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西部地区的产业总体上增长稳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但与东部地区差距依然较大.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审视西部地区现有的资源型产业结构,则存在着资源优势弱化、区域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环境绩效水平低等突出问题.同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产业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分析也进一步说明,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若仍以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来实现经济增长,可能会加速生态环境质量的恶化.因此,西部地区只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解决好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关系,才能具备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生态化将成为西部地区产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观的超越,代表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新升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尊重生态规律,能缓解资源供给与经济需求之间日益趋紧的矛盾,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突破口.当前.为推动我国产业的生态化转型,需不断健全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实施鼓励生态化转型的产业政策,推行并完善绿色GDP政绩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3.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生态发展观。在实现生态资源经济化的过程中,坚持打青山绿水牌,走生态产业路,唱绿色经济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和生态家园,致力于资源的持续开发与综合利用,逐步实现县域经济生态化。其次要坚持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和谐发展。从产业布局、产业政策和产业技术构成上科学调节,对不符合生态环境建设要求的项目,  相似文献   

4.
论生态文明观下我国产业的生态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观的超越,代表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新升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尊重生态规律,能缓解资源供给与经济需求之间日益趋紧的矛盾,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突破口。当前,为推动我国产业的生态化转型,需不断健全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实施鼓励生态化转型的产业政策,推行并完善绿色GDP政绩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基于生态文明的山地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地经济反映山地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西部地区山地经济以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而存在,也存在其自身困境.生态文明背景下,西部地区山地经济迎来了绿色发展新机遇.西部地区要继续以自身资源优势为基础,注重山地经济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生态平衡性、环境友好性、产业复合性和经济循环开放性.生态农林牧业、生态旅游业和生态加工工业的系统性与可持续发展及其制度建设是西部山区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田刚  卢尚坤 《经济师》2014,(5):94-95,105
生态产业园区是废弃物交换、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的一体化产业组织形态,是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发展的成功实践。通过对国内外生态产业园区建设经验的梳理,对中俄科技信息产业园区发展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的分析,提出了中俄科技信息产业园区生态定位的发展思路;以企业间的互利共生性定位、产业资源的适宜性定位、绿色生态项目的优先性定位、知识创新型环境的支撑性定位推动中俄科技信息产业园区的生态化建设,实现产业园区的健康、绿色、有序与协同发展等。  相似文献   

7.
产业生态化是破解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生态化发展中资源环境等多重制约的必然选择。文章立足于西部地区,以陕西省为例,对经济社会发展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耦合性及产业生态化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探究,发现陕西省两系统间为中度耦合,协调性较差;产业生态化水平的因子综合得分逐年上升,技术、非农产业产值比重和资源消耗利用情况在成分得分系数矩阵中载荷较大,进而在分析陕西省产业生态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态活力是西部地区实现"后发赶超"的重要依托,为实现西部地区产业工业化与生态化的协调发展,从产业工业化与生态化的耦合内涵出发,运用DPSIR模型和SD方法,建立了西部地区产业工业化与生态化耦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在对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模拟评测的基础上,提出三种耦合发展路径并对不同路径的发展趋势进行情景预测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的发展路径下,产业工业化与生态化耦合发展的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各耦合发展模式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缺陷;(2)根据贵州省的发展特点和一般规律,应用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更适合现阶段的产业发展;(3)考虑到资源存量的不可逆性与西部地区产业的生态依赖性,提出从优化布局、建立门槛等方面提高环境承载力和资源储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徐晓勇  雷冬梅 《经济师》2011,(2):192-194
产业转型是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也是欠发达地区产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紧张关系的一次机遇。文章以云南省为例,分析我国欠发达地区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困境,认为云南省存在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和生态容量的过度使用两大不利因素,要实现产业转型的成功,必须在打造生态服务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循环经济以及延伸资源产业链、提高产业效率等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文明的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立 《经济研究导刊》2012,(21):147-148
以生态文明为切入点,分析了生态文明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基于生态文明的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等,为西部地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陈晓华 《当代经济》2016,(21):11-13
本文主要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生态经济可行性,论述发展生态经济是西部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阐述发展生态经济必须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和包容性发展观,从发展低碳产业,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制定发展生态经济的相关政策,建立评价机制,强化科技创新,推广绿色技术,制定与完善生态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提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生态产业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决定了西部大开发的核心是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将其与农民的脱贫相结合、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相结合,使农民成为发展生态产业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同时,西部大开发必须进行观念创新,逐步树立生态文明观,通过发展生态产业的主体产业--生态农业,实现西部地区的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产业生态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生态化创新的宏观背景是企业面临政府环保要求、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 产业生态化创新是在生态学、产业生态学等原理的指导下,按照物质循环、生物和产业共生原理对产业生态系统内的各组分进行优化组合,建立高效率、低消耗、无(低)污染、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产业生态体系的过程。产业生态化创新的核心是技术生态化创新,本质是全程生态化,内容主要有技术生态化创新、绿色制度创新、绿色文化营造等,其实现形式是建立生态产业园。文章认为,生态产业园是实现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途径,是实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理想模式。文中还对沱牌集团生态园的建立和实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内蒙古永业集团为例,论述西部地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进行产业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时阐述中西部地区资源依托型产业如何实现由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向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转变的基本策略、路径和模式等。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产业集群生态化研究着重于从生态学角度构建产业生态系统。从资源型产业集群自身发展能力出发,研究产业生态化与产业集群的耦合性,分析业生态化与产业集群的双向积极作用。从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绿色发展、提升技术优势、参与国际竞争、转变产业结构等方面研究了适合资源型产业集群的新型生态化路径—循环产业集群。结合资源型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提出资源型产业集群生态化升级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是当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组织之一,产业生态化是实现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两种产业组织形式存在较强的互动性.对此,本文从产业集群的生态特性、产业集群是产业生态化的最佳组织形式以及产业生态化发展促进产业集群演化3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项目的快速建设、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湛江市的生态环境也将面临较大压力,环境"瓶颈"制约作用逐步显现.通过推进实施绿色GDP,可以有效促进地方政府和干部群众转变发展观和政绩观,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减少在当前一轮快速发展周期中对资源和环境的过度消耗,使生态资源和环境质量的比较优势得到巩固和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西部的经济大开发与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论述了环保产业的超常规发展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的重大意义,并探讨了西部地区超常规发展环保产业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拥有大量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业应发展成为西部地区先导产业,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生态、社会三效益的实现。本文分析了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障碍,并提出6点措施。  相似文献   

20.
西部经济和生态环境互动模式:产业互动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决定了西部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而应该强化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发展.产业互动是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互动的思路是按循环经济的理念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发展西部特色产业作为依托点,以建立生态工业园作为产业互动的新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