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征彪 《魅力中国》2012,(32):139-139
情境教学是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情境教学也正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创设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对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陶冶情操、拓宽思路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情境教学能充分开发学生的情商,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促进他们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在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践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初中学生的特征,抓住其好奇心,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思想特点以及好动的心理,进行情境创设。  相似文献   

3.
眭凡花 《魅力中国》2014,(1):238-238
新课标主张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进步。而高中教学主张提出问题,在问题情境中突破。高中化学教学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变化,充分、合理的设置与课堂的相关问题和障碍。而学生通过不断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由此锻炼其自己的解答和质疑能力。通过老师不断的设置数学教学情境,可以很好的优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杨寒冰 《魅力中国》2010,(28):137-137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指出:“多思考、多观察、必将有所见;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不能为了应付考试,把文章分成支离破碎的字、词、句、语言、感情去研究,而要以丰富的生活为基础,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因此,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体现一个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阶段性和系列性的教学中,这样才能适应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阶段性和有序性的培养,一是激发学习兴趣,二是培养阅读能力,三是培养主动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6.
让情境教学走进高职计算机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用好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计算机教学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吴卫亮 《魅力中国》2013,(32):110-110
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许多学生缺乏数学学习的兴趣。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办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要为学生设计好教学情境并精心准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8.
郭杰 《魅力中国》2014,(5):261-261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和人生角色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小学教育模式向中学教育模式转变,其生理、心理方面都在发生着剧变。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9.
浅谈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有效地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探求知识,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而把握学生心理、热爱学生、巧妙激励、巧设悬念、精设情境等是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刘卫刚 《魅力中国》2021,(6):163-164
情景创设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创设情境虽不是目的,但没有情境的创设,就很难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问题情景,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润滑油、催化剂.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在学生心理上造成某种悬念,把他们带到欲罢不能的景界,使他们去探究、深思、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享受创造的乐...  相似文献   

11.
叶霞 《新西部(上)》2014,(10):161-161
作者认为培养初中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是:重视自制教育,做好不良情绪的有效控制;重视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注重学习心理知识,提高自我教育能力;重视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孙喜龙 《魅力中国》2013,(10):154-154
向课堂要成绩是每位学生、教师、家长的心愿。在课堂有限的45分钟内,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头等大事。尤其是初中历史教师,因为在初中生看来,历史枯燥乏味。笔者认为,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缋。因此,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历史教材以及历史知识的特点为创设情境提供了有利的素材,如场景的恢宏,人物的再现,事件的来龙去脉,时空的倒置。历史的进程等.都可以通过气氛的渲染、情感的投入、机智的运用、竞争的引入,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都为创设合理的历史教学情境有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渐代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在数学课堂中,实施一种自主学习的活动,挖掘学生的潜能,自主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并从中获取知识正成为现代小学数学课堂一道亮丽的新景致.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强调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教材内容与具体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数学、领悟数学、感受乐趣.如教学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新课开始前,用课件展示小朋友去超市买东西的情境,让一年级的小朋友谈谈:平时你买过什么东西?买东西要用什么?注意什么?让小朋友谈出自己购物的感受.  相似文献   

14.
安红莉 《魅力中国》2010,(34):259-259
由于初中生对于语言要素综合运用的能力较弱,写出的东西往往是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中文式英语”。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就必须经常提醒学生注意这一问题,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接受英语表达的思维方式,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早写、早练、多写、多练,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整理成文和大家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5.
郭广顺 《发展》2009,(8):107-107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历史教学中,如果把知识放在一个生动的情景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可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和手段,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邓永红 《发展》2007,(5):93-93
笔者曾调查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最感乏味的课程是什么,结果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写作课.他们每次作起文来都是"冥思苦想"、搜肠刮肚,苦不堪言.但写出的文章或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或平淡无奇,主题不清;或结构紊乱,语句不通,等等.有的学生甚至发出"写作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针对中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这种畏难情绪,笔者积二十余年语文教学之经验,认为在教学中采取如下五种办法,对提高初中生的作文能力颇有益处.  相似文献   

17.
罗玉蓉 《发展》2010,(11):139-139
小学语文运用情境教学,就是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将学生置于其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方式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掘以及道德情操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作者通过自身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总结出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18.
当前,对英语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研究颇多,但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往往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少英语教师为了情境而强设情境,对实际教学却没有什么帮助,有的甚至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流程,降低了教学效率."3境结合式"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英语课堂"3境",通过实实在在的情境设计,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易于教师理解,便于教师在课堂中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为成功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从改变教学观念、优化心理素质、夯实基础知识、创设教学情境、指导学生自我教育等五个方面入手,促进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0.
谢志超 《魅力中国》2013,(11):265-265
初中是整个英语教学的基础和关键,而英语课堂教学是初中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阵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注重活跃课堂气氛,突出交际能力的培养,乃是当前中学英语教学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本文结合各种方法。初步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创设情景.巩固知识,培养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