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分离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我国经济虚拟化程度正在急剧加深。因此,构建了一个综合的价格指数,定义为“虚拟经济指数”。它既体现了虚拟经济的内部结构,又能从总体上反映虚拟资产价格。 通过分析得出,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轨迹呈现各自的独立性、二者的动态不一致性,可以用“分离”来描述。  相似文献   

2.
金融产业资本与实体经济利润合理分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产业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繁荣表象也掩盖着国民经济之本在于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这一本原。而当前我国金融资本脱离实体经济、分割实体经济利润,利润反差引发质疑。本文从我国现实国情、经济体制、金融政策出发,综合分析金融资本脱离实体经济的根源,指出我国金融产业利润尚处于初级阶段,与实体经济尚缺乏联动性,建立金融产业与实体产业利润挂钩的跟踪定价机制、利润反哺机制、利益共享机制、风险共担机制是促进双方良性互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安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已使全球经济遭受冲击,我国实体经济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出口疲软、外资撤离、房地产低迷等方面。尽管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直接影响不大,但实体经济的下滑引起的银行体系信贷违约、国际资本抽逃、金融资产波动等风险已成为我国金融安全的重大隐患。为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应稳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强金融体系风险监管及国际资本流动监控,实现实体经济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4.
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面临的障碍主要是融资渠道不畅通,要想从根本上剔除这个障碍,就要及时遏制社会资本由实向虚转变,大力提高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水平,政府也要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完善金融经营体制,拓宽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增强实体经济的收益水平.  相似文献   

5.
6.
当前阶段,我国实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金融风险凸显,大量金融资源聚集在金融体系内循环,金融脱离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功能,存在金融异化现象。文章从现阶段我国金融异化的现状出发,分析金融异化带来的风险,强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金融机构激励机制、鼓励互联网金融等新生事物、平衡金融监管与创新、优化宏观政策目标是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7,(3)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应用日益普及,互联网与金融继续深度融合。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是社会财富的根本源泉,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保证作用。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有利于建立服务实体经济的多层次金融体系,更好地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投融资需求,进一步拓展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作为资源型欠发达省份的山西,新常态下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亟待发挥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和互联网金融的助推作用。深入研究如何促进股权众筹、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业态规范、健康发展,发挥好其对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助推全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主要要素就是金融创新,目前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存在许多问题,在实体经济潜增长率不断下降的形势下,企业的杠杆率上升,负债率和负担越来越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较低,严重地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创新必须回归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金融创新有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金融创新还需要关注创新的途径,制度的创新决定着金融创新的具体效果,法律制度的补充和完善,特别是金融创新法律层面的制度,能够保证激发金融创新主体的主动性。作为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容,监管创新要伴随金融创新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要实现以金融发展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需厘清金融集聚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基于2002 ~ 201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全国以及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金融集聚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对不同区域金融集聚的经济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金融集聚显著地促进了实体经济增长,且东部地区金融集聚的经济效应远大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区域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实体经济稳企回转是国民经济良性发展的基础.在国内经济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大量金融资本投向虚拟经济领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一直存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引发质疑.本文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指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针对性、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强调统筹金融市场建设、优化金融信贷政策、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加大金融产品创新、规范民间金融发展、建立成效考核机制等多个方面是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效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建立了外植型金融体系,它有着积极意义,但也存在一系列弊端。要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金融资源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必须改革中国金融体系,使其回归实体经济。金融回归实体经济的真实含义是,扩大实体企业和城乡居民的金融选择权利,使他们能够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中展开价格竞争。公司债券具有可替代存贷款、改善资金错配、推进实体企业债务率降低、推进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和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等一系列功能。应以公司债券作为金融回归实体经济的政策抓手,推进金融体系的改革深化。  相似文献   

12.
欧美等国的杠杆收购浪潮从1997年开始再度兴起,其中管理层收购(MBO)增长强劲。相关的理论研究对其效率尤为关注。本文考察了国外最新文献中关于MBO的金融绩效与实体经济效率。以股东收益和会计绩效衡量的金融绩效显示收购均产生了显著的财务收益;而实体经济效率能更准确地反映经营绩效,研究表明MBO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有些则认为员工和研发支出在MBO后出现了下降。相对来说,中国关于MBO的绩效研究非常欠缺,需要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试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虚拟经济的特点与功能 以虚拟资本为核心、以金融系统为主要循环依托的直接以钱生钱的虚拟经济,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复杂性、介稳性、高风险性、依附性、周期性、增长性、无形性等。这样,以虚拟资本为核心、以金融系统为依托的虚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14.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比较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芳 《经济问题》2003,3(5):10-11
虚拟经济源于虚拟资本的运行,它一旦形成,便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这里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通过宏观调控等手段,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两者的关系,使虚拟经济成为实体经济有益的延伸和补充。  相似文献   

15.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爱俭 《现代财经》2003,23(1):8-11
本文从探讨虚拟经济的发展现状出发,重点研究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从正效应和负效应两个方面分析了虚拟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最终论述了虚拟经济、实体经济、泡沫经济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邵慧虹 《新经济》2013,(29):40-41
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概况了资源配置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该理论在现代金融业中的引申,分析了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偏低的原因,并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对如何提升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数字金融的政策性、靶向性、广覆盖性特征,正在逐渐改善我国实体经济的融资难、融资贵困境。本文运用2011—2017年我国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和北京大学编制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地提振我国实体经济,创新研发是其重要的中介传导机制。从结构上看,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了显著的刺激作用,但数字化程度的效应不显著;从区域上看,数字金融对于东部地区实体经济的促进效应强于中西部地区。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的研究结论依然成立,从而可以引申出若干"脱虚向实"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王君  郭玲玲 《经济纵横》2019,(9):121-128
实体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是国民经济畅通循环的重要体现,人口结构、科技创新及体制机制是影响实体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增速减缓、金融与实体经济结构性失衡制约了实体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而人口老龄化、科技创新不足及制度固化进一步推动了二者的非良性互动。因此,要以激发实体经济增长潜力为根本,以科技金融为切入点,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手段,增强实体经济与金融的适配性,从而推动二者的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20.
欧美等国的杠杆收购浪潮从1997年开始再度兴起,其中管理层收购(MBO)增长强劲.相关的理论研究对其效率尤为关注.本文考察了国外最新文献中关干MBO的金融绩效与实体经济效率.以股东收益和会计绩效衡量的金融绩效显示收购均产生了显著的财务收益;而实体经济效率能更准确地反映经营绩效,研究表明MBO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有些则认为员工和研发支出在MBO后出现了下降.相对来说,中国关干MBO的绩效研究非常欠缺,需要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