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把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总结为"由表象到抽象"和"由抽象到具体"两条道路,并认为第二条道路即"由抽象到具体"是科学正确的方法。马克思认为,分析经济形式必须用抽象力,以比较抽象的范畴作为逻辑起点,由抽象向具体逐渐过渡,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规律,同时在演绎推理过程中不断以历史现实作为例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在研究过程中应借鉴马克思"第二条道路"的逻辑方法,同时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改革发展实际,构建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关于《资本论》的叙述方法,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中指出:对于理论体系的叙述,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无疑是科学正确的方法。纵观《资本论》三卷,马克思安排的商品——货币——资本——阶级的范畴次序正是这种方法的具体运用。因此.就《资本论》整个理论体系而言,无疑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叙述方法的成果。但是当我们考察《资本论》的具体叙述细节时就发现:逻辑的进程并不是处处符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资本论》"终篇"在全三卷中处于相对独立地位。它既是全三卷的总结或者说结论部分,又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科学认识中所隐含的批判性意蕴的理论升华,还可以看成是《资本论》写作必不可少的文献综述。因此,它在《资本论》定稿中处于"导言"地位,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具有类似价值。依照马克思的思想方法,不应该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看成是抽象的思维模式,也不应该将终篇看成科学认识进程的逻辑终点。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一个整体,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应只限于《资本论》,应该从《共产党宣言》开始,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到《资本论》,再到《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为其著作写的序言及其书评,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能忽视的内容,许多深刻含义、写作意图、研究方法都是通过这些"序言"和"书评"揭示出来的。马克思完成的著作基本只是"狭义政治经济学",但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体系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广义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5.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写成于1857年。《导言》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宝库中,具有独特的科学价值,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性文献,它的思想光芒是指引我们探索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明灯。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以前,资产阶级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已存在几百年了。到了19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曾提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确立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正确方法,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寻找科学的逻辑起点,全面把握抽象和具体的辩证关系,正确理解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对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创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应将"两条道路"结合起来。在"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中,要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结合起来;在"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中,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进行抽象概括,形成适合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概念、范畴,进而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无论是"第一条道路"还是"第二条道路"都离不开对时代的把握和对实践的总结。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阐述了《资本论》的三大理论贡献:一是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具有抽象和具体两种形态;二是《资本论》的辩证法既是一种方法,同时也是一种理论;三是作为"德国科学的辉煌成就"的《资本论》有机结构体系理论.这三大理论贡献对我们今天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然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全面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总体结构,它既包括专门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阶层经济生活条件的基本原理,还包括专门研究国家层面、国际经济关系层面、世界市场层面的经济关系的内在联系、外在表现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需要抽象层面的政治经济学为其提供基本原理支持,还需要具体层面的政治经济学为其提供解读与论证现实经济政策、策略、方略方面的服务,要想有效地满足这样的要求,运用马克思"六册结构"方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应当是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把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运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创立了<资本论>的方法论体系.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1.
《資本論》的方法的研究和討論,对于开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工作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体系的建立,都有着理論的現实的意义。最近两年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关于《資本論》的方法問題发表了一些文章,对《資本論》如何应用辯证方法作了較詳細的論述。在这些文章中,大家一致认为《資本論》的方法是唯物辯证法。但对于《資本論》中所应用的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等邏輯分析方法同辯证法是怎样的关系,如何理解由具体到抽象和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資本論》全三卷是否体現了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以及如何应用《資本論》的方法来建立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体系等問題,目前还有不同的看法。現将这几个問题討論中的一些不同論点和看法綜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唯物史观,基本内容是研究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四环节中的经济关系。建立经济学体系唯一适用的方法是由抽象上升到具体,马克思提出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六册计划,为当代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线索。研究《政治经济学批判》,对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阐述的生产和分配的关系入手,分析马克思通过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持的三位一体的分配理论和分配决定论的批判,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阐明了生产决定分配的原理的过程。从这一领域内资产阶级经济学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转变过程可看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是彻底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体系,是政治经济学领域内的一场革命,具有伟大的革命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定义,近年来在刊物上进行了讨论,发表了一些不同的见解。我认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们的生产关系。这符合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和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给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所下的定义,我准备另写专文来阐明。本文只限于解释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讲的生产和分配、交换及消费关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对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一直存在误解,认为《资本论》已经包括了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全部,但事实上《资本论》中的危机理论仅仅是危机理论的部分要素形式。完整的马克思危机理论是一个从危机的"萌芽形式"到"世界市场危机"这样的体系。危机的要素形式分布在从抽象到具体的整个理论体系矛盾发展的一系列环节上,在这个体系最为具体的层面,对危机的要素形式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进行总体概括,危机理论才最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本文从马克思经济学"六册结构"的视野对马克思危机理论的方法、结构、内容、体系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6.
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与国内外经济现状相适应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是当今经济学界的一个重大任务。本文依据对《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研究 ,从实际出发 ,重新阐释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 ,要点是 :1、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生产关系下的生产 ,从而是研究体现为经济制度的生产关系的总体 ;2、理论体系应体现理论要素之间内在逻辑联系的形成过程 ,它是建立在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论基础上的 ;3、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框架 ,阐释了其中主要的理论要点。这个理论体系与“六册结构”相对照 ,前半部分变化较大 ;后半部分与“六册结构”相一致 ,但增加了新内容 ,主要是当代出现的新的经济关系以及政府的微观规制和宏观调控职能等。  相似文献   

17.
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几点商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正>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我国经济学界在五十年代末期、六十年代初期就有过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要不要包括生产力。近一年来,在这一问题上又有一些新的看法,主要是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要把生产力放在首位,也有认为研究对象应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到底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包括不包括生产力?有没有必要列入生产方式?下面谈谈自己的意见。一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不包括生产力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出的科学规定。最近熊映梧同志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并不持有这样的观点”。他引用了下面的话来作论证:“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开头就指出,面前的对  相似文献   

18.
学界指认《资本论》的研究方法是“从抽象到具体”,其依据是马克思在《1957-19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那段著名论述。其实,马克思说17世纪经济学家“是错误的”,并不是指“从实在和具体开始”的研究方法是错误的,而是指“从实在和具体开始”的叙述方法是错误的;马克思说“后一种方法显然是科学上正确的方法”,指的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加上“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这“两条道路”共同构成的“后一种方法”才是“科学上正确的方法”。17世纪经济学家的方法是半截子的方法,他们只经历了“第一条道路”的“蒸发”,却不知道还应当经历“第二条道路”的“再现”。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悬置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辩证法不是唯物辩证法;第二,“从抽象到具体”并不是唯物辩证法的全部内容;第三,《资本论》的研究方法是有着严格经验实证的科学方法;第四,《资本论》的实证与西方经济学的实证有着本质区别;第五,《资本论》的方法论与具体方法不能混为一谈;第六,唯物辩证法作为“方法”,是以“方法论”的角色出场的。第七,《资本论》的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的区分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19.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整部《资本论》始终是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由抽象到具体,并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的。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分析商品开始,正因为商品是资本主义财富的“元素形式”和“经济细胞”,因为商品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最简单、最基本、最一般的关系。在深入剖析商品这个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时,马克思又强调了认识劳动二重性的意义,那则因为提出和分析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既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抽象法的典型表现,同时这一点还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相似文献   

20.
消费是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社会生产的起点与归宿。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与《资本论》等著作中,对消费问题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 消费从性质上看,可分为生产性消费与生活性消费。生产性消费实质就是生产过程。生活消费从形式上看,可分为公共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