃亡,直到无处可逃。文人的逃亡就产生了作者真正想表达的那种文人独有的悲剧。文人在无路可逃的时候,一部分人选择了主动去适应这种围城困境,主动适应也就产生了文人的堕落。还有的因为不肯屈就,所以一直不停的逃下去。《围城》应该说是文人的悲剧小说。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旅游高校旅游诗词教学现状,探讨了旅游高校旅游诗词教学的意义,旨在引起旅游高校对旅游诗词教学的重视,培养素养型、能力型的高等旅游人才。  相似文献   

6.
杨景春 《嘉兴学院学报》2006,18(1):10-16,21
优秀的诗词都是以博大的意境和深邃的哲理著称于世,让人“浮想联翩”,从沉思中获得哲理,从感染中受到启迪。毛泽东诗词是作者时生活本质的认识与评价,在形象思维过程中,离不开逻辑思维,抒发情感的诗词也脱离不了哲理思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元代吴中发达经济基础上的频繁文人集会,一方面培养了吴中文人纵情任性、追求个性自由的群体精神;一方面促进了吴中文人群体的形成,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吴中文人在明初的急剧衰落。  相似文献   

8.
杨柳 《企业家天地》2013,(12):207-208
纳兰性德与李商隐皆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名的诗人,他们都创作了多首悼亡诗词,这些悼亡诗词将人性中最动人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他们用如泣如诉的语言将人性中最凄美的感情展示出来,让人感同身受。本文通过对纳兰性德与李商隐悼亡诗词的欣赏、分析,以探讨他们的写作特色及其风格对后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诗词旅游"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结晶,其中充满了大量的地理旅游信息。试图从中国古典诗词的角度出发,构建一种新的旅游吸引,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旅游形式,以此开辟出文化旅游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建安时代是中国文人生命意识高度自觉与高扬的时代,建安文人的生命意识空前浓重。在建安文人所呈现的生命意识里,体现出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其核心内容表现为:对国家、人民的深沉忧虑、关注和热爱;肯定人生价值、自我价值,以天下为己任,渴望建功立业,重建太平盛世;张扬个性,以人为本,充满着对生命的关切与同情,抒写自己丰富复杂而又微妙细腻的情感,并将个人的生命感伤融入到对人民的生命关怀之中。  相似文献   

11.
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和灵魂,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精粹的载体,具有音乐性、思想性和形象性多种组合所形成的,是一种唯美的文学体裁表现形式。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语言规律,文化的差异给诗词的翻译造成了重重的困难。文章主要从三方面入手对不同背景下的诗词翻译原则进行探讨,即中英诗词的文化背景差异、诗词可译性的可能性、诗词的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12.
基于许渊冲先生提出的诗词翻译“三美论”原则,结合有关昭君题材诗词英译的实例分析,发现“三美论”视域下的昭君题材诗词英译均注重意境美、音韵美和形式美,而且译者在英译昭君题材诗词时还特别注重塑造昭君的形象美。“三美论”原则不仅能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提供理论参考和美学标准,也能指导和帮助中国古典诗词文化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嵘文 《新智慧》2009,(1):I0014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冬季的别称甚多,诗人往往要根据平仄和表达情感的需要,选用不同的别称。  相似文献   

14.
儒、道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两类不同的经典,它们以各自独特的特质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本文试图以司空图为例来论述在儒道思想影响下中国古代文人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第五回里,贾宝玉梦中神游至太虚幻境,看见十四首带画的诗词,即为金陵判词。十四首诗词实为十四个谜语,谜底即为小说中最为重要的十五名女子。其中,运用了隐喻、双关、典故、字谜等修辞手段,来明表暗示人物的特征、命运与结局。本文将从格式塔视角出发,通过对霍克斯和杨宪益两种译本中修辞翻译的对比分析,发现译文的美当。  相似文献   

16.
宋元南戏自《琵琶记》产生之后,便分为民间南戏与文人南戏两路发展。《张协状元》与《琵琶记》分别代表了南戏民间创作与文人创作的特色。由于创作背景、剧作者身份不同等因素,两部戏的主题设置、故事情节的敷演同中有异,民间性与文人化相互交叠,体现了南戏由俗化到雅化的发展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璀璨明珠,同时也蕴含着十分珍贵的商业文化价值。小说刻画了贩盐、开当铺、当伙计三类从事商业活动的文人士子,形象地揭示了文人士子低下的社会地位和苦苦挣扎于社会底层的悲惨生活境况,深刻反映了18世纪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丰富内容和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8.
蔡一峰 《新智慧》2006,(1):I0005-I0005
我国化古老悠久,反映在商业上即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商业化”,尤以诗词,楹联显。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文学中,文人纵酒之普遍、酒诗之发达是十分独特而有趣的现象."饮酒赋诗""诗酒唱和"的文人风习,到魏晋、唐代达到了极致.文人纵酒的背后,隐藏着十分复杂的潜因,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受同代或历代士大夫纵酒传统的影响,即文人酒文化的影响.在文化传统的影响下,中国酒诗形成了定型化的代代相因的心理定势.文人酒文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极具民族性且重大的,研究文人酒文化,有利于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国文人及中国文学.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诗词手迹,是毛泽东书法艺术的精品,更是重要的历史文献。在以往出版发表的毛泽东诗词手迹中,存在着“失真”的现象。毛泽东诗词手迹作为革命历史文献和书法艺术作品,在出版时必须保持真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