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企业技术开发》2016,(1):86-87
在全球的分工体系中,发达国家产业迅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制造业凭借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发展迅速,加工贸易一度使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然而,现阶段我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逐渐削弱,如今,在标准竞争的时代,标准这一影响因素正逐渐参与到产业、社会以及全球竞争中。文章正立足于研究标准化的作用将研发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证检验是否改善提升了我国制造业代工企业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2.
一、“世界工厂”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过渡目标1.从“世界工厂”到“研发中心”的发展战略,是我国实现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转变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依靠劳动力等基本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我国已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众多产品的主要生产加工区。积极参与全球化分工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这种完全依靠基本生产要素比较优势而形成的“世界工厂”地位,并不能帮助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实现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变。美国经济学家麦克尔·波特认为:在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中,如果发展中国家单纯依靠其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则…  相似文献   

3.
今天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经济持续低迷,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阴影,也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可回避的"双重制衡"作用:一是扩大自身消费需求的压力变得越来越紧迫;二是克服金融危机的困扰,更要发挥经济全球化环境中的"战略合作"机制和基于"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自由贸易理念,来最大化地相互支持所带来的中国经济和全球社会福利不断改善和提高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浅谈中国制造业“世界工厂”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要想成为"世界工厂",就必须要具备资源的比较优势、对外开放的市场环境、金融实力的坚强支撑、技术创新的能力、政府有效的政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制造业持续高速发展。中国是否已经成为"世界工厂",是否应该成为"世界工厂",这些问题在国内外经济界和理论界引起了很多争论。文章首先从"世界工厂"的定义入手,进一步分析了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现实基础,并提出中国制造业成为"世界工厂"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技术、消费的变化以及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促进作用,产业资本已经能够比较自由地进入以前无法进入的国家或地区,产业的内在发展链及其产业活动(不仅是指市场)越出一个国家的界线,拓展到全球的空间和范围,各种产业发展要素--劳动、技术、资本、信息、产业政策、选择性消费等,或开始比较自由地在全球内流动、组合,或逐渐在全球范围趋同一致(指产业政策、选择性消费等).全球性产业作为一种产业发展趋势在世界范围内已初步形成,而该命题成立的前提恰恰是以各个国家和地区比较优势和结构性调整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迅速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也逐渐陷入全球价值链低端困境.这一事实凸显了传统全球价值链发展的悖论.通过梳理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脉络,可以将其背后成因大致地归为技术壁垒论、制度规则论、发展战略论三类.这些研究刻画了全球价值链发展的总体轮廓,但却忽视了其理论中的静态比较优势假定所固有的局限性,因而也...  相似文献   

7.
我国服装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为遍布全球的公司生产越来越多的产品,从"世界工厂"、"中国制造",逐渐向"中国设计"转变,经历了不同寻常充满机遇的20年,形成了自己的服装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8.
一、波特的"钻石体系"模型 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指出,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是国家竞争优势的根本,而产业竞争优势是由产业发展环境中一些关键因素即"钻石体系"决定的."钻石体系"能够影响乃至决定一个产业或产业环节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平崛起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 分析国际分工的一般理论,主要有"绝对分工论"、"比较成本论"、"资源禀赋说"等.这些分工理论虽然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国际分工形成的原因,为世界各国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获取最大利益提供了某种依据;但是,这些分工理论大都是建立在假设国家主权对世界经济不起作用的"世界主义学说"基础之上,没有考虑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大国利用整个国家的综合力量积极影响国际分工的这一非常显著的因素,这与世界的历史和现实并不吻合.世界的历史和现实是主权国家通过经济、政治、军事手段积极影响国际分工.  相似文献   

10.
战后纽约、伦敦和东京的社会经济结构演变及其动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国际城市就是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具有竞争优势的城市。国际城市的这种竞争优势,来自它们在银行、金融、保险、咨询、工程、广告、会计等领域提供的优质服务及所发挥的作用。纽约、伦敦和东京是目前举世...  相似文献   

11.
开发性金融是一种体现国家发展战略,以中长期融资为手段,将政府信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旨在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金融形态。享誉全球的"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国所创造的经营环境和支持性制度,能够确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三次科技革命发挥了十分重要甚至关键性的作用。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期发生的第一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形成;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发生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走向全球,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体系完全形成;第三次科技革命即战后科技革命的发生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全面深化,经济全球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通过开拓区域内合作促进各自产业结构改善以及经济发展.美国通过积极的产业转移形成了全球最大的GVC,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欧洲通过经济一体化体系促进了地区内的产能合作;日本通过与欧洲国家进行战略性产能合作占领了发达国家市场,且有力推动了全球化;东亚国家虽然通过一体化加强了区域产能合作,促进了经济复兴,但是缺乏经验和准备,制度上的不足以及政策环境的不稳定导致其成果并不显著.借鉴国际产能合作先进经验,中国的国际产能合作需基于各国产业的比较优势,确立互补性的全球价值链体系;通过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减少产业合作上的障碍;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挖掘出更多的产能合作项目;以政府为主导加强信息沟通,畅通行业信息交流,促进国际产能合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4.
李胜兰  喻俊 《企业经济》2002,(12):21-22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随着中国市场的日益开放和加入WT0,如何更加深入地理解全球化进程中所带来的经济环境、竞争规则、产业分工格局、竞争优势与劣势的转化等方面的新变化,是摆在当今企业面前的深刻课题.毫无疑问,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注意力在全球化时代也必将转移到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以及为此所制定的全球竞争战略上来,这对于中国建立"世界工厂"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可以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最直接的"催化剂".没有经济全球化,中国也就不可能成为"世界工厂".  相似文献   

15.
西方国家跨国公司对中国有三大误读: 第一,他们以前一直认为中国的制造业是小作坊生产,只有他们才能进行工业化大生产.现在才发现中国正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中国制造业目前居全球第4位,而且拥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形成了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独特优势.产业集群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核心优势,中国产业的集聚优势,已超越低成本的优势.中国目前已形成数千个各类产业集群,主要有化纤纺织、丝绸纺织、汽车摩托等,浙江产业集群创造的产值,约占全省GDP的49%.而西方曾经自以为豪的工业生产线正在转移至中国.摩根·斯坦利香港公司的一名经济专家说:"中国崛起为一个生产基地对世界造成的影响,好似当年美国工业化对世界造成的影响,而且可能还要更大一些."  相似文献   

16.
南非拥有成熟的会计市场和监管体系,是最早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强制实施整合报告制度的国家.在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审计和财务报告实力"这一指标,南非连续7年排名第一.本文对南非会计监管体系的发展历程、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和程序进行了介绍和研究,分析了我国会计监管体系及财报制度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序]"世界500强"分布于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行业多达46个,在经济全球化的舞台上尽显风采.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的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45%,投资占全球直接投资的90%,2002年的营业额达12.7千亿美元,是全球中低收入国家国内收入的2倍;全世界40个贫困国家的财富总和不及500强中微软、思科、戴尔三家新兴企业的资产."笑傲江湖"的世界500强,是怎样获取如此巨额资本的?  相似文献   

18.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各国都出口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商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要素的流动比之前更快捷,不同的国家在生产同一产品中实行不同分工也越来越常见,自然而然形成了世界范围内不同的分工体系.后金融危机时代,在各国经济复苏乏力、国际总体需求萎靡不振和欧美贸易保护主义泛滥的情况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怎样更好的参与全球分工,实现弯道超车,占领价值链的高端显得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19.
一、经济全球化与生产地方化的并行 经济全球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开展经济交往的背景环境,经济全球化是指在货物及劳务贸易、资本流动和技术转移与扩散基础上,不同国家市场和生产之间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动态过程,而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方面.当前,产业内部的价值链已逐步越出国家的界线,开始拓展到全球的空间范围,生产的全球化正在从一种趋势逐渐转变为强大的现实.首先,在产业内出现了全球性分工.跨国公司把原来集中于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分成各个相对独立的环节,并将其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分布到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生产.许多全球性产业已实现将各个生产环节和增值过程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促进了成本的最小化.例如,空中客车公司拥有最完善的全球供应网络,在全世界有2100多个供应商,分布于32个国家,构成了真正的全球供应体系.其次,全球产业技术标准出现趋同化的趋势.全球技术标准体系的出现为全球性产业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数字式彩电因产业技术标准的统一迅猛发展便是一例.在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之下,各国经济正在不断从更深层次上融入扩大的全球经济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20.
院上海正积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但航运中心并不是简单的港口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发挥港口优势,围绕航运功能,形成港城互动的产业体系.文章通过对世界先进航运中心的分析,总结出三种主要的发展模式,为上海航运中心产业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